APP下载

浅谈高中地理试卷讲评课中情境创设策略

2021-09-10陈幸科

高考·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试卷讲评课情境创设高中地理

陈幸科

摘 要:当前地理试卷讲评课中绝大多数老师仍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这种授课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且与高考试题的特点不相符合。本文提出情境教学法是讲评课中一种比较可行的教学方法,然后以高考试题为例,介绍了高中地理讲评课中进行情境创设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目的在于提高讲评课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试卷讲评课;情境创设;策略

目前,很多教师在地理试卷讲评课中基本上都是逐题进行讲解分析,下面的学生被动地接受或机械地记忆地理知识,并不能很好地将试题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种试卷讲评课效率低下,我们应摒弃这种授课方式。

现在的高考地理试题都是将真实情境做材料,根据考试要求对学生的知识进行考查。现在高考是从过去的考做题能力变成做事能力,事就是试题中的情境,以及这个情境反映出来的问题,学生通过具体对待和处理一件事情的态度和方法上考查学生的价值观。因此,在试卷讲评课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教师在备课中通过创设的各种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和具体的问题中构建知识。要坚决摒弃用试题代替情境的做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对情境的体验,加强个体的角色意识,从不同的角度对现象和问题进行观察、描述、总结和归纳。这样才能做到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涵,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在平时的讲评课中进行情境教学将会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高考时学生面对试题中的新情境时,做到临危不乱静心分析,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然而笔者在对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发现,仅有14.3%的教师会经常在试卷讲评课中使用情境教学,还有85.7%的教师是从不使用或偶尔使用。这可能与教师缺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在讲评课中创设情境进行教学有关。那么,在高中地理试卷讲评课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一、设计问题,创设探索情境

一堂优质的地理试卷讲评课必然帶有深厚的探究氛围,如果没有学生为主体的积极参与,就难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价值观。实际上,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是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中取得的体验,纠正自己一些错误的观点和知识,并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如,在讲解2020年全国卷Ⅰ第36题第一问时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探索的形式解决。

材料:葡萄喜光,耐旱、图5为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该地位于52°N附近,气候湿润。

题目:(1)当地采用顺坡垄种植葡萄,据此分析该地区的降水特点。(8分)

创设问题:①该地地形怎样?②该地发展种植业易产生什么样的环境问题?③产生该生态问题需要怎样的降水条件?④该地仍发展了葡萄种植说明该地降水有什么特征?

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链,在学生一步步解决问题中,培养他们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这道题中把试题中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学生很快就可以利用材料或已学知识作出回答,①从材料和图中可知该地地形坡度较大。②坡度较大的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易造成水土流失。③降水历时短,强度大多暴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降水条件,这些知识学生在高三复习中都是常讲的知识,学生也基本能掌握。④而该地仍发展葡萄种植业,说明该地区的降水不足于造成水土流失。因此,该地区降水较均匀且降水强度较小。这样讲解提升了学生的空间推理、区域比较、综合分析等地理学科关键能力。

当然,在设置问题探索情境时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①创设的问题要从试卷中的材料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然后由表及里深入地提出问题。这样才不会一下子就难住大部分学生,使他们失去探索的兴趣。②由于地理知识的复杂性,设置问题要注意地理知识的内在关系,要充分考虑到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对学生解决问题的影响。要对问题适当进行优化或简化,以保证学生思维的正确性。③要注意问题的新颖性,以激发学生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二、依托生活,创设体验情境

目前,高考试题中情境主要有生活情境、生产情境和学术情境三大类。在高考评价体系中也明确指出要学以致用,试题往往以生活中和现实社会中的素材为情境,考查学生运用课堂知识解决情境中的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试卷讲评课中可创设真实角色的体验情境,让学生在真实角色的体验过程中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体验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知识。例如,在讲解2019年全国卷2第36题第4问时,创设角色体验情境。

材料: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题目:(4)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对这个问题可以设置这样一种角色体验情境:①假如你是当地的一位果农,为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你会如何做?②假如你是当地一位主管农业的政府官员,你又会如何做?通过创设这两个角色,学生就会进入角色进行积极的思考并提出各种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假如是果农会提出提高水果品质,同时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水果等措施。假如是政府官员就要想办法拓宽销售渠道,会提出加大宣传,形成品牌、直播带货等措施。创设角色体验情境要注意三方面的问题:①角色体验性情境一定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构情境;②创设的角色要从学生平时生活中易接触的情境中选取;③要从不同角度选取体验角色,方便于学生从不同立场看待问题。

三、引申拓宽,创设质疑情境

在分析某道题时,对题目中某些难于理解,或是用已有知识来理解有矛盾的地方,可以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带着疑问查找相关资料去探讨和学习,重新理解所学知识并纠正一些错误或不规范的知识,构建起更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分析2020年全国卷Ⅰ第9-11题时,可创设质疑情境。

材料: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制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

提出质疑情境:为什么长白山北坡氣候持续变暖的前提下,坡岳桦林林线上升,而结实线却基本稳定?

学生带着疑问查找资料,发现同一树种,在寒冷地区,由于种子的发育期间温度偏低,产生空粒和不饱满的种子。同时还发现长白山地区,从最低气温和气温的日较差的分析来看,最低气温比最高气温增加更为显著,且增温速度也更快。通过想找相关资料,得知长白山地区冬季增温更明显,夏季增温不明显,生长季仍然短。坡岳桦林上部树木种子因夏季低温而使种子空粒或不饱满,结实线基本稳定,生长季也基本稳定,那么题目就迎刃而解。学生做了这道题之后就会发现全球气候变暖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差异,影响同样也是不一样的,纠正了学生对气候变暖一些认识上的错误观点。创设质疑情境应注意的问题:①要在学生已知知识与材料情境中有矛盾的地方创设,而不是任何有疑问的地方都创设质疑情境,质疑知识冲突的地方,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②教师要在课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为方便学生理解还要对资料进行加工。

结语

在试卷讲评课中,要改变过去那种就题讲题的传统模式。采用情境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探索情境、体验情境、质疑情境等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描述、观察、体验和总结,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解答试题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孔翠香.高中地理讲评课“三步走”教学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2(32):107.

[2]张琳霞.高考地理试卷讲评的动态问题生成及解决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17.

[3]道客巴巴,2020高考全国Ⅰ卷文综真题试卷(Word版、含答案)网页

[4]豆丁网,2019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及2020届高三基于核心素养复习建议讲座网页

[5]道客巴巴,2020高考全国Ⅰ卷文综真题试卷(Word版、含答案)网页

[6]崔志敏.浅析影响林木结实的因素[J].种子科技,2019(05):112+117.

[7]王纪军,裴铁璠,王安志,关德新,金昌杰.长白山地区近50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02):50-57.

猜你喜欢

试卷讲评课情境创设高中地理
数学课堂有效复习策略初探
数学课堂有效复习策略初探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