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机械加工教学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其教学对策探究

2021-09-10杨智钦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2期
关键词:机械加工高职教学策略

杨智钦

摘要:机械加工教学课程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机械类专业非常重要的课程,包括的学习内容非常复杂,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主要内容涉及机械设备的零件加工、机械装配工艺等,尤其是对零件加工时非常细致化的技术工艺。因此教师要想提升学生机械加工课程的技术操作学习效率和质量,就必须明确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关键词:高职;机械加工;问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2-443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行业也得到大力发展,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各行业对机械设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保证机械设备质量的前提是拥有专业性的技术人员,高职院校的机械制造类专业就是培养这样的人才,为社会各行业输送着更多优秀的机械加工技术人才。

一、高职机械加工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首先是学生对机械加工课程的兴趣相对有限。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加工课程实践性要求比较高,但是专业教师在给学生实践的教学中还是会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惯性影响,采用的教学模式依然是对机械加工过程做简单示范操作后,再对各个环节进行讲解,少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很难激发学生对机械加工实践的学习兴趣,导致机械加工实践教学质量不高,造成学生没有真实把握实际加工设备的使用操作,导致学完课程之后没有大量的实践锻炼,不能具备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操作经验。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对机械加工教学提不起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和提升加工实践能力的直接因素。

其次是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模式都还是处于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高职学生大都是成年人了,心智发育的也渐趋成熟,但是对新鲜有趣的事物仍是抱有很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机械加工的专业课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创新和改变机械加工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当前很多讲解式的教学模式对于新时期的高职学生来说比不是最合适,缺乏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激发点,不仅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同时也加大学生学习难懂的机械加工理论知识和复杂的技术操作的难度,会打击学生积极性,致使机械加工实践课堂的教学不能很好地走向高效率。

最后是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合理性有待提高。虽然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专业职业技能的人才,但依然要學习基础的文化课程。当然基础文化课也是提高专业学生职业课程学习效率的有效因素之一。但在实际的高职课程中,文化课的比重有时候会比机械加工专业的理论课要多,当机械加工的理论课时不够,就会在相应的实践课的课时中挤占,理论课时多于实践课时,就会让学生相应地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要比实践课程的学习时间多,造成有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学习理念。最后导致实践内容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技能训练,以至于高职机械类的学生机械加工实践操作不能很好地打牢基础。复杂的机械理论知识对高职学生的理解力也是一种挑战,枯燥的、抽象的理论知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导致学生在机械加工理论课的课堂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

二、提升高职机械加工教学质量的对策

第一是提升学生对机械加工实践课程学习的积极性。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学生只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大量的机械加工技能操作训练中,才能使自身的机械加工的实践技能得到实质的提高。同时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机械加工技能进行深度的探究、创新。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在机械加工实践课堂的学习效率,就要先提高学生对机械加工实践操作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在实践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参与到机械加工实践训练课堂的自主性,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精密机械零件加工实践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交流、探讨,强化机械加工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能对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对机械零件进行深化剖析,拓展学生对加工知识的认知层次和范围,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对机械加工大量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同时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第二是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较紧张,专业学科的学习任务也比较重,因此高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是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最有效、直接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进行多元化设计,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构建生动有趣、高效的实践教学课堂,让学生获得高效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机械加工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进行虚拟实践教学,比如多媒体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虚拟仿真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进行动融合,然后让学生进行模拟实践,对于不理解或者容易出错的操作环节可回放或者慢倍速播放,清晰地看到每一步的操作过程,避免错误重复出现,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细致的操作方法,还有利于提升机械加工教学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创设模拟的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情境模式,切合学生专业实际需求的情境,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机械加工技能水平。教师可以在实践情景教学模式中多设立一些机械加工实践操作的任务,让学生在多次的实践操作中,逐渐的熟悉机械加工的操作流程和设备使用,为以后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高职的机械制造类专业需要依靠大量的机械加工实操来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因此加强对高职机械加工的实践教学是提升加工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也是必要的提升途径。在当下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双发达的时代,对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也提供了大量的创新的教学资源,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融入到高职院校制造类专业机械加工课堂的教学中,不仅提升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还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的技术技能,同业也使高职机械加工教学整体质量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雷,段晓旭.高职机械加工类校内生产性实训创新策略[J].辽宁高职学报,2008(1):69-70.

[2]方慧敏,张国政,李庆.高职机械加工教学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其教学对策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110-112.

[3]朱宏安,邹彩平,黄贵清.项目驱动法在高职机械加工实训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20(12):23-24.

猜你喜欢

机械加工高职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机械加工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浅谈机械加工误差产生原因及精度控制
浅谈机械加工误差产生原因及精度控制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