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

2021-09-10杨微微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2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杨微微

摘要: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为宗旨,教师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积累知识词汇,感悟文本中的语言美与意境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本文通过对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策略进行研究,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2-329

阅读与写作都是小学语文中段时期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因此,可以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语文综合表达能力的培养。对此,针对以往实践中发现的读写分离、各自为战的现象,提出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方法,希望可以帮助优化四年级语文读写教学,让学生在高兴、快乐的氛围中,高效学习语文知识,深化文学素养。

学习语文,读写不分家。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大量书籍,积累词语和优美的诗句,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文字并书写成文章。小学语文的教材符合小学生的成长需要,文章大多充满童趣和教育价值,学生带着兴趣阅读文本,感受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人格。

一、以读促写,丰富写作素材

阅读理解与写作一直是语文学科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小学生作为刚刚接触社会的群体,生活经验不足,语言表达能力不佳,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语言匮乏、文不达意等问题。面临这种情况时,学生可以大量地阅读书籍,边读边摘抄书籍中的好词佳句。学生徜徉在书海中汲取书中的养分,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宽,写作素材得以丰富。作家是世界的眼睛,要想写出好的文章就要多读、多想、多写,养成写作习惯。

例如,在学习《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时,一开始用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借助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索“作者童年发现了什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认真去阅读文本内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记出不理解的语句,等待教师讲解。学生们带着好奇心津津有味地阅读课文,发现作者小时候思考的问题自己也思考过,然后投入到文章阅读中感受作者的童真童趣。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掌握“胚胎”“情不自禁”“迫害”等词语,体会主人公被他老师误会,把他逐出课堂的委屈之情。有效阅读的核心即吸收和转化,学生通过有效阅读汲取文章中的精髓,然后学以致用。学生自主阅读完毕以后,教师带领学生解读课文,分析课文是如何表现主人公童趣的,最后以“童年的发现”这个题目,让学生们想一想自己童年有什么“伟大”发现,编写一篇小短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小主人公的童年发现是人类进化论,那么我们在生活中有什么发现呢?作文题目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线索,降低写作难度,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写作的兴趣。

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活学巧用经典词句,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以读促写,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学生围绕某一话题展开描述,让学生有话可说,习作内容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避免写“流水账”的习作。

二、基于文本内容,推进读写结合的进程

当教师对编者的意图拥有较为精准的把握之后,就能够进一步明确读写目标,然后以此指导读写实践,同时带动学生阅读以及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1.基于文本内容,引导读中想象

儿童大都喜爱想象,这是他们的天性。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样才能够为接下来的写话训练积累丰富的内容,提供有力的支持。

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就可以结合范读的方式,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使其自主想象海底世界;在教学《海滨小城》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船队归岸时的喧闹场景,感受凤凰花开的美丽景色;还可以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脑海中架构的小兴安岭的景色。

当教学以丰富的想象为基础时,自然也就能够为接下来的读写结合做好铺垫,不仅充分触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能够为语言表达积累丰富的素材。

2.基于文本内容,奠定写话基础

在教学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如何解决“写”这一问题就是关键,需要教师以教材作为文本范例,从中发掘特色之处,引导学生聚焦作者所使用的表达方法。这样的教学并不仅仅停留在乐于表达这一层面,同时也是为了有效落实“易于动笔”。

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可以将学生的目光聚焦于文本中的特殊句式“有的……有的……有的……”,然后要求学生仿照这一句式展开练笔;也可以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让学生感受作者究竟使用了怎样的方式将美丽的小兴安岭呈现在读者面前,然后选择一处自己喜爱的地方,仿照文本范例进行练笔。显然,此时的教学不仅明确了读的方向,也能够为写做出良好的铺垫,与此同时,教师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当拥有扎实的语言储备之后,这样的写作必然会更轻松、更容易。

总而言之,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审美情趣等综合素养是形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小学生是写作学习的主人,被动的灌输式教学如同拔苗助长,只能让学生記住浅显的知识点,无法达到具备语文核心素养的水平。在小学语文中教师通过读写结合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高效学习语文知识,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以大量阅读为手段,为写作提供素材,使学生在不断地写作练习中提升写作水平,拥有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夏晓环.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J].课外语文(上),2020,(11):99-100.

[2]李硕.以读促写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9,(14):334.

[3]刘茵.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 [J]. 科学咨询,2020,(25):256-257.

[4]代娅芳.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J]. 科学咨询,2020,(28):286.

[5]裘艳萍.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育拾粹[J].语文课内外,2020,(19):273.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