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径通幽处,童心烂漫时

2021-09-10刘光明

启迪·上 2021年1期
关键词:大龙虾桅杆翠鸟

请看下面几则教学案例:

案例一:

有个学生在读《富饶的西沙群岛》中“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一句时,把“划过来,划过去”读成了“划来划去”。多次纠正,却仍然改不过来,全班议论纷纷。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读不好吗?因为他没见过大龙虾啊!(有位同学“扑哧”笑出了声音,反问道:“没见过就一定会读错吗?” )

师:(点了点头)谁见过大龙虾,电视里、书本里都行!

生:(抢着答)我知道,我知道。(学生绘声绘色地描述起大龙虾的模样,甚至有学生边说边比划起来。)

师:知道了大龙虾的样子,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话,想一想“划过来,划过去”和“划来划去”一样吗?(学生认真地读起书来,不久,便有人兴奋地嚷道)

生:我发现了,“划来划去”读起来感觉很轻松,所以要“划过来,划过去” 。(故意拖长了音调)

生:是啊是啊,大龙虾那么笨重,不可能划来划去,一下子到了这里又一下子到了那里。

生:读“划过来,划过去” ,不仅表现出大龙虾移动的速度慢,还觉得它很悠闲,好像在散步。

生:是啊,课文中不是说大龙虾全身披甲吗?它就像一个大将军在巡逻。划过来划过去才显得神气!(学生已经完全沉浸在文本中了,他们快乐地读着,手舞足蹈地表述着。)

案例二:

在执教《翠鸟》一课时,有个学生对文中“刹那间,叼起一条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这句话提出了疑问:为什么翠鸟叼起一条小鱼以后,就贴着水面飞走了?我不禁哑然失笑,真是个“傻”问题,捉完了鱼自然就飞走了,有什么好奇怪的。正当我想要跳开这个问题,继续下文的教学时,却发现这个在我看来不值一提的问题竟然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

生:也许这是一只翠鸟妈妈,在家里还有一群宝宝等着她来喂食,所以她要快点废回家。(众生笑)

生:我觉得这是一只害羞的翠鸟。我们这么多人看着她,夸奖她捕鱼本领强,她都不好意思了,所以赶紧贴着水面飞走了。

生:这是一只机灵的翠鸟。她知道停在桅杆上吃鱼,会被小鱼发现的,所以她就飞到别处去享用美餐了。

生:我也这么想,翠鸟是想要慢慢地享受这顿美餐,因為这是它自己的劳动成果啊!

生:我觉得翠鸟就是飞来飞去的,它是大自然的精灵。从一根桅杆飞到另一根桅杆,多自由,多快乐!

生:还有,我觉得这样写很美,给我们想象的空间,让我们回味无穷。

生:对。这样写就跟“桅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配起来了。

生:这是一只美丽的翠鸟。它留下了一个美丽的剪影,让我觉得他更加神秘了……

真没想到学生会有如此精彩的表述。一个在我看来多少有点“傻气”的问题背后,竟然有学生们那么多奇妙的想象,那么富有生活气息的表达。此时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协作者。不能满足于师生“零距离接触”的表面文章,要让学生沿着自己的思路积极地思维,主动地探索。师生间要共同分享对方的思想、经验与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和观念,以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王国,在课堂学习中,他们容易使自己的探究心持续的逗留在那里,就象小孩上街呆在游乐场里不想走一样。教师要在关键时刻注意学生在探究场里的言行举止,积极引导,让学生的思考想象自然发挥,而不是顺着教师教学思路做表面文章,教师一定尊重学生的思维表达,在生成性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错误”无可厚非。这个提问的学生一定是把自己融入到课文之中,把翠鸟当成了自己亲密的伙伴,所以才会那么关心翠鸟为什么飞走了,会飞往何处。也正是这个看似不着边际的问题,为学生们打开了心灵的窗户,给他们一个充分表达内心感受的机会。

从两则案例中可以看出,学习的课堂更是自主的,应该是学生情绪自然、心情放松的场所。作为教师要创设具有接纳性、支持性、宽容性的课堂氛围,创设富有挑战性、趣味性、目标性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心境平和,心情舒畅,放飞心灵,放飞情思,以更好的激活内部学习的动机,从而使学生放开、放松而不放任,自主、自由而不自流。 面对课堂上这些不期而至的小插曲,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背后隐藏的价值,引导学生从错误中探究,从错误中求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是一种充满魅力和激情的探究活动。学习的道路并不平坦。教师巧妙的点拨、睿智的启发、风趣的讲解会让学生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而这曲径通幽处,也正是学生展现烂漫童心的绝佳机会。

山东省肥城市仪阳街道京城希望小学 刘光明

猜你喜欢

大龙虾桅杆翠鸟
笑翠鸟
生命的桅杆
生命的桅杆
威武的大龙虾
常常想起人间的美好
致你
大龙虾
大龙虾
LAA—LTE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