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实践

2021-09-10杨小五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杨小五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必须基于小学阶段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个人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情境体验式教学通过创造情境呈现教学内容,较为符合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要求。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继续推进,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应用愈发广泛。本文结合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从课前与课中两个阶段出发,探讨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情景体验式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情境体验式教学是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生活化场景,使学生在此场景中通过充分发挥学习自主性掌握知识技能或形成情感观念的动态过程。因此,本文将着重探究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实践策略,以期丰富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内容,有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再深化。

一、设置情境式预习任务

情境体验式教学不应仅仅运用于课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就为学生设计情景式预习任务,使学生尽快熟悉本课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师设计情境式预习任务的前提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整体教学设计,教师应当将本课重难点和学生在预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在内,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自主学习方式完成课前预习。以人教版小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0课《父母多爱我》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从生活中的种种细节里体会父母对自己深切的爱。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习惯了父母等长辈的爱护,有时也不能理解亲人隐藏在生活细节中的关爱,因此教师在课前便可让学生讲讲爸爸妈妈在一天当中为他们所做的事情,可以通过自己思考,也可以直接询问父母或其他亲人,完成课本中的“爱心树”。教师还可让学生准备好一个体现父母长辈之爱的温馨小故事,邀请他们在课上展示。这些预习方法并不完全依照教材实施,而是密切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去发现、感受、理解和感恩父母之爱,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健康、親密的亲子关系。

二、构建直观的生活化情境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应当遵循真实性、时代性与生活性原则。真实性体现在内容真实、情境真实和情感真实。教师通过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时代性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时俱进,实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持续更新。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顺应了当下的时代发展需要,填补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情感和价值观教育层面的空白。生活性原则讲究不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学实践要具有趣味性与实践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情境教学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第11课《我是一张纸》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对“纸张”这一概念的具体认识,使学生了解纸的类型、来源与制造过程,令他们形成爱惜纸张、节约用纸的环保意识。由于二年级孩子的思维仍是直观、形象的,他们无法理解抽象概念,教师便可通过构建生活化场景帮助学生建立对“纸”的直观印象:教师发动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纸,在找到的纸上贴上五角星,看谁找得又快又多。学生发现书本是纸,纸巾是纸,纸艺作品也是纸。教师此时就能顺势引导大家指出学习用纸、生活用纸和美化用纸的区别,对纸张类型的辨析也在情境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

三、师生进行充分沟通交流

情境体验式教学不是教师或学生单方面参与的过程,双方都应在其中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这是该教学方法的优势之一。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可成为一堂课主要的教学手段,对开放性问题的讨论与探究则是沟通交流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不但促进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内化,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更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举例来说,学习四年级下册《合理消费》一课时,教师应当先行引入影响消费行为的不同因素,然后向同学们展示三张“心愿清单”,随后提问学生:如果是你,你会选择购买清单上的哪些物品?如果你是这些清单主人的父母,你又会购买哪些物品?教师可给学生留好五分钟讨论时间,待生生互动完毕后再请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可通过更多的修正性提问引导学生重新思考合理消费的含义,帮助他们辨明合理与不合理的购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切忌单向输出,而应有来有往,保证沟通的充分性与有效性。

四、小组合作增强凝聚力

小组合作是素质教育改革这一时代背景下新兴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可以将其运用于情境体验式教学。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某一主题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在合作中增强团队凝聚力,培养合作协商的优良品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对小组活动进行适时监督和指导,避免个别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袖手旁观。小组合作的主题也应该是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开放性、生活化议题。在五年级上册《主动拒绝烟酒和毒品》一课中,教师给出几项对于吸烟的看法:“吸烟有害健康,任何时候都不能吸烟。”“只要不在公共场合吸烟、不给他人造成困扰就没关系。”“吸烟能使人忘记烦恼,激发创作灵感,许多人都在吸烟。”学生选择不同观点分组讨论,随后各组之间展开辩论,最终由教师总结陈词并引入下一环节:吸烟的危害。教师在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时应注意把控课堂节奏,维持课堂秩序,保证小组合作活动的顺利进行。

结语:

情境体验式教学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大势所趋,也是增进师生感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学生提前设置好课前预习任务,构建直观的生活化情境,与学生在课中进行沟通交流,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教学,通过以上策略实现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具体应用,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缪文锦.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4}(28):59-60.

[2]蔡意治.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20,{4}(14):36-37.

[3]赵继会.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应用[J].科普童话,2020,{4}(06):163.

[4]周健.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践策略[J].新教师,2020,{4}(04):65-66.

[5]刘惠珠.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4}(09):78-79.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训练设计策略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