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容整形手术中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

2021-09-10张凯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心理分析护理

张凯

【摘要】目的:分析整形手术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探讨患者手术期间的护理措施。方法:进行不同整形美患者心理类型的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研究护理对整形患者的效果。结果:在医护人员细心护理和心理疏导中,绝大多数整形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各项护理和治疗,收效显著且没有发生医疗纠纷,有效率为90.6%。结论:针对整形患者开展心理疏导,不仅能使其心理状态得到改革,还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纠纷的产生。

【关键词】整形美容;心理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56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2-078-03

成功美容整形手术不仅能够让手术者获得心理和外观变化上的满足,还能够成为他们适应社会的条件和融入社会的动力,而这也是美容整形应有社会效应和心理效应,当前模式的医学工作中欠缺的正是对手术者是否拥有良好适应社会能力和健康心理的关注。我院对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160例美容整形患者手术诊治过程中的心理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了相应干预措施,收获了良好的成效,先报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160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和干预。其中包括40例男患者、120例女患者;患者年龄19~55岁,平均年龄26.7岁;85例患者为门诊治疗、75例患者为住院治疗;98例为面部整形、23例为体部整形、19例为其他部位。心理分析、评估主要采用询问交谈法和临床观察法,同时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疗法、暗示疗法、精神支持疗法。并针对这些患者进行自设问卷调查,由专业心理测试人员在术后和术前组织,同时给予系统性心理干预指导。

1.2心理状态评定标准 正常心理:可以适应日常生活,正确对待自己外貌缺陷,能够掌控自身情绪,并和身边人构建良好的关系;轻度异常心理:在认识自身体型和容貌方面存在偏执,平常生活状态欠佳,社会适应力不强,社会活动能力有待提升;异常心理:过分歪曲、夸大自身缺陷,对整容结果具有过高期待,表情呆滞或躁动不安,动作行为与常规不符。经过评估调查,122例患者的心理状态良好、31例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负担。依据求美动机、职业特点、性格,将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划分为五种:疑虑、矛盾、恐惧、焦虑、正常,前四种为轻度异常心理,情况加重时则为异常心理。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x2检验分析技术资料。

1.4护理措施

1.4.1术前护理 热情接待来访者,将接诊地点设在专门候诊室,并为来访者提供人性化关照。术前对患者既往病史等基本情况进行询问,避免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美容整形护理人员应当向受术者进行手术时间、手术方法等相关情况的介绍,并引导患者给予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在术前应当和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充分掌握患者的要求,尽量获得患者满意的手术效果。整形美容手术前还应当进行手术设计、术前照相等准备活动,保障手术效果的同时掌握相关资料,进而达到缓解医疗纠纷的目的。

1.4.2术后护理指导 由于害怕达不到预期效果,患者术后经常表现出紧张、忧虑、焦躁不安。不良情绪会对术后恢复产生影响,所以医护人员应当进行及时心理疏导,例如科学评估手术效果、如实告知手术全过程等,尽可能为患者提供充分心理支持。针对那些具有过高期待值的患者,医护人员给予他们追求完美心理相应的理解,通过耐心解答会引导缓解其不良情绪。整形术后恢复期交易发生不良心态,这是在正常心理变化范围,是手术效果未完全显现、组织和手术部位反应造成的。医护人员应当给予患者适当鼓励,避免术后恢复受到严重负性心理的影响。

1.4.3休息和拆线术 手术创口是一种刺激源,能够引起患者疼痛、紧张、焦虑。如果患者接受手術时带有严重负面情绪,那么对疼痛敏感度就会大大增加。实际中求术群体以健康群体为主,对美具有很高期望,害怕术后预期效果无法实现,进而造成心情不安焦虑。首先,医护人员应当通过积极沟通消除患者抵触心理,引导患者形成积极的认识和感受。其次,医护人员应当规范护理操作,让患者获得心理上的安全,进而达到患者焦虑心理的目的。这样患者接受手术时能够保持良好心态,最终实现疼痛的缓解。

2结果

整形手术后患者心理状态改变较大,心理轻度异常患者占比增加,以女性为主,具体情况如表1。心理轻度异常患者主要表现为疑虑、恐惧、焦虑心理,并以焦虑心理为主。

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160例接受美容整形患者具有正常心理状态,心理轻度异常患者大部分得到有效缓解,社会适应能力有所提升,具体如表2。

通过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为美容整形患者提供有效心理护理干预,他们心理状态获得显著改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见心理护理对患者的作用非常显著,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消除,适应不良刺激能力得到提升。

3讨论

人们接受美容整形手术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动机:使身体某部位得到改善;为了满足社会环境、职位要求;取悦他人,包括恋人和家人;改变容貌畸形等。实际中经常出现患者对手术具有过高要求、手术效果为达到患者语气目标的情况,所以患者恢复期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术后医护人员应当鼓励患者构建良好的交往关系,形成良好的术后恢复氛围,让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帮助刚接手手术患者缓解忧虑、紧张心理。

影响整形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手术室环境、医患关系、接诊者因素、外界因素、家庭因素、患者因素。医护人员应当抓住主要因素,有效进行美容整形患者的心理帅选、评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科学的护理干预,进而为手术达到预期效果提供保证,让患者怀着健康心理融入社会。负责美容整形的医护人员应当充分重视手术中心理因素的重要性,利用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对不同心态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为160例美容整形患者提供心理分析和护理过程中,笔者发现护理人员耐心讲解、恰当言行、心理疏导能够使患者心理状况得到改善,为日后良好恢复打下基础,有效提升患者手术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伟. 美容整形手术中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J]. 中国医学创新,2012,11:62.

[2]潘新荣. 心理护理在美容整形手术中的应用及作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4,02:124-125.

[3]潘正英,周先利,李旎. 整形美容手术者常见心理特点及预见性护理干预策略探讨[J]. 中国美容医学,2011,11:1820-1821.

猜你喜欢

心理分析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高职女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局外人”到“局内人”的转变
浅析艺术院校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问题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