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程与幼儿共生长

2021-09-10杜兰娟

教学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童话剧建构小朋友

杜兰娟

摘 要:课程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通过多种感官获得有益经验的过程。不是书面的符号系统,不是静态的知识,而是游戏性和情境性的,是幼儿积极投入其中的多样化活动,也是在生活和游戏中获取直接经验的过程。良好的课程资源能使幼儿自然的产生探究和感受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以幼儿为本,让幼儿在课程中自由生长。

关键词: 课程 生长

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的确良好的课程资源必然能使幼儿自然的产生探究和感受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程资源,发现幼儿在课程建构上的能力,使课程与幼儿成为一种互相生成的关系。怎样做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定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案例1

大班主题《我和我的幼儿园》,主题前我们和孩子一起回忆三年幼儿园生活最难忘的活动。“这些活动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在预设问题抛出后接下来课程内容是孩子自己来建构,孩子们经过讨论后,从众多活动中确定了美食节。

孩子们在一次次的讨论中确定下方案:美食节的美食由自己来操作并用真正的货币,购买的对象是小班小朋友。方案实施前孩子们兴奋不已,经常会问:“老师,这是真的吗?真的可以用钱吗?”接下来的内容都是根据孩子的需要边讨论边行进的,比如人员的分组,做哪些美食?最后他们结合自己的能力确定了五组美食,木糠杯,水果拼盘,串串乐,汉堡组,寿司组。确定好美食后材料有谁来带?小组中的分工怎么安排等都是孩子们讨论后提交给老师。

分析反思:教师要学会做冷静的旁观者,发现孩子建构课程的能力

在确定这个主题之前,教师完全不知道课程会朝哪个方向走,因为幼儿园的活动太丰富,不知道孩子会喜欢哪个?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更多的是去学会倾听幼儿,相信幼儿的能力,发现幼儿的力量,放手让孩子根据已有的经验自己组队,自己分工,自己调整,而在他们困惑、挫折等过程中给予一些适宜的引导。在和孩子探讨中分析孩子真实的想法,从而设定课程的下一步计划与方向,让课程紧紧跟随孩子的脚步。

现在的课程改革更注重生活性,更符合幼儿的天性。改变了以往教学中的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在内容的选择上,也更贴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在这样的课程理念与背景下,孩子可以更多的与环境与材料接触,在探究过程中,触发思维的碰撞,为幼儿的自动研究作了很好的空间支撑。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要急于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多观察孩子,积极思考他们行动背后的动机与意义,让孩子在自然中促进课程生长,在课程中又收获经验。

案例2

大班《幼儿园里的树》主题活动,我们从幼儿园里的树和孩子们一起聊天,这激发孩子们对树的兴趣。有小朋友提出,幼儿园里有多少棵树呢?有多少是果树?带着问题我们展开了调查。调查活动一共进行了三次,前兩次都以失败告终,怎么办呢?和孩子们进行了深入探讨,白米就提出可以每个小朋友认领一棵树。“认领完后呢?”有小朋友提出了质疑,白米继续说:“有几个小朋友就有几棵树。”“幼儿园里的树多,我们小朋友人少怎么办?”“请老师帮忙”“老师还是不够呢?”“就请其他班的小朋友帮忙。”这一问一答,如果没有先前幼儿的参与或许就看不到这么精彩的场面。于是大家一致同意用白米的方法进行实地的运用。”这个办法非常符合孩子学习的方式,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很专注,积极地认领自己的一棵树,并在树的前面站好,然后请逸凡将每一棵树的位置与数字记录下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放手,按照孩子的思路,和孩子一起参与完成树的统计,前两次统计过程中出现的幼儿游离现像也不见了。

分析反思:教师要做平等的参与者,支持孩子探究的欲望

对于孩子来说这种体验是妙不可言的,只有让孩子们感觉到他们有新发现,是自己得到结果和找到答案的,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我们的课程才能真正的“活”起来,为幼儿所用。这就是课程和孩子一起成长最好的见证。每位幼儿都有自主探究的学习潜力,教育的目的不是将一些经过选择的知识强塞给幼儿,而是培养其自发的学习欲望。所以教师要放下自己的身份,积极的和幼儿成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合作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身份就是“热情而积极的参与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在课程中让教师和幼儿成为一种更好的伙伴关系。”

案例3

大班童话剧主题活动刚开始不久,大家还在讨论剧本,一天早上芃芃兴高采烈地跑进来说:“老师我做好了三借芭蕉扇里面的芭蕉扇,你看,这是一把小的芭蕉扇,我还可以再去做一把大的芭蕉扇,就是那把假的,到时童话剧表演的时候可以用得上”。“芃芃你的小手真巧,谢谢你每次都主动去做这些道具。”看到他的兴奋与自豪,我马上给予了肯定,听到这些话芃芃满足地走开了。

再如班上的一个小女孩,她没有那么可爱,也没有非常的积极主动,但是随着童话剧的深入,渐渐的我看到在制作金箍棒的服装时,她分配任务,带着混龄班的弟弟妹妹们一起把布拉平,做标记,为他们进行测量和制作衣领;在表演候场时她提醒同伴快过来,我们要上场了,表演时出现了一些小事故她也能及时地救场。这些品质正是影响她一身的宝贵财富。在集体面前教师积极评价她的这些行为既是为同伴作了榜样,更是对她行为的鼓励与肯定。

分析反思:教师要做积极的评价者,提升孩子个性品质

在童话剧的课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孩子的品质,学习,有责任感,有规则,有合作等等。

对于课程,无论采用哪一种资源来建构,无论课程中孩子的表现好与坏,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幼儿能对这些资源有多了解,多熟悉,而是通过这些资源和幼儿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我想这也是课程最终要达到的目的,让幼儿在课程中更有创造,更灵动,让课程在幼儿的创造中不断生长,对幼儿更富有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晓颖 《发现儿童的力量》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5.06

2.陶行知《陶行知论生活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0.04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中心幼儿园 312030

猜你喜欢

童话剧建构小朋友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小兔手指偶
Haste Makes Waste拔苗助长
The Ugly Duckling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浅析幼儿园童话剧表演的指导策略
建构游戏玩不够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