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促进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1-09-10路秀娟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英语核心素养

路秀娟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在学校教学中越来越被老师们所重视,初中英语生活化,是我国教育部长期的教学目标,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融入生活中的元素,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是英语教师一直努力的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的大背景,强调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不断地提升他们的能力。本文结合鲁教版初中英语教材,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迅速,学习能力较强,知识接受较快,教师把握好这一关键期,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内容,将知识和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便可以让他们的核心素养得到快速的提升。生活化教学要求老师们在课堂中融入进生活中的元素,通过身边熟知的内容不断的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利用已有的经验,展开自主学习,不断的加强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下生活化英语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能力较强,思维处于逻辑抽象阶段,对于一些概念、抽象的知识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力。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为了促进学生们身心的快速发展,并让其形成良好的品格和管家能力,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也是我国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将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加以应用,提升我们的学习质量,更好的构建高质量的生活。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其语法的使用上和我们的母语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内容,可以加深学生们的理解,并且对课堂氛围也有很大的缓解作用。基于此,英语教师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将生活元素融入其中,引导学生不断的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为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核心素养的快速提升。

二、核心素养下生活化英语的有效策略

(一)自主学习,加入生活中经验

自主学习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通过他们自身的力量来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并且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我国教育越来越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作为学生们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基于此,将课堂大胆的交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力量展开学习,使用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的走进知识内容中,保证学生们的能力可以得到稳定的提升,构建高质量的初中英语课堂,让核心素养得到稳定的提升。

如在鲁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的英语教材中Unit 1《What dose he look like?》一章中,围绕着人们的外貌特征展开的学习,要求掌握词汇及短语“short、curly、straight、medium height、medium build”等,并掌握句式“What dose/do……”或“Do they have……”等内容。在进行知识内容教学的时候,老师们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他们自主展开学习,掌握部分形容词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准确的区分其含义;此外,还可以引导他们同学之间展开相互评价,利用所学的词汇将其运用到知识内容中,相互评价彼此的外貌,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其转化成为英语能力,对这门学科起到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可以不断的提升他们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的能力,保证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促进核心素养快速增强。

(二)寓教于乐,融入生活化元素

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入到课程中来,可以拉近学生们和教材内容的距离,并且通过他们生活中的环境展开教学,还可以缓解课堂上的氛围;初中生思维反应敏捷,并且仍存在好奇心严重的特点,利用身邊的内容加深学习的印象,让其快速的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热情,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利用生活元素保证学习的效率和课堂质量,达成我们教育的目的。

如在鲁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材中Unit 2《I'd like some noodles.》一章中,围绕着食物展开的知识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词汇“mutton、beef、noodles、chicken、cabbage、potatoes、tomatoes、carrots”等内容,并掌握对话“What would you like?/May I have……?/I'm not sure./I'd like ……”等。在进行本节课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在屏幕上投放一些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们进行自由讨论。在讨论的时候,教师鼓励他们使用英语进行交谈练习,提升口语交流的水平。由于本章的内容贴近我们的生活,教师可以模拟出一份菜单,让不同的学生展开角色扮演游戏,利用服务员和顾客的身份,展开对话练习。这样的方式不仅将生活中的元素加入到课堂中来,并通过对话练习,可以加速掌握所学知识以及重难点,对于语气、语境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随着英语能力的提升,促使他们的核心素养也得到了增强,达成本节课程目标。

(三)情景教学,创设生活化情景

情景教学的模式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也是老师们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虚构情景可以让学生们展开沉浸式的学习,利用音频、视频、图片等内容,可以快速的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引发求知欲望,保证能力的有效提升。想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提升学生们的核心素养,需要老师在构建情景的时候,增添生活化的元素,不断的激活学生们的求知欲望,保证其展开深度学习,更好的掌握本章的重难点目标。

如在鲁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的英语教材中Unit 4《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一节,围绕着周末展开了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词汇和短语“did my homework、、went boating、camped by the lake、went to the beach、played badminton”等。本章重点教学的内容为一般过去时的语法课程,在创建情景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引导学生们回想起周末做了什么,让他们走进教材中,如“went boating”便可以播放一些水声模拟划船的环境;“went to cinema”播放一些电影画面,构建电影院的氛围,这样的情景构建可以快速拉紧其和教材的距离,引导他们展开询问和回答,在此过程中教师注意强调时态的变化,利用生活情境加深对学习的印象,不断的展开深层次的学习,掌握语法内容,加深语义理解,构建高质量的初中英语课堂。

(四)拓展思维,生活中加以运用

展开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将所学的内容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活动中来,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构建高效的课堂学习。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老师要学会拓展学生们的思维,留下一些开放性的习题,引导他们展开想象,不断的提升他们的能力;或展开一些课外实践的内容,让其在平日里加以运用,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将生活和学习进行有效联合,保证核心素养的稳定提升。

如在鲁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的英语教材中Unit 5《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一節,围绕着假期生活展开的讨论,要求掌握词汇“stayed at home、went to the mountains、went to the beach、visit my uncle”等,掌握句式“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在本节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留下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如在Grammar Focus的内容中3c部分,要求学生调查本组的同学假期干了什么,并列出一个表格,根据时间、频率进行统计。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内容,引导学生们使用全英的内容相互提问调查,在彼此讨论的内容中,不仅发散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提升了对词汇的使用技巧,加强对句式的运用能力,巩固了本节所学的重点内容,在日常中也可以加以应用,保证其核心素养可以得到稳定的提升,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结束语:综上所述,将英语知识内容生活化,可以快速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课堂的氛围、状态都有着很大的调节作用。老师们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引导其展开深层次的学习,利用日常活动中的元素拉近和教材之间的距离,使用多种手段丰富知识内容,拓展思路,不断的提升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能力,保证核心素养的稳定增强,构建充满生活气息的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张诗高. 新课程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 学周刊,2019(27):105.

[2]郑兴杉. 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 新课程研究,2019(25):93-94.

[3]姚飞.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J]. 英语教师,2017,17(06):129-131.

[4]余勇刚. 基于生活化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20(14):57+59.

(作者单位:山东省招远市泉山学校,山东   烟台   264000)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初中英语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