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加强人文素养

2021-09-10吴晓丽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不足之处具体措施

吴晓丽

摘要:历史与社会属人文学科,广泛涉及人文地理、社会科学以及历史史实等知识,均与人文素养教育有相容性。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价值,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给学生带来情感体验。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使学生理解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由此可见,融人文素养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既是基础教育的目标,也是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客观需求。本文作者详细阐述了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如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加强人文素养,希望引起有关教育者的共鸣。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素养;重要意义;不足之处;具体措施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1-159

引言

初中历史与社会科目承载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作用。但现阶段来看,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教学的结合中仍然存在很多弊端,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人文素养教育无法全面实施。要想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就要从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共同努力。

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人文素养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初中历史学科中蕴含大量的人文素养的素材,教师在具体课堂中应当深入挖掘教材背后的历史观及人文素养观,用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展开人为素养的教育,最终达到人文素养的提升。

(二)人文素养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素质教育理念提出学生要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增强学生的知识能力,还要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历史中的人物,事件,社会发展规律等领悟其中蕴含的人文道理,最终达到人文素养的提升。

(三)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初中学生可能在智力上已经与成人达到相等,但是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对事物的发展缺乏全面的认识。教师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应当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受启发点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方法,使学生达到个性化发展。

二、现阶段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不足之处

现阶段历史与社会课堂上,教师一味的对学生进行单向的历史知识灌输,并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或者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质上的改革。有些教师甚至只重视学生的历史与社会成绩,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成绩,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也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综合水平

人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感情的渲染,传统课堂模式上,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课本的讲解,带领学生划重点,机械性的朗读,学生也只是通过枯燥的背诵方法来学习历史知识。如果教师在课上注重人文素养的教学方法,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也会产生对历史与社会课堂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中的《生活中的文化传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常用的微博,微信,微课堂等展开教学,让学生感同身受。教师可以提前录制有关该课内容的视频上传到与学生共享的平台中,学生可以摆脱时间,地点的限制,灵活查看教师的讲解视频,这样学生自己巩固知识的方法也会变得多种多样。

(二)建立学生主体地位,构建良好的人文环境

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时,教师首先要构建轻松愉快的人文环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对于一些后进生,教师应当进行鼓励,并且善于发现其闪光点,进行表扬。另外教师在跟学生进行互动时,注意情境的建设,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与教师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然后根据不同沟通内容开展人文素养的教育。

比如在七年级下册中《地域差异显著》一文中,教师可以提前购买代表地域风情的衣服,穿到课堂上,这样必然会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此后,教师再进行提问,使学生积极探讨,最后引出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能够得到很好的建立。

(三)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历史学习是以中国上下5000年的灿烂历史文化为线索开展的,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要增强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建立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将具有历史教育意义的人物及事件详细讲解出来,引导学生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比如在八年级上册《南宋与金的和战》一课中,教师应当花费大量篇幅讲述岳飞的故事,让学生对岳飞这个人物充分了解,并感悟岳飞精忠报国的美好愿望,然后将此愿望迁移到自己身上,促使自己将来能够更好的为祖国做贡献。

(四)在历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学生应当正视我们伟大祖国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兴衰与败落,从而发现历史规则,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比如,在秦国一统江山的课题中,教师应当运用大量篇幅对学生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

综上所述,人文素养是指人文精神,它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观和内心涵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首先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然后要结合具体教学目标,立足于基本学情,使用科学方法开展具体教学,这样才能真正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符悦东.浅议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人文精神[J].文理导航(上旬),2018(2).

[2]薛文桥.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对人文精神的培養探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4(2).

[3]吴雪娥.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实践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9):154.

永嘉县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与社会不足之处具体措施
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促进林业工程发展
探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
浅析《长恨歌》译文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当今星级酒店餐饮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
中学生数学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医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措施研究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探讨
现代契约理念下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基于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与社会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