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土空间规划中立体交叉口红线控制方法研究

2021-09-10陈泽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2期
关键词:交通规划交叉口空间规划

陈泽

摘 要: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对用地进行严格的管控,交通设施中交叉口用地目前还未有相对完善的标准或指引,由于前期规划不完善,导致后期由于通行能力不足等问题产生交通拥堵现象,本文基于现状,研究分析了目前已有规范和标准,并结合相关城市的指引提出了适用于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立体交叉口红线控制的方法,为立体交叉口用地控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交通规划;空间规划;交叉口;红线

0 前言

综合交通规划是引领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规划,而引领城市发展的城市总体规划却常常会因为与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年限、编制单位、编制水平等情况不同造成两者的编制成果出现一定差异,且由于信息掌握度、编制深度不同,且部分城市未能明确给出明确的道路用地控制边界,导致在控规和专项规划时,往往由于总规时考虑深度不足,需要对路网、交叉口红线进行调整,使得规划成果难以用于实际管理。而本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应该尽量避免上述问题,在道路网编制的同时,开展立交用地控制研究工作,以达到确定道路控制边界,以协助政府部门统一规划运行管理,实现规划管理一张蓝图的目标。

1 研究综述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中规定,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应按相交道路的类型及功能,选择立体交叉的类型、框定立体交叉用地范围。当已选择立体交叉方案时,应框定所选择的立体交叉方案红线范围;当为选择立体交叉方案时,可按苜蓿叶形互通立交的外框初步框定立体交叉的红线范围[1]。李克平等对该规范进行了解读,梳理了规范中的创新点,文中关于交叉口展宽的内容提到,进口道展宽要求是为了在规划阶段预留用地,为后续设计提供空间条件[2]。周嗣恩认为再交叉口红线规划时应多考虑人,履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交叉口设计预留时,要根据交叉口类型来确定切角尺寸[3]。徐健认为城市立交规划时应本着节地的理念进行,在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下,尽可能的节省每一寸土地,在平面设计时超高、纵坡、车道宽度等可以选择较高的指标,以节省用地[4]。在《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规范出台后,为城市规划中道路交叉口规划提供了更加详细的参考依据,本轮国土空间规划年限长,对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应协调好土地、功能、空间等发展要素,做好立体交叉口的红线规划,以满足未来的交通发展需要。

2 立交分类

中国对立交分类与相关的技术标准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有关城市立交分类、布局及设计主要参考的规范与标准有《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129-2009》、《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等。此外,《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 D21-201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公路工程技术规范JTG B01-2014》等公路的设计规范和标准也可以为立交布局及设计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般意义上,城市立交分为以下3类,分别是枢纽立交(立A类)、一般立交(立B类)和分离式立交(立C类)。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立交存在相同形式的立交,为了便于后续确定立交用地控制方法和城市规划管理人员理解,这里根据立交形式将立交分为两大类型,分别是互通立交和简易立交,其中互通立交又分为全互通立交和半互通立交,简易立交分为3层简易立交和2层简易立交。

全互通立交指带定向或非定向匝道的,且全部方向均可互通的立交;半互通立交指带定向或非定向匝道的,且部分方向不可以直接转换的立交;3层简易立交是指相交道路分别做跨线桥和下穿隧道的菱形或环形立交;2层简易立交指相交道路中其中一条道路做跨线桥或下穿隧道的菱形或环形立交。

经过研究,确定立交选型原则如下:一是要与相交道路的等级和功能相匹配,即相交道路的等级越高、交通功能越强,立交的等级也越高、互通性越强。二是与城市用地布局相协调,即城市中心地区开发密集,用地紧张,应优先考虑采用占地较小的立交形式(如环形立交、菱形立交);外围地区用地条件相对宽裕,同时货运交通比例较大,立交选型可适当提高标准;三是与城市景观相协调,即在保证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城市景观风貌要求,避免大量高架桥出现降低城市环境品质。因此,中心区立交选型以简易立交为主,以互通立交为辅,重点满足主线交通流连续通行。

3 经验借鉴

目前,制定过城市立交用地控制标准或指引的城市相对较少,经过研究,目前主要有上海市在2007年编制完成《上海市基础设施用地指标(2007试行)》、广州市于2018年出版的《广州市产业用地指南(2018版)》和《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标准与准则》。

《上海市基础设施用地指标(2007试行)》中主干路与快速路间建议立交用地为20-55公顷[5],《广州市产业用地指南(2018版)》中根據不同立交类型建议立交用地为2-8公顷[6],两地关于立交用地的规模不同,其中,上海市较大,高值达到了55公顷,在城市用地相对紧张的阶段,用地规模相对难以达到。

4 控制方法研究

4.1 基本原则

①立交规划红线内应包含满足立交交通功能所需的全部用地,按照道路、桥梁、匝道转弯半径及平纵线形设计等规划标准指标规定的要求,参考立交规划方案对其用地进行控制。

②在城市总规阶段,立交规划方案的线形技术指标适当取高值,同时考虑道路红线退缩以及后期绿化设施要求,立交红线划定应预留一定的富余空间。

③因地制宜,协调与相邻用地的关系,尽可能满足相邻居民建筑、商业场所、公共设施服务以及重大交通、市政设施的用地要求。

④为方便立交规划红线的管理和操作,立交控制线的线型应力求简单、简洁和清晰,主要以直线段为主,部分特殊地区若用地受到限制,则以简单圆弧线加以辅助控制。

4.2 控制方法

①互通立交:以立交规划方案推导立交红线。首先制定立交规划方案,然后根据规划方案确定的规划边缘线进行外拓一定距离作为立交红线控制范围。

②简易立交:按照展宽要求对交叉口作展宽。首先根据跨线桥、下穿隧道的布置方向,评估已有规划道路红线是否需要展宽,若需展宽,再按要求对交叉口范围内道路红线进行展宽。

上述控制方法主要针对规划新建立交,当立交有具体工程设计方案时,以工程设计方案控制线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GB50647—2011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2]李克平,杨佩昆.《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的创新点及要点解读[J].城市交通,2012,1(2):1-5.

[3]周嗣恩.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红线规划的若干思考[J].城市交通,2019(5):39-46.

[4]徐健,俞雪雷.城市立交节地规划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5):8-12+5.

[5]上海市基础设施用地指标(2007试行).

[6]广州市产业用地指南(2018版).

猜你喜欢

交通规划交叉口空间规划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与评估
基于Web的城市交叉口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
信息化背景下的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思路探索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当下国土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道路多交叉口协调控制方案设计与仿真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交通规划课程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云模型的单路口交通信号智能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