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

2021-09-10陆丽斌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2期
关键词:有效路径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陆丽斌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德育教育愈发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这也为小学教育尤其是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班主任在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时,应当正视当前学生综合素养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及管理措施。班主任不但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态度与行为规范,更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出学校辅助教学的作用与优势,推动教育模式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让德育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究,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2-337

小学生初次步入学校,进入了漫长的学习生涯,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是学习、育人的关键时期,理所应当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将德育教育放置首位,培养小学生基本的道德行为和思想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德育教学的方面非常广泛,班主任要扩充教学范围,将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举办一系列的道德教育活动,不断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是培養学生德育的关键时期,从小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锻炼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将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利的人。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各自不同的成长历程和人生目标,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要经历风霜的洗礼,进入小学阶段的他们就像一张崭新的白纸,需要书写更多的内容充实,书写自己的人生画卷。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鼓励五育教育,以德为先,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具备科学的载体,如此才能让德育教育更好地落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主要对学生的道德观念、思想政治等内容进行培养,让学生在人生成长发育的初期就能树立良好的道德行为意识,拥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为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营造德育氛围,构建和谐师生情

小学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研讨会的方式,和其他任课教师及班主任一起,将自己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划分,继而找寻到激励式德育的良好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教师要致力培养出成绩与品行兼优的学生,为其他的同学树立出良好榜样,带动着进行共同进步,对整个班集体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不仅能够提高家长和校方对班级学习方面的认可度,还可以在班级中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此强化德育的意识,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争先创优工作当中。新时期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非常重视,班主任必须以心理沟通工作的有效开展,与学生做朋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成长发育。小学生处在成长发育关键阶段,班主任必须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与学生谈心交流,排解学生内心的不良情绪,让学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实现健康成长。同时,班主任要要求学科教师和家长适当地减轻孩子学业负担,减少报课外辅导课程的频率,多关注学生内心的需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普遍具有叛逆心理,学生很多事情觉得没必要和父母说,也说不出口,于是就把这些事情埋在心里,长时间的积累很容易造成大问题,就会使学生做出一些不良举动,使家长非常担心。所以,班主任必须要对学生的心理情绪主动揣摩,积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不断开导学生,梳理他们的内心情绪,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二)开展实践活动,提升道德观念

在以往实施德育教育过程中,班主任的思想认为“严师出高徒”的教学态度,但这种思想与现代教学理念不能很好的相互融洽,与大形势不太相符。在班级管理时,班主任应该放下身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积极性。通过一些教学策略来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树立平等师生关系,减少学生心理压力,有利于提升小学德育教育质量。小学德育教育需要结合学生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行为守则,矫正自身不足之处,发挥自己长处,培养学生谦卑的秉性,能够促进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当积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真正动起来,去了解生活获得新的感知,在实际生活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只有实践的力量才能在小学生的成长路上添上闪亮的色彩,有利于今后身心健康的发展。

例如,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学生参与集体生活,每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谈一谈对生活的理解,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好的一面或坏的一面,遭遇过哪方面的经历悟出了哪些道理;还可以开展团队辩论的方式,结合生活中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等方面来进行;让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去养老院看望老人,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去幼儿园照顾比自己小的小朋友,给幼儿们讲故事,做一个榜样人物;还可以组织学生们进社区保护公共环境卫生,为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另外,当学校开展卫生评比与课堂纪律活动时,教师便时刻引导着学生积极地响应,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使其树立起自信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精神面貌,并借助着集体荣誉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使他们可以强化自身的德育意识,提升团结奋斗能力,产生责任观念。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主要对学生的道德观念、思想政治等内容进行培养,让学生在人生成长发育的初期就能树立良好的道德行为意识,拥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为今后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想要在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教育发展状况,认识到德育教育所发挥的价值。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为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在班主任指导下,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教育,增加学生的实践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为学生做好心理疏导,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荣兰香.德育视角下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优化策略[J].家长,2021(14):24-25.

[2]孙立霞.浅析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6):153-154.

猜你喜欢

有效路径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
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生责任伦理教育实证研究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