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1)

2021-09-10全利平李雨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养成策略初中语文

全利平 李雨

摘要:语文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读基础,学生只有在基础的学科能力之上才能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学习。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一些语文教师常常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认为语文基础知识点的积累和学习更为重要,把教学重心放在字词积累和写作训练等方面,忽略阅读的重要作用。其实,阅读是字词积累的升华,是写作部分的基础,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采用有效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十分必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语文学科的学习技巧性不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比较重要的,这是因为阅读是语文学科学习的关键点,因此很有必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形成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反应能力与思维方式,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品质,又能规范学生语言表达的要求,最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基于此,接下来本文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初中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最后重点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策略,以期能为其他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起到助力作用。

一、合作交流分享,营造优良阅读环境

当前社会快速发展,教育条件也得到较大改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选的素材更多。有的学生在阅读时利用互联网阅读,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可鼓励学生应用多种方法阅读,但是要引导学生做好阅读交流工作,使学生在阅读后互相交流阅读内容,又或者是与其他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的看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建阅读小组或者是在教室内设置阅读交流专栏,给学生展示自己阅读书籍的机会,在此之后要求其在旁边写下心得体会,如此反复坚持几个月之后,学生对书籍的感悟就越来越多,每个学生都发表了个性见解。良好的小组讨论与交流同样是学生阅读的推动者,这个过程中设置了交流专栏,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其他同学阅读的书籍,同时为其查找閱读书籍奠定基础。阅读后学生遇到不同的文字或者是无法理解文章中心时可以进行沟通交流。

比如,部分学生在阅读了《堂吉诃德》之后于讨论区写下自己的感悟,其他同学看到之后可能也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有同学给这位同学推荐了其他的书籍。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互相交流、讨论,逐步形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增强了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营造了优良的阅读环境。

二、培养独立性阅读,提升理解能力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并且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往往与学生自身的阅读量息息相关。大量阅读、独立性阅读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强化其语言理解能力的必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也应当重视锻炼学生独立阅读、自主阅读的能力,鼓励其在阅读思考的同时多分析、多总结,将阅读的综合表达能力提升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课堂上,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相应的文章录音,结合范读语调、背景音乐等元素向学生初步传达这篇文章的大体内容与基调。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则需为学生预留出足够的时间细读课文,并要求其在阅读时认真梳理行文脉络,理清文章内容中的人物关系和故事线索。此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文章内容进行交流讨论,进一步明确推动文章故事发展的明线与暗线。而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布置从不同人物视角讲述故事的课后练习,一方面有效地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则将阅读与表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综合表达技巧。

此外,教师如果只依靠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拓展教学方法,增加学生课外阅读或通过一定的方法训练学生阅读能力,通过写作等手段,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提高自身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从而逐步提升阅读能力。在学生课余生活中,教师也可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阅读更多世界著名短篇小说,接触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以此有效扩大学生知识面。而当其独立性阅读有一定积累之后,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对所阅读过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挖掘出小说文学之中的共性,从而增加学生语言积累,促进其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总之,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在独立阅读中训练自身,逐步帮助学生完成阅读拓展任务。

三、有效地激发初中学生的阅读兴趣

古往今来,兴趣一直都是作为一个人对于某项知识学习的最大的动力,并且众多名人以及专家学者的经验都在进一步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意义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兴趣才是开展学习任务的最好的老师,因此,兴趣对于提高初中阶段的学生阅读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所能发挥的程度也是非常大的。当初中的学生对于该阶段的阅读充满很高的兴趣时,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对阅读课堂的教学充满更多地期待,那么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参加到语文老师的阅读教学里面去,并且这些学生是不畏艰辛地参与到其中。所以,初中的语文老师应该做的第一件事那就是有效地去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的兴趣。因此,语文老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提前有效地去预习阅读的课文,让学生能够合理地去寻找与阅读课程开展相关的一些重要的文献资料,这样语文老师在今后的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已经深刻地对课文中的相关背景资料进行查阅并详细地进行了相关的理解,因此,这篇文章带给学生的阅读难度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大大地降低了,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有话可说、有问题可问,课堂就不再是沉闷的了。

例如在进行学习胡适的文章《我的母亲》这一节课程时,语文老师就能够让学生在课程开展前进一步做好本节课程的相关预习工作。因为学生对于多媒体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具有特别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开展阅读的教学活动里面,初中的语文老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并且适当地根据当前阅读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创设出一个更加合适的阅读教学的良好情境,以此可以进一步地激发出学生的阅读欲望,进一步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结束语

通过阅读活动学生可以提高自身文学修养,在阅读书籍中逐步理解深刻的人生哲理。从初中语文教师的角度来说,其面临重大的任务,即在教学中从点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结合多种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理解表达能力与感悟能力,这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丽.略谈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情感读本,2020(05):78.

[2]贾成中.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J].情感读本,2019(26):71.

[3]牟保明.初中语文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2):262-263.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拾回桥中学 448270

猜你喜欢

养成策略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自在活动 乐在分享
优化幼儿午睡管理的实践研究
阅读视角下理工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策略
探讨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生卫生习惯
中职生数学习惯养成策略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