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饭圈文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2021-09-10童艳丽

今古文创 2021年1期
关键词:粉丝经济文化产业影响

【摘要】 随着我国的文化产业与娱乐产业的不断发展,催生不少新的文化现象,“饭圈文化”就是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产物。以粉丝为中心所带来的“饭圈行为”“饭圈用语”逐渐规模化、系统化,形成了“饭圈文化”。饭圈文化成为了一种新兴文化现象,一方面丰富了文化产业的内涵,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饭圈文化中的条条框框又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文艺作品的创作,引起了不少学者对这一文化现象的反思。本文将以饭圈文化为切入点,通过阐释饭圈文化的概念,进一步揭示饭圈文化的核心,探析饭圈文化背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饭圈文化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饭圈文化;粉丝经济;文化产业;影响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1-0123-02

从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 到2014年的TFBOYS的一夜走红,到2018年的《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选秀节目的横空出世,我国的演艺产业一直朝着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演艺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成为文化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台湾、香港等地区已开始出现张国荣、小虎队、刘德华、周润发等明星,并且随之产生了明星经济。到本世纪初,追星已然成为一种流行风向,而如今,追星一方面已然成为一个产业,甚至已经成为一条产业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商业利益。另一方面,追星也成为了一种文化,近几年兴起的“饭圈文化”成为了一种新兴文化现象,引起了不少人对这一文化现象的反思与思考。

一、饭圈文化的概念阐释

“饭圈”即粉丝圈子的简称,代表了怀着“老母亲养儿子”心理追星的庞大粉丝群体。偶像的成长之路同时也是粉丝的自我实现过程,他们是粉丝主体性的代言人,满足观看者的自我想象,同时偶像也是他们欲望中的客体,填补着理想伴侣的缺位。

(一)自动加密的饭圈用语

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打call”“pick”“安利”这些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基础词汇。而在饭圈内部,仅仅是粉丝称谓都有不下十个,如死忠粉、妈粉、唯粉、cp粉、团饭、白嫖粉、路人粉等等;还有类似于zqsg、xfxy、wdcc、nbcs等英文缩写;以及“拉”“踩”“吹”“吸”“撕”等动词。以上举例仅仅只是庞大的饭圈语言体系中的九牛一毛。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流行文化的普及,这些词汇也不是仅仅为饭圈女孩专用词汇,不追星的人也会在不经意间明白某几个词汇的用意。

(二)十八般武艺般的饭圈行为

所谓饭圈行为,就是在这一个圈子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打榜、应援、控评、做数据、反黑、安利等等都是饭圈中的日常行为,而这些行为中少部分是自发的、无组织的,但大多数是有着严密的组织和团体的。在这个组织里,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以及分工,每个粉丝都有着自己的任务,然而完成这些任务并没有相应的报酬。大多粉丝都是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凭借着自己对爱豆的喜爱,无条件的完成这些维护自家爱豆形象、利益的任务。

二、维护“爱豆人设”是饭圈文化的核心

日韩作为亚洲最大的“造星工厂”,每年都会推出大量的偶像。这种类似于批量生产的偶像,他们或者带有演员的身份或者带有歌手的身份,又或者没有任何身份。但实际上这些偶像都是流水线产品,经过公司的打造后,继而推出来,便成为商品。作为商品,想要走入大众视野,获取利润,一个重要的营销手段其实是品牌塑造。许多公司经过广告、传媒等行业的经验积累,将原本着眼于在“物”的营销方式逐渐转移到着眼于“人”。这种不断贴标签、强化标签,最终把偶像商品化、品牌化的方法,也就是日后的“立人设”。

“人设”成为了一个偶像是否能吸粉的关键,而维护“人设”则是饭圈文化的核心。

人设,即人物设定,最初应用于动漫、游戏等虚拟故事中,指需要绘制一个人物的头部及正、背、侧等多个不同角度的三面效果。而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爱豆产业中,主要是指赋予人物一个新的个性特点,使之更有特色,提高其辨识度,进一步提高其吸引力。一个好的人设可以为偶像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形象,让受众更容易记住。

但在娱乐至上的今天,出道的成本越来越低。人设成为了摧毁和成就一个明星的关键,而专业技能只能成为人设的加成。在人设塑造上,一个专业的歌手或者演员是很难盖过偶像的。偶像作为一个商品,决定其价值的是其身上所带的流量,靠人设攫取流量是其工作的中心。在饭圈文化的影响下,偶像作为偶像,他的第一属性是“商品”而不是“独立的人”,而偶像所出卖的便是自己的人设。

因此,粉丝为了保护自己偶像的利益,维护自己偶像的形象,实质上是在维护偶像的人设,维护“爱豆人设”变成了饭圈文化的中心环节。

三、饭圈文化由粉丝经济支撑

饭圈文化实际上是由粉丝经济支撑着的。随着粉丝力量的集聚,衍生出“粉丝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形势。粉丝对偶像投入极大的热情,愿意为自己的偶像买单,从而产生的一系列的购买行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面。当人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便会追求精神需求来丰富精神世界。粉丝经济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强烈的代入感,给予粉丝最牢固的精神或情感上的寄托,满足其自我的需要。

在前文中所提到的饭圈行为,例如打榜、做数据等行为,其实就是为自己偶像的代言、作品进行购买,以达到一个高数据、高销量为目的,来证明自己偶像的影响力以及知名度。在前不久某当红艺人的杂志售卖中,粉丝几近疯狂的购买,刷新了该杂志社的销量纪录。在纸媒逐渐没落的今天,这样的一个销量无疑是十分可观的。在音乐产业上,价格低廉且指向性明显的数字单曲和数字专辑的销售成为“粉丝经济”在音乐产业中的新拓展。

可以肯定的是,国内文化产业逐渐开始重视受众的喜好,通过一系列营销模式探索和明星品牌打造,实现了对“粉丝”这一群体潜力的挖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粉丝经济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四、饭圈文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饭圈文化加快文化产业的嬗变

“饭圈文化”是文化产业不断丰富、不断发展的产物,而文化产业是一个庞大的概念体系。饭圈文化对文化产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对影视、娱乐、音乐、报刊等着几大类,近几年饭圈文化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也逐渐扩展到了文化旅游方面。饭圈文化的发展对影视、音乐产业产生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打榜、晒单、刷票房、做数据是饭圈文化在影视以及音乐产业中最直接的体现。由于庞大的粉丝群体,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以及在饭圈中逐步形成的心照不宣的“拉踩”(指将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明星进行比较)默契。目前娱乐产业、偶像产业确实在我国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且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文艺事业也出现大繁荣。无论是文化工业时代背景下的无限复制,还是融媒体时代的策略的整合,这种新的经济模式都在向社会宣告着饭圈文化将会成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活力源泉。

(二)飯圈文化束缚文艺作品的创作

饭圈文化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嬗变,在关注文艺作品创作的数量的同属,文艺作品的质量更是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

在人设塑造大于专业技能的环境之中,审美标准逐渐走向单一化、固定化。上个世纪的好莱坞被称作“制造腊肠的机器”,是因为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制片厂制度、明星制、类型电影等特点,金融资本家对好莱坞电影制作的干涉,使好莱坞电影变得千篇一律。同理,因为病态化的“饭圈文化”使得一些造星公司也快成为“制造腊肠的机器”。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和运用的今天,广播电视行业和传统媒体的衰落,让电影和网络成为了两个最为黄金的终端。大部分的文艺作品将投放平台渐渐转向了网络,作为网络上最为活跃的主体—粉丝,他们可以随意将自己化为流量,成为偶像与经纪公司、制作公司叫板的一大筹码。

文化产业是一个注重自由和创造的产业,而文艺创作者更需要自由和发散性的思维。文艺创作者在创作作品时往往会受目前的流行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会受限于主流文化。这种看重“人设”的饭圈文化,往往会限制文艺作品的创作,使得文艺创作者在创作文艺作品时束手束脚,不仅仅要考虑作品的流畅性,更要考虑粉丝的喜好。这种“左顾右盼”式的创作往往不能将文艺创作者的创作潜力彻底发挥出来,使得文艺作品的质量大大降低甚至走向媚俗化。

五、结语

饭圈文化确实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行的活力,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饭圈文化的影响下,文化产业也逐渐出现了一些与初衷相背离的现象。饭圈的歪风邪气、乌烟瘴气需要治理,这不仅是需要偶像、粉丝的自身的努力,也需要一定的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干预,官方需要进行一个正面积极引导。一方面,不能否认饭圈文化为文化产业带来的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饭圈文化中的消极的、庸俗的、极端的行为进行规范化。饭圈渐渐步入正轨时,才是饭圈文化真正对文化产业起积极推动作用之日。饭圈文化不是洪水猛兽,便能成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何敏.粉丝经济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探讨[J].普洱学院学报,2019,35(05):32-33.

[2]刘艳,李敏.粉丝经济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8(02):40-41.

[3]刘晓航.从杰尼斯事务所的成功来看日本偶像文化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7(14):162-163.

[4]普曼.“饭圈文化”,蜜糖还是砒霜?[N].北京日报,2019-04-23(012).

作者简介:

童艳丽,女,汉族,四川乐山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

猜你喜欢

粉丝经济文化产业影响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基于“粉丝经济”的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四川命名首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