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运营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措施研究

2021-09-10闫翰林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自动扶梯消防设施火灾事故

闫翰林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交通建设项目的增多。随着我国各大城市交通网络的不断发展,地铁运营线路也在不断地增多,地铁已经成为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地铁线路的不断建设,部分车站的结构形式也更加复杂化,有的车站出现了一站多线及或车站与商业结合的模式,大大增加了火灾发生的概率及救援难度,因此地铁的安全性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内外的地铁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火灾、爆炸等事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员及财产损失。本文就地铁运营消防安全问题及对策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消防安全;地铁运营;火灾风险

引言

随着城市地铁的迅速发展,地铁运营中的消防安全问题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地铁具有客流量大、人员密集、空间封闭、设备设施复杂、疏散距离长等特性,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极为困难,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严重经济损失和恶劣社会影响。因此,研究分析地铁运营中存在的消防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车站人员缺乏消防设施应急操作技能

在地铁运营时,车站控制室里可以对地铁内部所有消防措施进行管控,而地铁内部的工作人员可以掌握一切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火源。所以地铁工作人员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应该对地铁内部的预防措施相当熟悉,熟练操作技能,然而有的城市地铁工作大量发展,迅速的投入了大量工作人员,但往往这些工作人员达不到合格的标准,他们对防范措施并不熟练。大多都是应届毕业生,他们的消防意识又比较薄弱,又没有太多经验,因此他们不能在火灾发生第一时刻,正确地处理好应急措施。

1.2消防设施配置不足

在《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51298-2018)正式实施前,地铁消防设计主要参照《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等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对地铁防火设计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对地铁车辆段和车辆基地上盖开发建设等新业态防火要求规定不全,在《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51298-2018)发布前建造的地铁在消防设施配置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有的商业网点在后期装修改造过程中,拆除原有消防设施;有的在防火分区、使用功能发生变化后,没有按照相关技术标准配置相应的消防设施。

2对策措施和建议

2.1加强建筑的耐火等级

耐火等级指的是地铁车站建筑材料燃烧一段时间后期原有状态的保持情况。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明确将民用建筑防火材料划分为了四个等级,等级越低耐火强度越低。在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需要将耐火等级加强,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选择建筑材料,保证材料的耐火性。

2.2安全疏散的设计措施

在地铁车站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中,相关设计人员应该形成正确的观念,在有效完成安全疏散设计工作的情况下,提升整体系统的安全性,形成良好的安全疏散作用。(1)合理设计安全出口与自动扶梯。在实际的安全疏散设计工作中,为了能够起到良好的优化设计作用,应该合理设计安全出口,满足具体的设计标准规范。对于站台区域,需要设计2个以上的安全出口,将其和站外相互连接,并且车站内任一点距离安全出口的行走距离应≤50m。其他的消防区域应该结合具体情况设计安全出口,保证连接形式、数量等符合标准。自动扶梯的设计需要结合地铁车站建筑的紧急疏散情况,有效预防出现推挤、坠落、踩踏等情况,预防火灾事故问题,减轻对人员造成的伤害。在设计自动扶梯的过程中,要预防出现塔板落地的现象,当自动扶梯停运时,塔板的承受能力需要符合具体的安全疏散标准。除此之外,要合理设置一级电力供应,在出现火灾事故的情况下,确保自动扶梯不会出现故障和塌陷问题,使系统良好运行,起到安全疏散的积极作用。(2)安全疏散的综合设计。为了确保楼梯间、进出通道的应急照明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使乘客在出现火灾事故问题时及时、有效逃离,应该在安全疏散方向方面设计自发光类型的疏散标志,提升疏散方向的准确度。而且需要加大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合理开展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与教育工作,发生火灾事故时可以及时有效疏散乘客。还应该在建筑空间合理设计自动火灾报警系统,便于开展安全疏散的处理工作。

2.3大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路轨两用车、特种抢险车和通信、破拆、救生、照明等必配消防攻坚装备配备,分站点设置微型消防站,配备必要的消防装备和器材。吸纳站务工作人员、驻站班组工作人员、保安等力量,合理进行人员编组,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强化执勤训练,加强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政府专职消防队的联勤联训,充分发挥近战靠前的优势,做到灭早、灭小、灭初期。根据站点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真实管用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区分不同情况,明确人员分组、细化工作分工、定期开展演练、不断优化预案。提请地方政府完善地铁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机制,组织公安、消防、交通、电力、医疗、民防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明确各救援主体工作职责和分工,制订应急救援预案,开展灭火救援實战演习,提高协同作战能力。

2.4消防监督与救援

公安机关应该加强对地铁轨道安全的督促工作,重点查看地铁安全工作实施情况是否到位,是否有进行相应的消防演练,是否有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同时,消防机构也应该做好实操演练,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高效率地进行解救。

结语

火灾是地铁运营中最大的安全威胁之一,做好地铁火灾防范非常重要。地铁运营单位要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发生,为乘客创造更加安全、舒适、可靠的出行条件。

参考文献

[1]褚福涛.城市地铁中转站火灾风险分析与安全措施[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9,(2):37-39.

[2]徐国权.地铁灭火救援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20,35(1):108-112.

[3]秦金辉.建筑设计中的防火设计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55.

猜你喜欢

自动扶梯消防设施火灾事故
生活中常见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
基于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问题的有关思考
当前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动扶梯毛刷的作用
浅谈建筑消防设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你会正确乘坐自动扶梯吗?
论如何加强建筑物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浅析消防现实斗争中火灾事故调查面临的问题与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