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低年级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提升方式

2021-09-10张娟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6期
关键词:提升方式低年级学生小学体育

张娟

摘要: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小学体育教学并不受重视,即使部分地区已将体育纳入毕业考评范围,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升。受此影响,小学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受到影响,学生的体育核心能力自然无法得到有效培养。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体育低年级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提升方式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低年级学生;自主锻炼能力;提升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体育课程明确要求在体育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体能,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运动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学生自主锻炼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形成坚持锻炼以及终身锻炼的意识。

一、关于自主锻炼概念的阐述

自主锻炼的意思主要指的是学生可以在自身意识的引导之下主动学习、自觉锻炼、自控与自评,完成体育锻炼任务。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可以在缺少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将体育锻炼独立完成,并且拥有主动进行锻炼的意识,这也是学生体育锻炼自觉性的良好体现,可以使学生自主结合体育锻炼的要求和内容去做出一些综合性的考量,从而制订出一些与学生自身条件更为契合的体育锻炼方式,进而将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完全体现出来。

二、针对学生体育自主锻炼能力进行提升的方法

2.1教师应该具有先进、新颖的教学理念和耐心负责的教学态度

教师是学生学习发展道路上的指明灯,是学生不断向前、不断突破、发展自我的关键,尤其是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更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往往只是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以传授学生基础知识为课堂内容,部分教师不负责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知识,同时拥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首先就要改变自己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拿出耐心负责的教学态度认真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发展尽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并积极主动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担起自己的职责。

2.2强化规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运动习惯

首先,针对课前准备,教师需要将上课所需要的着装、具体的上课地点和上课时间对学生进行明确的告知,并且将这一工作始终贯彻好。其次,在课中教学过程,需要注意学生出勤情况记录,告知学生课上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课中将要讲解的教学内容。比如,教会学生各种哨音所代表的意思,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期间会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分别作出长中短的提示哨音,需要保证学生能够在听到不同哨音的情况之下作出哨音所要求的动作。最后,在课后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将器材归还,对本节课内容作出小结分析,最后进行布置作业。比如,很多学生可能以为体育课中并不存在课后作业这一说法,可事实上,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或多或少都会涉及一些体育知识。体育活動在调节学生心情方面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教师在下节课上课前,需要针对上节课布置的课后作业进行检查和反馈,由此加深学生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认知程度。

2.3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受制于体育运动的独特性,学生的性别差异、身体素质差异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体育核心能力产生影响。而且不同学生擅长的项目也不同,这也会为教学带来一定的挑战。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仅打消了体质偏差学生的自信心,也打消了擅长不同项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采取分层教学方法,以此更为科学、高效地培养学生体育核心能力。为此,教师首先要在课前按照对学生的全新评价方式将学生科学地分为优、中等及学困三个等级,并结合这三个等级的学情科学设计不同的能力层次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情决定自主学练模式的适用度,对于学困生,可适度给予一定的自主学练权限,通过思维引导、技巧引导等方式帮助其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教师能实现学生在其能力范围内的发展,并保障体育教学的效率,从其他角度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

2.4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隔阂。在学生的印象中教师往往是一个严肃的形象,这就导致教师无法真正融入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从而也就无法真正找到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来推动学生能力的发展,也就无法锻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样也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应与学生建立一种亲近的师生关系,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尤其是对于体育这个在户外进行的科目,从事这项教学工作的教师更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

结束语

自主锻炼意识的培养需要做到“从娃娃抓起”,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这一能力会贯穿学生的整个小学学习生涯,基于这一情况,教师要放宽心态,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对自己使用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孙新龙.小学体育低年级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提升方式[J].教育界,2020(27):46-47.

[2]黄双映.小学体育低年级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提升方式[J].新智慧,2019(07):98.

[3]宋华娟.浅谈小学体育低年级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147.

安徽省亳州市黉学英才中学小学部 236800

猜你喜欢

提升方式低年级学生小学体育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如何提高音乐广播的节目质量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激发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几点思考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