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雅美文化建设实践探索

2021-09-10许靖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绿色教育文化建设

许靖

【摘要】学校在原有绿色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通过雅美文化的设计、发展、植根的思考与实践,进一步深化绿色教育理念的内涵,促进学校整体和个人(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内涵发展,呈现雅美,孕育文化,形成品牌。

【关键词】崇雅尚美 文化建设 绿色教育

江苏省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地处太湖之滨、运河之畔,已有百年历史,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为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整体发展,学校确定了以“雅美”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为了让雅美文化浸润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打造新安实小的“一思一虑皆智慧,一言一行尽雅美”的学校生态,学校立足于地域特点和各年级学生成长需求,梳理雅美特色课程体系,打造雅美的文化空间,尽力让雅美文化浸润到学生的成长情境之中。

一、校园文化设计:雅致、雅趣共生

(一)底蕴与现实互动之美

新安实验小学拥有厚实的文化积淀,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搜寻到自己的发展印记。校史、校训、地域文化是学校发展沉淀的重要法宝,为了将法宝转化为新安实小的文化力量,学校努力将历史与现实建立连接,实现底蕴与现实的互动。

充实丰满的学校校史长廊,让每一代新小人能在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切实感受到不同阶段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办学效应,体验沿袭下来的学校传统不断变迁和发展的过程,让他们拥有成为新小人的自豪感。

挖掘地方历史名人资源,追溯学校发展历程,有效借助这些社会资源,帮助学生、教师更加深入了解学校文化。例如,结合学校版画特色,我们找到了新安地方历史名人著名版画家、山水画家、出版家邹雅先生,他“日日求新”的艺术精神,在抗战时期面对困难也不消沉和屈服的信念,也帮助我们丰富了学校雅美文化内涵。

除此之外,学校以雅美的核心要义“正直、善良、求真、创新”为基础,沿袭绿色教育理念精神,归纳出“崇雅尚美”的校训,“心正安行”的校风,这不仅是学校文化的高度浓缩,也是师生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努力奋斗的目标。

(二)人文与自然和谐之美

社会城市化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舒适的生活,一方面也减少了我们与自然相处的机会。为了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生态环境,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学校不断加强校园环境建设,鲜花满地、果李芬芳,笑脸盈盈,每一处角落都藏着不同的风景,学校四季也是成长的四季。

为了加强雅美文化熏陶,学校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了美化和改进。一方面,校内添加办公室、会议室墙面的宣传标语,美化校史长廊和文化长廊。另一方面,借助传达室外墙,设立文化墙,将学校文化呈现给社会各界人士,同时改造了前面广场的花坛,方便家长接送孩子时行走和休息,这样做使得校门口更加整洁、美观。

另外,学校将校园环境景观建设与学校特色课程、社团相结合,打造“校园微景观”,如传统武术展示区、童年游戏活动区域、“绿色生命小农场”“传统节日”的节日大观园和节日长廊、“新雅版画”社团的版画工作室和版画长廊等等。

(三)生活与书本融合之美

抬眼处处处是风景,教室里也如此。为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培养好学日新的新小学子,学校还充分利用教室每一个角落的教育功能,设立了“崇雅微图书馆”,每个教室里都有一个小角落摆放着100本适合本年级学生的图书,学生在课内学习之余,还能在课后或午间,继续徜徉在书海中,弥补了当代学生阅读量不足的问题。

二、校园文化发展:雅正、美善并行

学校文化的形成不仅仅是外化环境的影响,更应该是人在文化熏陶下的成长与改变。为更好地建设学校雅美文化,在确立发展方向后,学校发展目标更加明确,以雅美少年的培养、雅美教师的形成、雅美课程的设置作为文化建设工作重心,组织教师与学生深入学习、抓紧落实。

(一)雅美少年

在雅美文化的核心要义中,“正直、善良”是对校训和校风的概括,“求真、创新”则体现了教风和学风的精髓。为培养正直善良的雅美好少年,学校结合实际,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落地生根。强化责任教育,红领巾礼仪岗日日到位。紧抓秩序教育,六项常规日日检查、周周评比、月月讲评。加强礼貌教育,知书达礼课程进人课堂。

為培养求真创新的雅美好少年,组织各类活动,丰富活动内涵,让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大放异彩。开展读书节活动,全校师生参与活动,使校园充满浓郁的书香。公众号上一周一期“见字如面”“见文知雅”,各年级学生展示自己的写字、习作作品。结合学段特点开展活动,一年级“诗词吟诵,传承经典”,二年级“雅美书香,童话表演”,三年级“诗文配画”,四年级“诗集秀”,五年级“故事演绎会”,六年级“雅美小作家”。开展体育节活动,人人参与健身活动,让学校充满活力与生机。开展艺术节活动,艺术表演中评选小歌星、小乐手、小演奏家,艺术作品类评选小书法家、小绘画达人,等等。

期待着新小学子在经过深层次的文化塑造后能够带着这样的美好走出校门,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并且终身受用。

(二)雅美教师

学生是学校文化的直接受益者,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则是雅美校园建设的重要前提。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雅美好教师,学校突出抓好教师分层培养:将教师分为“新入职、胜任型、骨干型、专家型”四个层级,同时设置了专业发展“四格”目标:(1)青蓝工程,新教师人格,青年教师制订三年发展规划,骨干教师带教,在同学科的范围内,学校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签订师徒合同,培养基础扎实的雅美教师。(2)教学比武,胜任型教师上格,通过各种形式教学展示活动、比赛,激发青年教师敢于拼搏的进取精神。(3)课题研究,骨干型教师升格,以课程文化作为研究重点,通过科研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提高教师的思辨与研究能力。(4)教研双提高机制,专家型教师破格,以学校现有骨干教师团队为主,借助学校省特级教师引领的“市级数学名师工作室”,区教研员领衔、三位学科带头人为导师团的“语文工作坊”,还有市德育带头人领衔的“心理健康研究团队”的力量,发挥专家型教师的引领作用,为培养更多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提供了强大的智力保障和动力引擎。

(三)雅美课程

崇雅的过程就是教育学习发展成长的过程,尚美的过程就是内生滋养融合美化的过程,而承载这些的则是课程。基于此,我校密切围绕“雅美”,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在架构课程体系时,学校课题研究组又将现有课程(包括国家课程),按照学科特点和培育目标进行了分类,形成了雅美课程“学生素养培育大转盘”。

大转盘呈现的是以“雅”为核心的培育目标,分为“言、行、慧、趣、艺、健”六大类,形成雅言、雅行、雅慧、雅趣、雅艺、雅健六类课程,分别指向六类素养。其中国家课程为内圈,也就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对于这些课程来说,培育目标的划分并没有那么明显,因此内圈为融合状态;外圈为校本课程,这些课程在实施时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程本身教学的侧重点,因此外圈的六个板块是互相独立的,各有侧重。

在上述课程中,有几项课程具有普及意义,阅读1+1课程、“知书达礼”礼仪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传统节日大观园,这些课程目前为我校学生的必修课程,由校级层面主抓开展,或在不同的年级开展,或利用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经典诵读”主要采用“午间自主阅读”“课内融合教学”“读书节活动开展”三种形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队活动的时间和主题进行教学,同时开展相应的主题培训和学生活动。

除了上述这些必修课程之外,其余课程为学生选修项目,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根据教师的特长,教师学生具有双向选择的机会,自主选择相应的课程参与,有的是以年级或者班级为单位进行课程教学,有的是以学校社团形式开展,不管范围如何、时间如何,必修、选修的设置充分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培育,靠的是“认同推广”。通过旧成员带新成员,通过群体影响个体,最终根植于学校成员的内心,并彰显为外在的修养和做事方式,时代在发展,我们在成长,文化的建设还需不断努力前行。

猜你喜欢

绿色教育文化建设
基于绿色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艺术研究
石景山区:“绿色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区域教育
走绿色教育之路?促学校内涵发展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绿色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
“绿色教育”指导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创新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