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分析

2021-09-10龙娟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中职

龙娟

摘要:近年來社会各界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疏导,是当前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并且这一措施在中职教育活动中拥有极强的重要性。中职学生年龄普遍在十七八岁,心理比较敏感。因此,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对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概述,从教育现状出发,探讨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中一部分和父母交流比较少,性格比较孤僻,长此以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班主任需要以良好的管理措施及在其中渗透的心理教育内容,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改正自身问题,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品质,积极学习,努力提升自我,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打下基础。

一、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一)心理教育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关系

心理教育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让学生以一个健康的状态去面对学习和成长中的负面情绪。班主任管理工作是通过班主任管理班级日常事务,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中,指出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可见,心理教育和班级管理工作有着共同的目标,班主任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方式方法交互使用,因此班主任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实际工作中,相比以往更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管理工作主要是以实际事例为基础,侧重学生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的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走向社会,履行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二)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认知、行文等产生深远的影响,但要使影响是积极方面的,就需要班主在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采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措施。班主任根据学生的自身个性,对学生采用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以此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方面的引导,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去面对成长和学习中的烦恼[1]。

2.规范学生行为,便于日常管理

农村中职学生群中,离婚单亲留守居多,孩子心理闭塞的比较多。学生在遇到情绪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去化解,有学生甚至走极端,对自己的身体、同学或父母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所以班主任需要关注中职学生的行为与身体健康状况,在发现问题后,及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的问题。

3.避免造成社会问题

当今学生面临着比之前多得多的社会诱惑,由于一些学生缺少足够的判断力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变得焦虑、暴躁甚至人格障碍。对这些学生如果不针对心理问题进行指导,他们便很容易走入歧途甚至犯罪的道路,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在积极健康发展的同时避免了很多社会问题。

二、基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探讨

(一)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现状

要想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首先要对学生有一个全面地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心理教育方案,以保证心理健康教学顺利开展。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观察法、谈话谈心法、家访、问卷调查等,由于中职学校大多是寄宿制,以及学生常年远离父母,比较常用的是观察法和谈话谈心法[2]。教师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言行以及行为举止进行观察,了解学生的变化,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同时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面对面的谈话谈心,让学生对老师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由于中职学生大部分住校,学校是学生待得最多的场所,班主任要更好的引导学生,需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从家长的描述中对学生的过往进行了解;针对学生的一些隐私,教师可以使用QQ等途径的匿名渠道,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注重提升班主任心理健康素质,做好教学预案工作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教育,首先班主任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中职班主任的工作比较复杂,班级事务繁多,更需要班主任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对学生更有耐心,给学生传达积极的心理情绪[3]。因此班主任要不断提升心理健康素质,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难题,增强学生的心理问题抗性,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制定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心理预案。对于学生中一些共性问题,教师要准备特殊的解决方式,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同时教师还要针对学生个体情况不同,制定个性化教学预案,针对具体事项进行解决,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三)加强师生交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加强师生交流,努力和学生融为一体,构建良好班级人际关系,从而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的有效性,在思想上、情感上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环境。中职学生在思想上、人生价值观念上已经初步形成,具备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因此新时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在和学生相处过程中,要以一个更加平和的心态进行沟通、交流,分享给成长的经验,让学生更好的面对人生的问题,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行为和道德品质[4]。

(四)举办多元化的集体,提升学生校园体验

中职学校大多是寄宿制学校,学生的校园生活相对枯燥、乏味,班主任可以深入学生生活,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中职学生可以获得更加充实的情感体验,从而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并借此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以主题班会为例,班会是主要心理活动重要的载体,班主任要在日常班会中渗透心理教育,丰富班会活动形式,充分发挥班级课的作用。通过主题班会,传递给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剖析自己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共同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中职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设定心理健康员,加强师生交流。班主任还可以结合多样化的师生、生生集体课堂及课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交流,并借此从各个方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消除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不良环境,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毛中华,姬军霞.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高中班主任管理[J].新课程·下旬,2018(12):307.

[2]孙聪弟.试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职高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新校园(中旬刊),2020(4):186.

[3]王谷明.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研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5):302.

[4]曹素贞.探析中职学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主任管理工作融合途径[J].中外交流,2019,26(32):90-91.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