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图像识读素养的策略

2021-09-10徐海燕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2期
关键词:动态引导兴趣

徐海燕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到“核心素养”时代,美术学科方面,综合考察美术特征、社会特征和教育之关系,专家们提炼出了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核心素养。它们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引领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和变革。

关键词:兴趣;引导;动态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2-078

图像识读,作为美术学科五个核心素养之首,是学生获得视觉素材的有效途径,图像识读素养是其它四个美术素养基础,地位至关重要,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美术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图像识读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策略,在游戏中促进学生理解图像特征。

中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探索作品的兴趣。例如三年级《奇妙的效果》一课,在知识探究环节,我设计了游戏活动,藏起来的画。我发给每组一张白紙,小组合作利用水彩颜色涂抹画面可以在几秒钟内画完一张美丽的图画。孩子们快速行动起来,涂好色彩的画纸瞬间呈现一幅幅奇妙的画面:下雨啦、白雪飘飞、飞翔的白鸽……孩子们一下子沸腾了,“真好玩!”我趁孩子热情高涨,及时提出问题:画面给你怎样的感受,你能说说图画是怎样出来的吗?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观察与思考油水分离的艺术效果产生的美感和原理。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知油水分离美术作品的独特肌理和艺术效果,提高了图像的辨识能力。

二、问题引导策略,在比较观察中增强学生图像感知和理解能力。

学生美术学习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观察,发现其造型、色彩、材料、肌理形式特点以及蕴含内涵和意义。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的主观感受,让学生自主发现作品的形式美和内涵美。根据学习内容提出相关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可以使学生发现图像的不同之处和突出特点,教师事实进行归纳总结。运用这一策略从而促进学生建立起对这一图像深刻的印象和理解认识与辨别能力。例如:我在上《装饰色彩的魅力》一课时,在新授环节,为了使学生了解装饰色彩的特点我设计了四个考眼力的学习活动。首先我先播放猴子实物和农民画猴子的图片,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农民画猴子和真实猴子的色彩区别。使学生明白装饰画可以根据作者的喜好运用颜色表现自然物,再出示写生画猴子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自然色彩、写生色彩、装饰色彩的关系。明确主观性是装饰色彩的主要特点之一。接着我出示第二组图片,内容是农民画《闹元宵》和一幅剪纸作品《回娘家》,引导学生观察两者之间的空间处理方法的共同特点,从而使学生发现装饰色彩的平面性特点。第三组图片是一幅写实油画水果和一幅装饰画水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那幅画色彩更简洁?使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装饰色彩是对自然色彩的提炼和归纳,具有概括性特点。最后我出示自然界的大公鸡和装饰画大公鸡两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那幅画的色彩更容易分辨?从而使学生发现装饰色彩一般都比较鲜艳,具有鲜明性特点。通过围绕欣赏内容进行问题引导,使学生掌握对比观察的方法,既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又提高了学生色彩感知和辨别能力,进一步理解了装饰色彩的概念和特点。

三、运用多媒体,在动态欣赏中丰富学生图像信息。

美术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已经广泛普及,孩子非常喜欢动态的图像,教师应利用其直观快捷、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发挥其优势。例如五年级《各式各样的椅子》一课,在了解椅子历史的教学环节,通过播放小影片,使学生快速了解椅子的产生、发展以及我国不同形式的椅子胡床、交椅、圈椅等特点,把语言讲解与图像结合,以动态的形式传递出丰富的椅子的历史文化、形式、材质、风格等多方面的信息,进而有效提高了学生图像识读的有效性和系统性。

四、利用学习单,在合作探究中提高学生图像识读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素养,需要提升学生深入观察的能力和认真思考的品质。学习单可以做到对美术作品观察要求明确,在整体与局部、造型与色彩、形式与肌理等多方面的比较中认识作品的特点。例如六年级《皮影》一课,在知识探究环节,我要求学生根据课件图片、影片、学习资料等,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的相关问题。比如,了解皮影的艺术特点时,通过欣赏短片提炼知识概念,小组合作完成习题1:皮影是指(  )和(    )通称。它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是(   )和(   )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给我的感受是(       )。在学习影人形象特点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影人形象整体身形与五官形象,完成习题2:影人身体整体特点是(     )。五官的特点是(   ),请你用线条概括出皮影人物的整体外形。在探究皮影人物纹样装饰环节,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皮影实物和图片完成习题3:选择皮影人物经常出现图案纹样。并简单勾画出一幅纹样。

总之,学生图像识读素养需要长期的培养,美术教师应该依据授课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观察方法、观察习惯、分析能力,欣赏能力,不断提高图像识读素养,为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动态引导兴趣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