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古典诗歌的教学现状及做法

2021-09-10王辰妮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0期
关键词:古典诗歌做法高中语文

王辰妮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结晶,历经了几千年的沉淀和传承,在我国语文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古典诗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同时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本文阐述高中语文古典诗歌的教学现状,教学的意义,探究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做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歌;现状;做法

新课标对中学诗歌教学作了明确的要求:“ 培养鉴赏诗歌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髙文学修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内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同时还要求:“ 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并尝试诗歌的创作”。与学生诗歌鉴能力赏能力以及自己平时诗歌教学相对照,笔者发现一些目前高中诗歌教学现状存。

一、高中语文古典诗歌的特征分析

中国古典诗歌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诗、词曲、赋等文学形式的统称,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同时也是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体现。我国古典诗歌通常具有以下特征啊;第一,抒情性,作者借助诗歌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思想和情感,其中“托物言志”“借物(景)抒情”等是古典诗歌表达主题的重要方式之一。第二,形象性,指的是在古典诗歌中,常常应用的是人物形象、具体景物(像花、鸟、虫、树、雪、月等)来形象具体的反映生活、表现生活。第三,意境性,主要指的是作者在诗歌创造当中,通常将景物、事物、人物等形成一个生活中图景,通过图景来给人一种情境和意境的体验,从而引发人们无尽的想象空间。第四,韵律美,指的是每种诗歌都有固定的节奏和韵律,通过汉字的平仄、韵律等来只能爱诗歌的美感,从而更加凸显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二、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

1.学生没有阅读兴趣。笔者在自己所带的两个理科班132名学生中做过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喜欢诗歌的14名,107名学生表示如果不是高考需要,绝不会主动阅读诗歌,但这种现状着实令人担忧。

2.高考导致诗歌教学趋向功利化,老师想方设法将诗歌鉴赏简化为应试技巧的指导,学生恨不得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个像数学公式一样的“灵丹妙药”以应对所有试题,缺失了审美鉴赏过程,谈何鉴赏能力的提高、文学修养的提高,这样的教学背离了诗歌鉴赏的宗旨。

3.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很多教师的课堂仍是一个人的舞台,无视学生是学习主体这一重要的特点,课堂里看不到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文本思想碰撞的火花,没有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没有学生个性化、多元化解读的声音,老师一支粉笔,一张嘴就是一节课,教学效果平平。

4.学生诗歌训练没有系统性,鉴赏水平浅薄。人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按历史顺序共编排了23首古典诗歌的教学内容,这对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远远不够,致使在学完5本必修,大多数学生鉴赏水平仅停留在文字解读层面上,不具备开掘出诗歌蕴藏的深邃思想、浓厚情感的能力,甚至对一些浅显的诗歌有时也存在分析障碍,即使能分析出一些道理来,也是很浅薄。

三、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意义

古典诗歌不仅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而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传统的中国古典文化,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诗歌的同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从而完善学生人格,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其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古典诗歌鉴赏教学,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我国传统诗歌文化的魅力,一方面可以进行文学积累,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诗歌形式、韵律、形象以及情感等方面来加强感受,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促进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四、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几点做法

1.营造氛围,培养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说过:“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张载如是说。老师可推荐经典诗歌,早读时间学生自主选择诵读吟咏;学生之间可针对熟读成诵的诗歌,交流感受及喜欢的原因;也可写不限字数的赏析性文字交流,校园教室应该定期张贴更换诗歌书法作品,学校班级定期举办诗歌朗诵比赛,课桌角设计每日一诗等。给古典文化一席之地,营造一个诗韵氤氲的大环境,努力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学习兴趣,久而定见成效。

2.遵循规律,开展教学。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是这么定义文学鉴赏的:“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这就是在进行文学鉴赏。文学鉴赏是文学发挥和实践其社会作用的重要环节。”诗歌鉴赏也是一种文学鉴赏活动,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自主活动,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对诗歌形象、意境、情感的把握应该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加上老师的引导调整共同完成,而不是老师个人的体会认识,老师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学生可自主理解感悟、生生可合作探究、师生可互动交流的有序、和谐、宽容教学环境,而不能把课堂当成老师一个人的舞台。

3.结合命题,有效教学。

诗歌鉴赏很久以来一直成为高考必考的内容,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它已成为高中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鉴于高考对于高中生的重要性,鉴于语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鉴于古代诗歌鉴赏在语文中的不可忽视性,教师必须结合高考的命题情况,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一套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1)根据特点,开展教学。诗歌的特点是情感性、画面性、音乐性。别林斯基说:“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诗。”白居易的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也认为诗歌的核心是情感。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挖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如学生对苏轼的“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的解读,一开始仅仅停留在景物描写的层面上,在老师的引导与点拨下,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后,有从写景角度,解读出远近动静结合的,也有从情感角度提出是对前途迷茫的感慨,还有同学认为青山随船在水中起伏时抵时昂是诗人对宦海沉浮感慨的形象表达,这些个性化的解读非常好,应予以肯定和赞扬。

(2)指导到位,培养兴趣。可以从较为简单的或带有故事情节的古诗词入手,让学生改写成现代散文诗;也可以从现有的化用古典诗词的歌曲中让学生找出对应的古诗词,如歌手许嵩的《庐州月》旋律典雅,化用了成语和古诗词,学生边听音乐边欣赏古诗词,兴趣盎然。

(3)拓展课外,提升能力。“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拓展诗歌课外阅读量,才能慢慢体会出其规律,感受其特點,也只有见得多,认识才会深刻明确,才能感受是人丰富含蓄的情感,才能准确把握其艺术手法。

中国古典诗歌是一门独特的文学艺术,与其他文学样式不同,它言辞凝练,想象丰富,表现手法多样,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形成简约、精炼、形象、意蕴丰富的一门特殊的语言艺术,古典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尊重学生个性解读的前提下,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是所有一线老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侯志强.关于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有效策略的思考[J].汉字文化,2019(22):90-91.

[2]王菲.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有效策略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50-51.

[3]魏爱华.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有效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

[4]润萍.从教学的实际看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7)

猜你喜欢

古典诗歌做法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盐城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从近代英汉文言译诗的发展看古典诗歌革新的困境
小学古典诗歌选材示例
巧解古典诗歌“景语”中的情感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