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2021-09-10冯凤梅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教学课堂有效措施重要性

冯凤梅

摘要: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要在创新教学方法的道路上更加努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时,需要让学生的课堂地位得到体现,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初中阶段,数学是主科科目之一,可以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抽象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创新对丰富数学教学课堂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创新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创新措施。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重要性;有效措施

引言:

初中数学是初中阶段最重要的主科之一,更是考试必备学科之一。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大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导致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优势。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经常使用题海战术,防止学生数学成绩的下滑。但是采用题海战术,经常会让学生感到疲惫、枯燥,没有办法经常集中精神,导致最后的与教师的预期相悖。

一、初中数学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的创新除了创新课堂模式,还要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数学这一科时,需要学生可以灵活思考,有创新思维和逻辑意识,才可以在做题时做到举一反三。在数学教学时,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因此,导致学生在学习时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全部的知识。由于当下社会的发展变幻莫测,因此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适应能力。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顺应时代的发展的情况下,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更正自身的思想,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使学生喜欢上数学。

二、初中教学方法的有效措施

1.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

初中数学教师如果想要创建开放性的高效课堂,可以在教学时与学生可以通过“角色互换”的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帮助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现的机会。发挥其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引路人”的作用,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并为学生解除迷惑,让学生思维可以及时打开,并不断地发散思维,在学习中养成勇于探究、敢于创新的精神。教学课堂是由教师与学生构成的,因此,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需要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制订教学目标当中,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意见一致,才会建立和谐、友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团结和谐,让学生的探究、合作、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2.创新课堂组织,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当下的隨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与思想有着巨大的转变,因此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已经不再符合教学的形式,而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在创新方面仍很怠惰,怕创新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影响,这种错误的想法导致创新教育一直原地不动。因此,教师需要先理解创新的含义,了解创新只是在基础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对学生只会越来越好。在教育方面,由于传统的教学形式的单一性,导致教育的枯燥,而经过创新后的教学形式,利用其多元化的特点,会使学生更具有学习热情,学习成绩也会有质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模式,教师通过将学生合理划分,使小组之间的水平旗鼓相当,让小组之间通过合作、交流、探究的形式解决难题,通过开展自主学习,可以让各个小组的表现更加积极,不甘落后,提升小组凝聚力,让学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向上心理,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创新教师教学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创新。由于大多数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通常都是以学习成绩作为教学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不公正的。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评价需要从学习成绩方面抽离,多多关注学生其方面的优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在评价时,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观察,比如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出勤情况等进行评价。通过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观察,可以了解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发展潜力。通过对学生出勤情况的观察,可以看出学生的生活习惯良好,做事情准时。通过观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具备良好的写作业习惯。教师需要综合学生所有的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的有事可以得到发挥与扩大,通过教师的综合评价,让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得到全面调动,促进学生综合实力的发展。

4.巧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

数学不同于其他主科,数学这一科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考能力。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数学这一科目的学习难度较大。而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不能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活跃度,导致大多数学生对数学这一科产生厌学的心态,对数学教学目标的达成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创新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进行改革,使教学环境更加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并对数学这一学科有正确的认知。教师可以通过教材内容为基础,利用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从而达成预期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时,教师在教学开始前预备一些轴对称的图形,随后通过利用这些图形巧设问题情境:同学们根据轴图形的特点,寻找与图形相符的实例。通过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有效的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与思考,对轴对称图形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5.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有效结合

数学的学习也是为了日后生活上的使用,因此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有效的结合起来,才会让学生深刻的了解知识,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了解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课时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情境,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方便学生理解与记忆,还可以保证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可以借助打车这一生活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化的问题下,投入到学习中。实例:出租车的起步价是3公里8元,3~10公里间每公里收费3元,超过10公里,每公里1元。利用上述条件,计算小明上学每天打车20块钱,小明家到学校多少公里?利用生活性的问题,便于学生对一次性函数的理解,并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对教学方法及时的进行改革,在传统教学理念上进行革新,探究合适的教学方式。以此达到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在保证学生成绩提升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改善课堂氛围、创新课堂组织、教学评价创新、巧设问题情景、结合实际生活的方式,使教学目标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马红国.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创新数学教学方法[J].学周刊,2021,{4}(17):105-106.

[2]朱江.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4}(11):18-19.

[3]侍富平."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效策略."课程教育研究{3}.49(2020):84-85.doi:CNKI:SUN:KCJY.0.2020-49-046.

[4]杨发盛.丰富初中数学课堂,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方法[J].新课程,2020,{4}(32):162.

猜你喜欢

教学课堂有效措施重要性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浅析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和兴趣
关于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用课堂留白创新语文教学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