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ind Freek:海风过荒野,一场摇滚风潮从西南登程

2021-09-10张迪

乐器 2021年4期
关键词:康康海风荒野

张迪

情人节前夕,我被媒体朋友安利了Mind Freek的一首歌曲,叫做《最后我们失去对方》。文案中这样写着:谁说情歌一定要甜腻?反正最后我们也失去对方。地球丧爱情歌,为爱提前发行。它的出现似乎与这一时间节点不太相符,而听惯了甜津津的用词与旋律,我倒是对这样的反式情歌有些兴趣。

歌曲讲述的是小城青年的爱情故事。如大多数男女一样,他们向往扎根大城市的似锦繁华,憧憬过上美好舒适的生活。却渐渐发现,时间终究磨变了少年心气,曾经的明媚早已潜藏不见。现实中再也没有张扬壮阔的海浪、斑斓澄澈的夜空,女生退缩了,男生崩塌了,过往的缱绻羡爱像被打碎的玻璃窗,只落得一地的支离破碎,这迷人的幻灭扎进彼此心中,蜕变成了刻骨铭心。

Mind Freek将裹藏记忆里的美好片段,叙述得温顺且不落言筌,弥漫着仿若夏日夜晚的静寂与蒸郁。整首歌采用Major和弦作架构,却意外透著些Minor的低沉压抑色彩,副歌处的转调处理让情绪沦陷在起伏盘旋的漩涡间。这样一抹“甜蜜的丧感”,是浸润在糖果汁水里的挣扎与无力,又跳脱现实以外进入到一片广袤无垠的音乐渊薮。而在这里,Mind Freek毫不吝惜地铺张着情感,探寻声音的无限可能,音乐便也不知不觉地安然而恣意生长起来。

每个城市都该有一支摇滚乐队

Mind Freek是一支诞生于云南曲靖的摇滚乐队,主唱兼吉他手何伟,贝斯手康康,鼓手赵江龙。何伟性格内敛,平日里话不多,但细于观察。康康与何伟是同班同学,一次偶然在琴行认识了赵江龙,三个人聊过后都觉得玩乐队这件事挺酷,便一拍即合组建了Mind Freak。

从Freak到Freek,源于一场美丽的误会。一次演出邀约中,康康在与主办方对接时的笔误,让“Mind Freek”硬生生出现在了官方海报上。所有人在第一时间懵掉,但很快便接受了这样的“安排”。他们觉得生活的本貌即应如此,总有些突如其来的冒失与惊喜,带来措手不及,也学会了随遇而安。他们甚至调侃着:“这倒是挺符合我们的,毕竟在同龄人中,我们确实是个Freak。”

在他们看来,玩音乐的初衷其实很简单,就是觉得“每个城市都该有一支摇滚乐队”。在曲靖,不用花太久的时间,便能把大厦、工厂、农田、山脉都看过一遍。这里安宁而简单,他们不喜喝酒也不用做过度社交,依照自己的节奏悠然过日子。偶尔怀旧感慨,就溜达到一些废旧斑驳的老地方,那里依附着他们儿时的模样与记忆。远离大都市的烦嚣与喧嚷,隐隐地灌注了一身的孤傲和朴实,他们将扁平琐碎的生活,裹挟着天马行空的奇怪脑洞,化作声响写进了音乐里面。

Mind Freek并未想过将音乐圈层在某种固定风格,但深受90年代摇滚乐的影响,他们所用的音色和旋律走向,或多或少映射着那个时代的影子。他们几乎每天都要排练,偶尔出现意见分歧,就选择“用口才把对方说服”,是善于沟通的冷静派。他们觉得,创作就得三个人保持距离,或是找个不错的地方开趴。“好的创作是随机的,平时多听音乐吸收养分,积累在某个点上的情绪找到了出口,便喷涌而出形成作品。”他们总尝试着加入些新鲜元素,“毕竟新鲜的事物总是让人有欲望”。自由、直接、毫无掩饰,迷幻、清空、回旋悠远……或许还会有更多感应,在Mind Freek的音乐世界里,不断堆涌、发酵、蔓延。

《海风过荒野》,想象与现实撞击下的新奇感

2021年,Mind Freek发行了首张录音室专辑《海风过荒野》。“在荒野追寻海的天气,却窥见了昨日的倒影;在无人之境的原野上,旧日已坠入稀发之梦”。他们用9首原创音乐作品,架构出“海风”和“荒野”的虚拟概念,在想象与现实的狭缝间徘徊、穿梭,让少年心气经受来自这个时代的猛烈碰撞与洗礼。他们渴望这阵“海风”能够刮到心中的那片“荒野”,为自己和身边人带来点新鲜刺激的事情。

专辑封面选用灰蓝色的主色调,抽去了明亮清澄,有着近乎莫兰迪色系的冷淡朴素,发散出一抹宁静与神秘。设计师林海雪及选材团队在听完Mind Freek的音乐后,迸发各种思路构想并融入至设计,海平面上下的冷峻与暗涌,克制于彼,却也和谐共生。孤零零的“灯塔”矗立其间,映衬了整幅画面的阒寂无声。他们解释说:“其实它是一根从海里长出来的烟囱。我们生活的城市是工业城市,便用烟囱作了这样一个臆想的表达。”

专辑的设计元素远不止于此,还裹藏着许多细节上的表述。比如,当打开实体唱片后,我们会发现“背后纹路是曲靖的一张地图,红色的条路是他们日常走过的路径;内页铺满着海底的一些碎片,有坠落的车子、电视机,车牌号是曲靖的开头云D,那串数字0324则是专辑的发片日期”。

第一次走进专业录音棚做专辑的录制,Mind Freek很想要尽全力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音色。制作人何西和录音师韦敬民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和鼓励,“两位老师在音乐上特别严谨,在乐器音色、效果器调试及整体情绪把控方面给出了建议、指导,让这张专辑的表现更为完整和具有创意。”

在当下这个快消时代,速度与流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多少人竞相追逐却也被其间的利害关系搅扰。Mind Freek仍执拗地回归到了传统方式,不去追赶热度和过分响应市场,而是用了整整一年时间,细致打磨专辑的每一处细节。他们坦言,“经常会被两位老师叫到录音室里对作品进行改造,为了寻找某个音色去尝试不同设备的串联,很多作品就是在这样的摸索推敲中创作出来的。”

母带制作是在韦敬民的B.S.M Studio进行的,相比一些音乐人偏好将这个环节放到国外,Mind Freek倒是觉得有一个能深入了解自己,并且有大量时间沟通的母带制作人更重要些。他们与制作人何西、录音师韦敬民在这上面花费很多心思,参考研究了过往专辑的音色,经历多次推翻、重塑,最终获得了他们更想要的整体感觉。

作品是内心情感结成的果实

很多人初识Mind Freek是因为一首《无人做梦的星期三》。这是他们发行的首支录音室单曲,也是三人都很喜欢的一个作品。“不要再保持沉默,世界它让人迷惑,离开疯狂的年代”,他们将累聚的日常碎片,和对时代的尴尬与疑惑,怒吼出少年的脾性,像是在捉摸不透的一场梦里自我告解,又像是在期盼还未到来的某个时刻。

新专辑《海风过荒野》中,康康最喜欢的作品是《紫罗兰与旧少年》,他觉得这是Mind Freek少年心气的最好表达。这首歌记录了一次很难忘的奇妙经历。“那天我们一起去罗平参加朋友办的室外小型音乐节,一开始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仅仅是一次聚会而已。直到天色渐暗,一些不可思议的巧合与惊喜接连发生,那个名字叫紫罗兰的女孩,那场演出结束时突如其来的暴雨,那些赤膊狂欢的人群,一切到来的是那么自然。”人类与自然的相晤往往夹带着偶然与默契,这样的际遇让他们收获莫名的满足、平和,于是就有了最后那句“乌云下破碎的能量,荒野中疯狂生长”。那是他们触及心底后的最真实写照,一次斡旋于孤独和狂放边缘的野蛮生长。

何伟喜欢《最后我们失去对方》。这首歌对他有着很特别的意义,他把对某个人的思念写进了歌词里面。“它算是一件礼物,包含了我所有的真情实感,以及对未来的猜测向往。”这样一首反式情歌,却裸裎着最真切的感触,以绵长的铺陈、朦胧的笔触,Mind Freek终与蓬勃赤诚的少年心气挥手作别。

赵江龙偏爱的歌曲是《城市那一边》。他说,“在此之前,我并没有出过云南省,没去过太多的地方。”或许是对于自由的渴望总在跃跃欲试生长着,当乐队排练至副歌部分,他听着“向往你就开始出发,放弃无所谓的挣扎”,情绪开始失控,手里的节奏乱掉了,下一秒变得涕泗滂沱。他坦言,真的很感谢有这支乐队,让自己能以最理想的状态出发,去看看外面那一方熙攘意趣的世界。

写在最后

前几日,Mind Freek的排练室由于音量问题被人投诉了,他们已经被迫更换了好几个地方。

“这样的低潮倒是蛮多的。”他们略带自嘲地表述着无奈,却又很快收拾起了坏情绪,继续埋首在一些音乐上的事情。

签约白兔唱片后,他们专职做起了音乐,有专业团队协助他们制定计划,许多前辈音乐人也纷纷提携和指导。

最近,他们开始筹划新EP的创作,并会在4月份開启第一次全国巡演。

一直以来,作品和现场都是Mind Freek的生命力和初衷。

当有人问他们:“你们最高光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他们总回答说:“一定是在下一次演出的舞台上。”

因为只有扎入这方舞台,他们的作品才更可能剔除一切不属于音乐的杂质,真正生长出根茎和灵魂。

因为他们始终觉得,“Mind Freek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现场,那才是摇滚乐的魅力”。

猜你喜欢

康康海风荒野
荒野求生
康康日记
康康日记
亲亲我
康康日记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康康日记
去海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