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一核四维多元”教学模式

2021-09-10钟晓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有效教学初中物理

钟晓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打造一个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践近年兴起的“一核四维多元”教学模式有助于高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而又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地掌握物理知识,体验物理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本文以“光的直线传播”一课为例,阐述在“一核四维多元”教学模式下,让学生乐于探索新知,实现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一核四维多元;初中物理;生疑;自主探究;有效教学

引言: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大量的教育工作者将目光集中于研究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他们的研究之下,各种新兴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且逐渐被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但是由于各地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校的师资力量都会存在不小的差异,因此这些新兴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不可复制性,教师在采用这些教学模式进行学科教学时,不能盲目照搬那些成功案例,而是应当将其充分吸收,选取其中的优秀部分,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不断创新,不断优化,最终将其改造成适合教师、适合学生、适合学校教学条件的优秀教学模式。本文将以初中物理的“光的直线传播”一课为例,简述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一核四维多元”课堂教学模式来为学生进行初中物理教学。

1.“一核四维多元”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核四维多元”课堂教学模式可以细分为“一核”、“四維”、“多元”。所谓的“一核”,其实质是指以学生生疑解疑为核心目标;而“四维”则是指实施课堂教学的路径环节为“探展讲习”四个基本环节,为有效达成课堂学习目标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多元”则是教师在采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所采用的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单单是将课堂教学环节细分,同时也将教学目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细分,从而更好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以此来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课前教学环节,则是将“生疑知难”当做该环节的教学目标,希望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中,通过自主性的课前预习来初步掌握所要教学的相关知识,同时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结合这部分教学内容,为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疑问,让学生对此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了解这部分内容中的重难点知识,同时也能了解到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与不解,方便教师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而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则应当将“解疑释难”当做教学目标,按照“探,展,讲,习”这四个环节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与不解。而在课后练测环节,教师则应当以“实练提能”为核心教学目标,通过为学生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记忆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教师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在这种教学目标的驱动下,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目标,有效地实现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综合性全面发展的人才。

2.教学实践

2.1课前预习生成疑问让课堂更有针对性

生成疑问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推动力量。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光的直线传播”这节课在课前预习阶段,让学生们贴近生活和已有知识储备去生活中观察和找现象,同时回顾学习“声”的方式方法以方便课上的类比和知识迁移。在预习案的最后他们还提出自己的疑惑,可以在课上有针对性的解决。

2.2课中“探,展,讲,习”环环相扣促进高效课堂

学生自主学习是促进知识内化的关键。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设置了各种教学活动,层层推进。

(1)“探”:本节课有“光以什么形式传播”和“小孔成像”两个探究活动。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合作探究,经历了疑问、猜想、探究,以及得到结论的整个探究过程。这样的教学模式能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进课堂,人人有事可做,气氛热烈活跃。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从而提高他们的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理念。这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2)“展”:所谓的“展”,是指学生在完成探究之后,向其他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喜悦,如上图,一学生在给其他同学展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特点,全班同学都兴致勃勃。同时也是进行延展知识的探究和讨论,课堂设置了几个关键的讨论,比如“光的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将课堂还给学生,增强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已有知识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相关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

(3)“讲”:学生在学习概念性的知识及知识推理过程需要老师做引导,本节课中老师通过小故事来引入光,与“声”类比来认识光,感性材料如图片和演示来进一步了解光,在学生完成实验后,再次引导学生进行讲解和思考,甚至提出关键问题来追加实验,比如“光在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个结论普遍适用吗?”老师有效的“讲”重在引导,需要精心设计,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理清思路,内化知识。

(4)“习”:习并不是死板的在所有的课程上完之后的一张练习卷,而是灵活穿插在各个环节之中,以各种形式,如“快问快答分类光源”“小组竞赛辨析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抢答光的基础知识”等,再辅以相应的纸质类练习,每道习题都精挑细选,从而实现学生巩固知识效率最大化。

3.总结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会有其新颖的一面,当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教师应当做的是充分了解每一种教学模式的内涵,了解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其应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本节课通过初探“一核四维多元”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了解清楚学生学情之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难度,引导学生“探”,鼓励学生“展”,有针对性地“讲”,及时有效地“习”,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切实有效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且有价值的课堂教学。这样正确有效地运用这一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效学习,享受学习。

参考文献:

[1]王晓燕.光的直线传播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2(09):49-51.

[2]李富贵.“一核四维多元”教学模式的实践体系[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1(01):54-58+63.

[3]翟磊.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深度学习——以“光的直线传播”的教学为例[J].物理教师,2020,41(05):40-42.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有效教学初中物理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