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2021-09-10李俊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2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有效性小学语文

李俊

摘要:为了满足当代社会对于教育领域所提出的要求,促使学生能够达到全面发展的状态,小学阶段的教师需要主动地做好创新工作,调整原有的教学结构及教学体系,将课外阅读合理融入教学中,在拓展学生眼界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思想认知,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2-420

引言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学工作者,应当深刻认识到课外阅读重要性,并且对课外阅读进行合理规划与实施。通过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视野,为生硬、乏味的语文学习添加新的生命力,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具多元化,从而将新课标真正落到实处,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上,推动其文学素养的发展。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作用

从学习层面来讲,阅读在小学语文考试中占有很大的分值,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能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中阅读题目,做出完美的回答,取得高分。从个人发展层面而言,小学阶段是学生心智发展、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能让学生学到更加丰富的知识,对个人、生活、自然、社会有更多的了解,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基于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语文成绩提高和个人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课外阅读指导。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策略

2.1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想要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教师要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与好奇心是学生内发性学习的动机,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让学生通过对阅读方法的合理运用,开展探究性阅读,通过有效阅读,解决自己产生的疑惑,满足自己对知识的需求。学生在持续的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形成新的认知、获得新的体验,强化主动探究的意识。

2.2给予有效的閱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仅仅有兴趣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相应的阅读方法。有的学生仅凭自己的兴趣进行阅读,对于不感兴趣的文章一掠而过,有的则是阅读了文章后懂得如何进行知识积累,吸取写作技巧运用到作文中。显然这样的阅读效率是大打折扣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爱读,还要会读,取得相应的阅读效果。作为学生阅读的指导者,教师要在学生的课外读物的选择和阅读方法上进行有效的引导。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等文章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在阅读方法上,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接受水平、学习能力等制定符合个人的阅读计划,从短篇作品开始,例如寓言小故事、散文、短篇科学知识,到优秀作文、期刊,再到长篇文学作品,分层次递进阅读。这样,不仅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循序渐进提升阅读水平。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感到无话可说,这是因为平时素材积累不够。课外阅读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课外阅读时,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做阅读笔记的习惯,将遇到的优美词语及常用的语法、特别的语句等摘录出来,可以记下自己的新的体会,从而无形中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2.3为学生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

学生的课外阅读,需要在课下完成,且多数都是独立完成的,此时教师不妨为学生组织建设一定的交流互动平台,既可以作为一种阅读的交流、展示,是对阅读结果的反馈,也可以作为学生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互动形式之一。小学阶段,学生对事物的认知以感性认知为主,热情度高,持续的时间短,而阅读本身是安安静静的活动,相对枯燥。此时教师不妨利用孩子心中的攀比、渴望肯定等心理,组织班级学生形成不同的阅读互助小组。小组成员每周阅读的总量决定了该小组的评比成绩,每个星期或每个月都评选出“优秀阅读小组”和“阅读之星”等,可以为小组同学准备一些奖励。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个人的阅读与小组绑定,小组同学间可以相互形成约束。而每隔一定周期,可以在班级的阅读课中组织开展一系列的交流互动活动,如“好书推荐”“听我读给你”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快乐,在丰富的文化熏陶下,真正地投入到阅读中。

2.4家校互动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大量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语文课外阅读能够显著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将“习惯养成”作为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初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布置课外阅读作业。教师要求学生每天阅读,做好读书摘抄、写好读书笔记,作业完成后。学生既可以直接以拍照形式将作业发送到语文作业群,也可以第二天将纸质作业带到学校,交给教师。受年龄影响,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即使课外书籍内容丰富,但也经常会出现“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情况。要解决这一问题,语文教师就要与学会家长保持密切合作,通过线上交流、电话交流、家访或召开学生家长会的形式,让学生家长也参与到培养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行动中。

结束语

语文是所有学科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应通过有效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各方面知识,提升其阅读能力,开阔其视野并锻炼其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为学生选择符合其年龄特点的读物,促使其养成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及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广军.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快乐阅读,2021(04):56-57.

[2]顾明亚.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拓展的有效策略解析[J].考试与评价,2020(12):17.

[3]吴宗霞.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策略[J].新课程,2020(47):55.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有效性小学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