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辩证温针灸、盆底治疗仪与Kegel运动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2021-09-10林杏娟易旺云麦健敏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3期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

林杏娟 易旺云 麦健敏

摘要:目的:分析辩证温针灸、盆底治疗仪和Kegel运动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于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18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使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常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仅使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Kegel运动),常规组联合Kegel运动和盆底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以上两组的基础上加上温针灸和耳穴贴压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盆底肌肉张力的恢复情况、盆腔脏器脱垂治疗有效率、尿失禁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及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得分以及Ⅰ、Ⅱ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均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联合应用温针灸+耳穴贴压+ kegel运动+盆底治疗仪电刺激、生物反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生理功能,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关键词:辩证温针灸;盆底治疗仪;Kegel运动;盆底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1-011-03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一种盆底损伤或出现缺陷的疾病,主要病因是盆底支持组织薄弱,导致盆腔脏器移位,引起盆腔器官位置或功能异常,主要临床症状,可以分为盆腔器官脱垂(POP)以及压力性尿失禁(SUI)、女性性功能障碍(FSD)等。诱发该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分娩,相关研究表明分娩方式会严重影响产妇的盆底功能[1]。现阶段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治疗以及盆底肌肉电刺激是常见的治疗方式[2]。本研究探讨了联合使用温针灸+耳穴贴压+ kegel运动+盆底治疗仪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期间接诊的180例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经本院产后康复治疗产妇,POP—Q分度为0度、I度和Ⅱ度,新生儿体重3250 ± 250g, 无阴道助产。经过妇科内诊检查发现阴道前后壁有轻中度脱垂、宫颈外口距离处女膜缘<4 cm 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跑跳或咳嗽时尿液即不由自主的从尿道外口流出,不同程度的性生活不满意, 彩超提示宫内未见组织残留。排除标准:伴有泌尿系统感染、阴道炎、盆腔炎等生殖泌尿系统感染患者。

通过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和对照组,每组均6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30.6±1.2岁;对比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对比研究。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并且本研究已经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认证。

1.2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实施kegel运动(盆底肌肉功能锻炼),要求患者运动前先排空膀胱,取平卧位或其他自由体位,专注于盆底肌肉,避免腿部、臀部及腹部肌肉的参与,不要屏气,保持呼吸通畅,收缩盆底肌肉3~5s 后立即放松3~5s,重复练习30次算一组凯格尔训练,每天进行3~5组训练,4周为1个疗程,完成两个疗程。

常規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辅助治疗,设备为购自法国的杉山 U4盆底治疗仪。在未出现阴道流血的前提下,为产妇进行常规白带检查,排除阴道炎症,具体如下:要求患者头部高于脚部,平卧于床上,双腿微微分开,将外阴消毒后使用治疗头缓慢推入阴道内,在对应位置固定电极片。先使用电刺激治疗20分钟,然后进行收缩-生物反馈治疗,1次/3天,每个疗程10次,并在间歇期辅以kegel运动。

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温针灸和耳穴贴压,温针使用环球牌一次性针灸针,使用就酒精完全消毒。取患者的主穴入针,主穴包括:会阳穴、百会、关元、气海、子宫、归来和水道等;寒凝湿滞则加三阴交、中极、地机等穴位;患者气血不通则加气海、足三里等穴。操作方式为:将患者入针位置完全消毒后,将针灸针刺入患者体内,约刺入0.8-1寸,在针柄处套上艾柱并点燃,进行温针灸,每个穴位留针20分钟,每天1次,每个疗程4次,每个疗程空闲3天,共需治疗8个疗程[3]。

耳穴贴压方式为:选取耳穴肺、脾、肾、膀胱、尿道,患者取卧位或坐位,耳部用酒精消毒,磁珠胶布贴于上述耳穴,用食指、拇指于耳前后捻压,手法由轻及重,按压每个穴位两分钟每天按压2次。每天贴一侧耳穴,两耳轮换,4天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一共8疗程。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肌肉张力恢复情况。使用会阴肌力评价量表评价,共包括6级,0级为尚未出现收缩,1级为微颤,2级为轻度收缩,3级完全收缩,4级为正常收缩轻微对抗,5级为完全收缩且对抗正常。

(2)察看所有患者的盆腔脏器脱垂情况,使用POP-Q进行统计,痊愈计0级,症状有所改善,代表显效。患者盆腔脏器脱垂无改变表示无效。

(3)察看患者尿失禁治疗情况。患者无尿频、尿急等情况为治愈;患者排尿次数显著降低,且排尿量低于300ml表示显效;患者症状未改善为无效。

(1)察看所有患者的性生活质量。使用PISQ问卷评价,得分越高性生活质量越好。

(2)察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产妇Ⅰ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以及Ⅱ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使用SPSS 20.0软件分析。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使用%作为计数资料的单位,组间数据的对比,使用χ2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三组患者肌肉张力恢复情况

各组患者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的肌肉张力评分明显优于其他两组,且常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附表1。

2.2对比三组患者的盆腔脏器脱垂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患者的盆腔脏器脱垂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常规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附表2。

2.3对比三组患者尿失禁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患者的尿失禁治疗总有效率和其他两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附表3。

2.4对比三组患者性生活质量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平均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附表4。

2.5对比三组患者Ⅰ、Ⅱ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Ⅰ、Ⅱ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明显优于其他两组,且常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附表5。

3讨论

盆底肌功能异常虽不属于致命性疾病,但会大大降低女性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梅晶晶等[4]学者经过研究发现该疾病的发生和女性的年龄及生育情况具有紧密联系。常规的阴道分娩会使盆底肌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大大增加。李博等[5]学者选取了当地两例孪生姐妹进行了多次研究发现,妊娠能够大大增加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并且和分娩方式无明显关联。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妊娠与分娩属于自然规律,虽会造成各种不良反应,部分患者的盆底肌症状可通过后续锻炼自行恢复,但妊娠和分娩对盆底肌功能的影响仍需要得到重视。

高伟等[6]学者研究表明,在妊娠或产褥期间若产妇伴有尿失禁,则后续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概率会大大高于健康群体。若在分娩后三个月内未出现尿失禁,则其5年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概率约为18%~19%。伴有尿失禁的患者的5年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约为40%。若在妊娠期出现尿失禁,其分娩后5年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高达90%以上,但为产妇实施了kegel运动后,产妇的各项不良反映均明显得到缓解,证明该运动功能恢复锻炼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周月琴等[7]学者通过研究指出,分娩后30天内,为产妇展开盆底肌功能锻炼,同时辅助生物反馈和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提示产后初期为产妇实施盆底肌功能恢复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8-9]。以上学者的研究结论均与本研究结论吻合。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肌肉张力恢复最佳,明显优于其他两组,且该组的盆腔脏器脱垂治疗有效率同样最高,为97%。通过尿失禁调查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PISQ问卷调查问卷发现,研究组的性生活质量平均分最高,且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证明联合多种治疗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盆底肌功能,还对患者的正常性生活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并且,本研究还发现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Ⅰ类、Ⅱ类肌纤维收缩压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上数项结论和李明霞等[10]学者研究等学者研究基本一致。通過针灸会阳等穴位能够辅助膀胱气化,改善腰肾功能,温阳利水,同时还能舒筋活血。而温针灸具有行气活血、温通经络、祛湿逐寒等作用,温针灸取穴少、方法简便、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具有简、便、 验、廉、效的特点,耳穴贴压治疗旨在宣畅经络、疏通气血、宣肺化浊利湿,调节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

综上所述,为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联合使用温针灸+耳穴贴压+ kegel运动+盆底治疗仪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效果最为良好,能够显著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袁瑷芹,陈卓伟.针灸结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8):987-988.

[2]崔莉,李莹,徐晶.针灸结合盆底康复治疗仪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7):860-861.

[3]苏婉祯,钟伟泉,唐纯志.“八髎穴”配合Kegel运动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9,25(6):106-107+115.

[4]梅晶晶,王玮,邵阿茜,等.盆底肌训练结合护理对产妇盆底肌功能障碍改善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160-163.

[5]李博,胡少娜,邱彩霞.刺激和Kegel运动联合治疗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可行性[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5):910-911.

[6]高伟. Kegel运动对妊娠晚期、分娩及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D].华北理工大学,2018.

[7]周月琴.200例产后盆底肌松弛康复治疗效果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A2):20016-20018.

[8]周丽娜. 两种术式的非脱垂子宫全切术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Kegel运动的疗效[D].宁夏医科大学,2017.

[9]张淑吟.康复治疗联合中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4):22-23.

[10]李明霞,宁凌.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防护效果及安全性[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3):129-130.

作者简介:林杏娟,女,1979年9月出生,本科学历,妇产科专业在职研究生,民族:汉;籍贯:广东中山;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陈星海医院 广东中山 528415)

猜你喜欢

盆底功能障碍
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盆底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引起便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研究
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评估420例临床分析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和阴道哑铃训练治疗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比较
经会阴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在绝经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肛提肌裂孔形变情况评估中的应用
提高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产后盆底康复锻炼预防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作用
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在促进女性产后盆底功能恢复中的效果
生物刺激回馈仪结合经会阴超声诊治阴道分娩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