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背景下女排精神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探究

2021-09-10张丹丹赵沁

当代体育 2021年18期
关键词:顽强拼搏中国女排女排

张丹丹 赵沁

体育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群众接触较多、有较强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女排精神主要体现的是为梦想不懈奋斗、勤学苦练、顽强拼搏的精神面貌,将女排精神和大学生价值观进行融合,能够有效地将女排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高大学生团结拼搏,勇往直前的理念。本文将主要探讨女排精神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对于女排精神的传承发扬,需要融入到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上,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女排代表时强调,实现体育强国目标,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把体育健身同人民健康结合起来,把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同坚定文化自信结合起来,坚持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不忘初心,持之以恒,努力开创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新局面。体育文化作为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在充分肯定我们女排精神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地去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1 女排精神的内涵及价值

1.1 女排精神的内涵

“女排精神”是中國长久以来留存下来的遗产,是在上个世纪中国女排连续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女排精神很好地诠释了“热爱祖国、为国争光、无私奉献、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

女排精神契合时代需要,不仅是体育领域的品牌意志,更将体育文化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大大提升了民族的文化自信,是民族精神面貌的代名词。

1.2 女排精神的价值

女排精神在方方面面都有着非凡的价值。中国女排在国际体育赛事上显示出的顽强拼搏、团结合作、公而忘私的精神,是我们应该拥有的一种精神。女排精神作为一种积极、正面的文化,为当代人树立优良品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弘扬“女排精神”,有利于我们改善社会风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会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丰富爱国主义,激发大学生爱国之情,提高自信心。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很多不好的现象,如坑蒙拐骗、损人利己的不良行为,有些人甚至出现了危害国家的举动。如果我们为了达到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或者国家的利益,那么我们的个人利益最终也难以实现,只有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至上,我们个人利益才有望最终实现。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必要继承和弘扬“女排精神”,将女排精神运用到我们生活实践中去,将女排精神作为人生理念,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用强大正能量的精神力量规范人们的举止行为,不断开拓进取,获得人生价值的最终实现。

“女排精神”蕴涵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体育范畴,大力弘扬女排精神,被认为是融入到各项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已经深入国人心灵,化作种浓烈的解不开情结,能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竞争上创造辉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和感召力,将永远鼓舞着中国人民。

2 女排精神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促进作用与意义

2.1 引导作用:“女排精神”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党的十九大特别提到关于青年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目前的大学生多为90后和00后,他们正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三观还没有成型,所以,对于他们的三观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社会阅历低,对很多是非缺乏判断力,有时容易陷入自我迷茫的状态。而且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一些大学生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团结意识不强,缺乏顽强拼搏的精神不良现象。

长期以来体育在提高国家威望、振奋国民精神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奥运会作为世界关注的舞台,而女排精神又来源于体育比赛中,大学生在观看女排比赛可以感受到赛场上女排精神的力量,进而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将女排精神融入自己的价值观中。同时,作为中国精神的“精气神”,中国女排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从1981首夺世界冠军,到2004年重回巅峰,再到如今再创辉煌,女排精神继承、融合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显现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因此,女排精神是我国体育文化事业中的一种强大力量,也是我国建设体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因此,女排精神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2 教材作用:“女排精神”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

“女排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其核心就是爱国主义。爱国精神是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精神,没有国家的强盛,个人的梦想也就无法成为现实,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促进民族振兴。从20世纪到21世纪,中国女排经过重重困难,从中国走向世界,她们始终将国家利益置于最高点,一心一意为国争光,视国家荣誉高于一切。在中国女排成员的心里,爱国、为国争光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信念,18年前,一句“祖国真的需要你”让郎平义无反顾地从美国飞回来,回到中国,回到女排这个大家庭中;18年后,同样也是这一句话,触动了郎平心底最软的一根弦,没有懦弱、没有退缩。郎平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上的“升国旗,奏国歌”的语录显示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立场。以上种种说明女排精神是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爱国行动教育的教材资源。

2.3 典范作用:“女排精神”培养大学生团结意识

排球这项体育运动是一个需要相互配合的集体项目,不论进攻还是防守,每一名球员都有自己的位置与职责,都要为集体荣誉而战,相互配合、互相照应、互相弥补共同承担着比赛的输赢。毛主席说过:“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当今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提倡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互相协调的社会协作精神,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始终应该有团结合作的意识,不管是班集体活动还是其他社会活动,都是需要大家团结协作才能很好的完成。但是尽管老师经常强调团结协作,部分大学生还是有个性化强、忽视集体、缺乏担当、我行我素等不良之风,以个人利益为重,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色彩,而这些都是建设良好价值观的绊脚石,而女排精神恰好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意识,通过弘扬女排精神使大学生在注重自身能力培养的同时,增强与他人互相协作的能力,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国家、集体之间的关系。

2.4 楷模作用:“女排精神”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

1981年11月16日,中国女排在日本举行的第3届世界杯排球赛中首次获得世界杯冠军,中国女排几经挫折,到后面中国女排再次夺的世界杯冠军、奥运会冠军,证明了成绩有变但精神永恒。现任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本人曾经对女排精神有这样的解读:“中国女排”不是赢得了冠军就体现出了女排精神,而是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刻苦练习,高标准的要求自己;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学习女排精神对大学生形成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女排精神的艰苦奋斗与体育课结合起来,在体育课和运动训练中设置不同运动量与强度负荷,使学生在面对不同困难、挫折、失败等诸多不利情况的考验时,教师引导帮助学生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失败认输,我们要把变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直面困难,克服困难,永不言败。学生在长期的体育活动中会逐渐体会到:没有人能够轻而易举的成功,不经历风霜,怎能见风雨过后的彩虹。大学生通过学习女排精神践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具有很大的时代意义,彰显出中国的文化自信。

2.5 表率作用:“女排精神”是培养大学生顽强拼搏精神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巴西作为主场,在比赛开始前就开始庆祝胜利,在进行淘汰赛时,差一点就要收拾行李回家了,但是經过中国女排不放弃、顽强拼搏的精神,不负众望,最终成功站在里约奥运会冠军宝座的位置上,中国女排在不可能改变中创造奇迹,诠释着一代代排球人对拼搏精神的传递和发扬。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机遇与挑战并存,大学生如何合理应对机遇和挑战是他们需要解决的难题。而女排精神中的顽强拼搏正是当代大学生实现个人梦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可以激发大学生敢于突破自我,勇于竞争、不退缩、不放弃、顽强拼搏的精神,不断挑战自我,克服自身弱项,面向未来,迎接挑战。

3 结语

女排精神作为体育文化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体育精神文化中的最耀眼的名片,更是中国体育精神和民族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女排精神是中国人的精神。在女排精神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期间,它影响力不仅是在体育领域上,而是渗透到了其他领域,激励了一批又一批为自己的梦想不断蹈厉奋发。从女排精神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那是一份赤胆忠心,那是一份责任,那是一份坚守、那更是一份自信。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弘扬女排精神,对大学生价值观树立有很好的塑造作用,也为宣传我国女排精神,提高文化民族文化自信提供有利的支撑。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顽强拼搏中国女排女排
聚焦东京奥运会(七)金牌背后的追梦故事
体育课中如何塑造小学生健康的人格
夺冠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刘作平
让人振奋不已的“女排精神”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事件
王者归来
美国女排中为什么没有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