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渗透研究

2021-09-10祁丽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2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教学

祁丽

摘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语文教材的选择与情感教育、道德修养密切相关。我们应该重视语文德育教材,并积极融入其中。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可以进行诗歌鉴赏、诗歌创作等。本文探讨了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培养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灵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2-440

由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道德创造与人的教育功能在教学实践中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有时甚至得不到很好的维护。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虽然注重环境的道德修养,却忽视了比喻句等语言训练。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中心阶段。在开展语言文化学习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有效地通过促进对教育学生的语言培养,提高培育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帮助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和和谐社会观。

1.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

首先,小学生对思想德育的广泛参与渗透活动,能够具有更高效率地不断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整体思想品德综合性和道德素质。随着近年我校新教材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德育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和有关教育机构也十分重视道德教育。这对我国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的重要意義也就在于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综合道德素质,这是学生成长的基本前提,教学任务的意义在于德育。中小学德育渗透能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小学性格阶段教育是促进小学生性格成长的重要一个阶段,是促进小学生整体性格素质形成的关键一个阶段。将各类德育活动融入课堂教学实践过程,可以有效地教育引导中小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保持健康的人格。

2.论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有效策略

2.1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榜样

俗话说“言传身教”,明确了教师的定义和责任。价值观和道德观也是学生教科书的基本前提,没有良好道德教育的人,即使知识多了,也就是说,如果知识不够,就不会有良好的道德教育。首先教学模式,特别是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智力素质,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最佳资源和内容,以身作则,采取具体措施,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在学生面前先做表率;第二,采用先进多样的语文教学方法,尽可能地鼓励和激励学生,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平等对待所有学生,同时,要密切关注学生,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有耐心,更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最后,在日常的衣食住行教学中,要注意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和道德榜样。

2.2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渗透德育

在语文教材中,许多文本表达了积极的中心思想,是教育学生德育的优秀资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优秀资源,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德育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文本中的正情感和正能量。在语文课文学习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他们不仅可以亲身体验一篇文章字里行间的强烈情感,与散文作者产生共鸣,体验故事的深刻意义或主人公的积极情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和发展道德价值观,如学习“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的诗歌,组织学生诵读课文,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伟大的爱,那是祖国的力量。它有效地通过教育培养了广大学生充分领会欣赏祖国现实生活、珍惜眼前的各种丰富幸福生活、刻苦锻炼努力学习和积极弘扬党的爱国主义,使他们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2.3论德育在介绍作者形象中的渗透

在语文教科书中,所有文章的作者都是名人。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这些优秀作家的社会影响不亚于影视明星,因为每个文学作者都应该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和自己人生中的故事。小学生的综合学习自理能力和综合水平逐渐得到提高,具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和学习能力意识。在教师介绍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希望可以尽量利用自己业余时间多去查找一些相关教学信息,在业余课堂上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进行讨论。例如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分享他们对鲁迅的了解。许多中国学生只清楚鲁迅他是中国著名的中国作家和文学思想家,不清楚鲁迅的他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也不知道鲁迅也是近代中国精神文化解放的重要先驱。在十分尊重民族解放的权利同时,他十分关注中国人民群众面临的共同历史问题,并以自己的历史特点问题作出自己的伟大贡献。只有通过查阅大量鲁迅的相关资料,才能更好地了解鲁迅的历史,欣赏我们的人生。

2.4作品解读中的德育渗透

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形式多种多样,大多数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对语文文本的分析和解读。阅读是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手段,有效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背诵。阅读在学完文章全文后,教师应认真阅读文章的精彩重点部分,尤其重点是重要句子,并认为应详细包括和分析加强学生德育相关因素。其次,文章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德育思想渗透,往往其实蕴含着当代诗人在我国古诗词教学研究实践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使教师能够充分引导学生通过文章的意义感知文章中的爱国情怀,使德育在语文教学中更加有效。

3.结语

总之,德育是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为了提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而且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能更好地完全融入党的语文课程,才能更好培养广大学生的综合道德素质,才能为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语文综合道德素质水平提供更大的教育帮助。

参考文献

[1]黄巧玫. 小学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渗透[J]. 新一代(理论版),2020(7):41.

[2]孙瑜潞. 小学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教育的巧妙渗透[J]. 学苑教育,2019(4):43.

[3]黄雪梅. 探讨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对策[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4):97.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