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播说联播》对传统媒体创新发展的几点启示

2021-09-10孙霖珺罗见闻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传统媒体启示

孙霖珺 罗见闻

摘要:《主播说联播》通过全新的尝试和突破,不仅实现了新闻在新媒体平台的再生产,同时提高了新闻的收视率和趣味性,对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對《主播说联播》变革创新的时代背景、新变化和对传统媒体的新影响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并总结其经验做法为传统媒体的创新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传统媒体;《主播说联播》;启示;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2-0022-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湘南学院校级科研课题“高校融媒体平台重大主题宣传策略研究”部分成果,课题编号:KY2019001;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8YJA88009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视频迎来了发展高峰。2020年底,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占网民整体的93.7%。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较2020年3月增长1亿,占网民整体的88.3%[1]。这一改变迫使传统媒体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主播说联播》这类短视频正是《新闻联播》对新时代新闻发展进行摸索和创新的成果。传统媒体应该积极汲取经验,不断加大转型创新力度,适应新媒体时代传媒事业发展的新趋势。

一、《主播说联播》变革创新的时代背景

(一)传播方式多元化

新闻传播环境近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逐渐被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所取代。无论是以前以电视和广播为主的固定式传播,还是如今的碎片化传播,都是环境变化导致受众信息需求转变形成的。如今,随着大数据理念运用范围的扩大,信息传播的针对性更强,新闻媒体对受众需求的了解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当前,以网络为基础的第三媒介时代已经到来。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人与媒介、真实与虚拟世界不断融合的背景下,电视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终端,并不断向新媒体平台延伸。传统媒体只有不断融合,适应不同平台及受众的媒介习惯,才能经久不衰,从而满足受众的多元化信息需求,不断发展。

(二)传播主体大众化

技术赋能不断丰富新闻报道的形态,满足用户的体验,使新闻报道不再是单一的电视新闻报道。《主播说联播》的播放平台不仅有众多的短视频用户,而且有完善的传播体系,同时微信公众号、微博、快手等新媒体平台联动,这种互动式的传播方式从百姓视角展现国家大事,能增强参与感与体验感。“新闻联播”抖音号开通后,首日粉丝达1300万,3日内突破1600万,整体粉丝规模庞大,用户基础广泛。

(三)受众喜好通俗化

无论新闻传播方式如何变化,传播媒介如何改变,新闻的本质是不变的。无论何时都要以贴近群众生活的内容为主。“新闻联播”入驻抖音平台以来,点赞量高达2.1亿,拥有2944.1万粉丝。受短视频时间的限制,《主播说联播》短小精悍、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相比《新闻联播》,更加注重从百姓的视角看国家大事。其在媒介形象和语言风格上的尝试和突破,也反映出了传统媒体重视年轻的受众的心理,且运用丰富的照片和字幕,满足了受众互动和信息传达的需求。2020年12月17日,《新闻联播》播报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着陆的新闻,而《主播说联播》则这样表达:“为了让刚刚到家的返回器能够保持温度,降低后续处置难度,地面的工作人员给它上上下下贴满了暖宝宝,没错!真的是暖宝宝。大家都说,最高端的装备,用上最朴素的保暖方式,整挺好!”这里还对视频进行配图,使其更具趣味性,同时增强了权威性与真实性。而后面的“整挺好”字幕用黄字标出,试图用年轻人习惯的语言方式,激发年轻人对《新闻联播》的兴趣,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这样的播报方式在传播正能量新闻的同时,能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主播说联播》的新变化

(一)文本的新变化

新闻栏目的语言表达离不开文本,《主播说联播》体现了主播在文本基础上的个性化表达方式。每一期节目的开头语为“主播说联播,今天我来说”,简单明了却富有活力,能使受众形成记忆点,产生品牌效应。对一档新闻栏目来说,新闻标题是必不可少的,它具有提炼新闻要点、概括新闻内容的重要作用,不同的新闻标题能给人带来不同的观感。

对比《新闻联播》与《主播说联播》的标题可以发现,传统媒体的新闻标题一般都比较中规中矩,为陈述句语序,力求通过新闻发布的基本要素客观描述新闻事实。而在《主播说联播》中,新闻标题中会出现当天出镜的主播的名字,主播以第一人称陈述个人观点及对事件的总结评论,将自身的思考和认识融入其中。例如,2020年10月23日,《新闻联播》的标题为“英雄不朽——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播说联播》的标题则为“康辉讲到他们的故事时,眼圈红了……”;2020年11月1日,《新闻联播》的标题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登记填报工作正式启动”,《主播说联播》的标题则为“第七次人口普查启动了,康辉:人口普查和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大国点名,没你不行!”;2020年12月17日,《新闻联播》的标题为“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着陆”,《主播说联播》的标题为“有小动物迎接,暖宝宝暖‘身’,月球‘土’特产终于签收。李梓萌:这个过程,整挺好!”

从主体文本来看,《主播说联播》更生动,趣味性和亲和力更强。11月2日,对农民承包土地再延长30年以及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创下产量新纪录,主播海霞进行评论时说:“今天新闻的内容都与农业密切相关。一个是农民土地承包政策的变化,从一个30年到另一个30年,让农民兄弟不再为是否能够继续承包担心;另一个则是袁隆平团队的杂交水稻又创下了新的生产记录,双季亩产1500公斤,不仅是他们对自己的突破,也是我国杂交水稻发展的新征程,我们不得不为他们的收获点个赞。他们让咱们吃下了粮食安全的定心丸,一颗是可以有效提升农民土地承包积极性的定心丸,一颗则是粮食产量不断增加的大力丸。这对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来说,不仅长效而且高效。这效果杠杠的!”主播简单明了又富于活力的话语,对受众极具吸引力,把枯燥的政策讲解得亲民又接地气。

(二)播音语态的新变化

《主播说联播》是《新闻联播》节目在新媒体平台上推出的新闻评论类节目。节目的主体是新闻主播,他们脱离了传统节目的束缚,用极具个性化的表达阐述对新闻的评论和看法,起到“把关人”的作用,从而引发大众的关注。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对不同要素的新闻,主播的表达方式和叙述态度也有所不同。《主播说联播》既要体现热点新闻的时代性,又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受众更易理解。主播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新闻语音语态与在《新闻联播》上字正腔圆的播音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短视频平台上,主播的语态更加接地气,表达方式紧跟网络潮流,金句频出,偶尔甚至以唱歌的方式与网民互动,呈现出多元化、立体化、完整的人格。另外,主播使用网络流行语也容易让更多的青少年受众产生认同感。例如,在2020年国庆节发布的《主播说联播》节目中,主持人康辉在节目中采用唱歌的方式播新闻,演唱了《我的祖国》。这首歌在特定的时刻如国庆节演唱,能激发我们内心别样的感受。

(三)声效语态的新变化

传统的新闻节目追求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很少使用其他手段增强新闻的趣味性,除了现场播放的声音,几乎没有背景音乐。新媒体平台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短视频制作方式,将与新闻主题相符合的背景音乐融入新闻画面,为主播的感情表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与《新闻联播》等传统的新闻节目相比,《主播说联播》更符合年轻受众的口味,传播方式也采用的年轻人习惯的竖屏方式。同时,其在视频中灵活应用音效,添加表情表,放大关键词,运用大字幕等,增强了视频的趣味性,也使视频更加亲民,更易吸引受众,将短视频的传播优势充分地发挥了出来。最具有创新特征的一点是,《主播说联播》在运用竖屏的同时,采用了“画中画”形式,“画中画”通常用来同步展示新闻现场。在传统的《新闻联播》中,主播的体态比较单一,而在《主播说联播》中主播的体态变化较多。例如,2020年12月31日《主播说联播》的9位主播齐上阵,每个人用自己名字里的一个字来盘点全年大事,柔和的背景音乐配合字幕、背景,加上主播大量的体态语言,表达生动形象,代入感强。

(四)受众范围的新变化

受众作为传播的接受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被动状态。美国学者卡茨最早从受众的角度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理论。随着互联网用户媒介管理习惯的碎片化,以及社会分享需求的增加,受众意识不断增强。新媒体用户不断增加,各种信息的来源更加碎片化,媒体也在寻求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新方式,“传者中心”逐渐转变为“受者中心”[2]。新媒体时代,不关注新闻的人不断增加。调查显示,不关心国家大事的人大多为妇女、儿童、农民,约占总人口的85%[3]。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短视频的受众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当前,《新闻联播》的收视率不断提升。2020年,《新闻联播》短视频播放量创下了近几年的新高,这充分体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重要性[4]。

三、《主播说联播》对传统媒体的新影响

(一)媒体融合

媒体发展的过程也是不同类型媒体融合的过程。媒体发展初期,原创媒体理论家麦克卢汉指出,任何一种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种媒介的存在形式。例如,书作为一种媒介,其内容文字又是一种新的媒介内容[5],这表明了媒介之间相互融合的特点。由于互聯网和移动终端高速发展,大众传媒进入自媒体和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地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一家独大、主体单一的传播格局,移动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信息爆炸式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媒体融合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媒体受众将有更大的自主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再加工,不再只是简单的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创造者。

因此,传统媒体的发展必须适应时代,媒体只有不断融合与创新,才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2019年8月24日,央视《新闻联播》开展自身的融媒体战略破冰点,在短视频平台抖音和快手同步上线,通过短视频的方式推出《新闻联播》的新媒体内容《主播说联播》,开启了新闻节目在新兴媒体的融合之路。

(二)新闻语态变化

随着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新闻的语态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经历了“讲话”“说话”和“对话”三个阶段。央视《新闻联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传者本位的官方叙事语态,强调严肃感、模式感和正式感,节目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和极高的可信度。这种新闻语态的传播方式虽不过时,但对年轻受众的吸引力有限。《主播说联播》不仅体现了传统新闻媒体在网络时代的转变,也体现了其传播方式的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主播们从严肃的新闻主播角色恢复成“我”这一角色,通过聊天的形式对新闻进行传播和表达,不仅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而且通过丰富的播报形式和轻松的聊天提升了新闻的吸引力。《主播说联播》不仅有主播自身对各类时事尖锐深刻、风趣幽默的点评,也有对国家重要制度的分析,很好地体现了主播自身的吸引力,能让受众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诚意。

四、《主播说联播》对传统媒体创新发展的几点启示

(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提升传统媒体自身价值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分析《新闻联播》和《主播说联播》可以发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媒体大环境中,适应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新媒体在借助传统媒体品牌优势的同时,也能够提升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对于新媒体平台来说,与传统媒体融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信息筛选的漏洞,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从而提升自身的可信度及价值。两者融合也是一个扬长避短的过程。

(二)不断创新传播载体形式,扩大传统媒体受众范围

《主播说联播》是电视新闻融媒体战略下的创新产品,值得广大传统新闻媒体学习与借鉴。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拥抱短视频是应对碎片化传播环境与去中心化的必然之路,也是开辟融媒体报道的新路径。《主播说联播》正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新尝试和创新,正是新闻碎片化传播的直接体现,为庞大的网民群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主播说联播》将新闻宣传与交流结合起来,让新闻受众参与新闻传播过程,有利于受众的信息接收与媒体的舆论把控。作为媒体融合的产物,《主播说联播》仍存在一些不足,但它无疑是成功的,有力推动了传统媒体向纵深发展,扩大了传统媒体的受众范围,提高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利用丰富的新媒介手段,拓展了新闻传播的渠道,为新闻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

(三)加强新闻媒体平台监管,确保新闻真实性

短视频新闻兴起后,新闻媒体、自媒体跟风现象频发,出现了很多新闻媒体平台。媒体转载新闻、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到来。同时,受众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用转发表达自己对新闻作品的认可,也可以自己发布新闻作品。这一现象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所以,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监管。在视频传播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不合理及存在偏差的信息,应即时管控,加大视频审核力度。在了解当下网络文化和用户需求的同时,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完善信息传播渠道,实现良性循环,让受众产生共鸣,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五、结语

《主播说联播》节目紧扣互联网传播特点,在选题、制作、互动等环节为主流媒体的创新发展树立了成功的典范。未来新型主流媒体应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找准定位,以开放的心态和过硬的本领传播主流媒体的声音,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参考文献:

[1]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网络传播,2021(02):68-75.

[2] 吴龙胜.从“传者本位”到“受众本位”——湖北电视综合频道“服务到家”理念理论解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5(12):65.

[3] 杨凤娇,孙雨婷.主流媒体抖音号短视频用户参与度研究——基于《人民日报》抖音号的实证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5):42-46.

[4] 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54.

[5]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33-34.

作者简介:孙霖珺(1999—),女,江苏新沂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罗见闻(1986—),女,湖南郴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传统媒体启示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
建立内容权威 运用网络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