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策略研究

2021-09-10骆永标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2期
关键词:有效追问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

骆永标

摘要:有效追问是引导学生开启进一步探索的“钥匙”,追问得好,才能使学生有了思维的方向;追问得好,才能使学生有了思维的动力;追问得好,才能使学生有了思维的深入,可见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追问,能使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是促进学生思考的催化剂,能帮助学生冲破思维隔阂,是促进学生探究新知的最大动力,使数学课堂在思辨中绽放智慧之花,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数学课堂 有效追问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2-087

引言

新时期,数学教学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给予了学生更多的交流合作时间,为学生创设了更大的合作探索空间,突出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实践性特点。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数学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动探索、全面成长。数学教学模式已发生变革性的改变,由以往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了丰富、多样、趣味的教学模式。基于此,为了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多样化、丰富化、趣味化、创新化,小学数学教师应践行有效追问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一、引导提问要有思考的价值

小学生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烈的,并有很强的探究意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和好奇心,通过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中。教师要善于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合理、灵活地运用教学内容,要设计一系列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有了问题,学生才有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教师要以教材为载体,提出值得学生深入思考的、有价值的问题,才能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积极地去探索、思考、感悟、发现,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只有这样的学习过程才会给学生带来积极而又印象深刻的学习体验和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发现、自主思考、互相交流、自主总结。学生在获得知识增长的同时,思维和能力也得到提升。如:在学习“年、月、日”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掌握了相关的一些知识,面对学生对年、月、日已掌握的知识再问:一年有几个月?一天有几时?等问题,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很快会脱口而出,根本无须思考,也没有思考的价值。学生在机械状态下进行的回答,明显地暴露出对学生思维的挑战性不够的问题,学生会觉得问题简单,答案一目了然,学习提不起兴趣。如果我们换一下问题:一年为什么有12个月?一天为什么有24小时?一年为什么有时366天,有时365天等这样的问题,一反学生思维的定式,将问题抛给学生,学生会觉得意想不到,非常吃惊,这就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焰,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学生会认真思考、积极探究获得知识。而这部分内容,在教师的引导,师生一起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不仅感受到获得知识的乐趣,而且享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储备,知道学生已知什么,未知什么,然后开动脑筋,精心设计好的课堂问题,使提出的问题能引领学生进行一步步、循序渐进的探究,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感悟,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二、在知识难点处适机追问,促进深度思考

数学学习离不开思考与探究,学生只有学会自主思考,才能打开数学思维;只有不断能动探索,才能拓宽数学思维。因此,为培养学生的思考与探究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有效追问教学的全面实施,尤其是在教学重难点方面,将有效追问与教学重难点知识有效结合,可以刺激学生的数学思维,深化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让学生在全面掌握数学重难点的前提下,提升自身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周长的认识》这一课时,为了突破难点,我首先问道:“孩子们,你们能用彩色笔描出数学课本封面、三角形、叶片、圆形的边线吗?”随后学生自己动手描一描,接着笔者一边演示,一边继续问:“老师刚才描出数学课本封面的一周了吗?”(老师故意没有画完整,留了一个缺口),这时学生回答道:“不对,这个图形有缺口,没有连起来,就不能算一周,首尾相连才能算一周。”当孩子完整地回答后,笔者再次追问:“那怎么做才能使这个图形有周长呢?如果老师加了一条曲线,现在它有周长了吗?”由于学生的好奇心强,都争先恐后地想上台演示,于是笔者让举手最快的学生上台演示后,笔者突然停下来,问道:“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周长了吗?”学生答道:“封闭图形才有周长。”笔者再追问道:“你们听懂了吗?”学生再次思考,激发学生更进一层次的思辨,答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这样的追问,是让学生在操作和追问中思考,让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和理解引向深入,真正地突破周长概念的难点。

三、有效追问促进易错点纠正

“理想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学生在探究数学学习上发生错误是正常的,也是难免的。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因此,教师要正确选用学生的“错误资源”,通过研究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后,再进行适度追问,帮助学生正确地纠错,引导学生再次的碰撞,既激发学生去自我反思,又加深对易错、易混知识的认识。

结束语

在日常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认识到有效追问的教學意义,做到追问的深入化、实质化、巧妙化,将有效追问与课堂内容相结合,在课程导入、重难点讲解、易错点纠正等环节充分发挥有效追问的积极作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璇.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5):114-115.

[2]陈海军.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追问策略初探[J].教师,2020(34):43-44.

[3]胡敏.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追问的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11):31.

猜你喜欢

有效追问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
追问
在追问中生成数学课堂精彩
课堂有效追问例谈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