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上的印度琵琶研究(下)

2021-09-10周菁葆

乐器 2021年4期
关键词:佛陀石窟琵琶

五﹑印度中部阿姜塔石窟中的琵琶

关于印度中部阿姜塔石窟壁画的琵琶资料,以前很少看见。中央音乐学院张伯瑜教授曾经去印度考察过,他发现这里也有一些琵琶的图像资料。

阿姜塔石窟是印度著名的佛教石窟群。坐落于印度中部,即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奥兰加巴德地区。因为佛教在公元7世纪末期在印度逐渐消失,阿姜塔石窟也随之被人们忘记了。1819年,英国探险家爱得华·亚里山大重新发现了阿姜塔石窟,从此,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前。这里已经是一个旅游胜地。

阿姜塔石窟的琵琶图像如下:

1.这个人物雕塑中是一位男性,手执琵琶弹奏,虽然看不清楚琴轴,但是刻画的琴弦是四根,由此我们认为这是一件四弦的琵琶(图10)。

2.这个雕塑人物是一位演奏五弦琵琶的乐师,虽然琴体有剥落,但是共鸣箱明显刻画有五根弦(图11)。

3.这是阿姜塔石窟后世壁画中的乐师。演奏的是梨形共鸣箱、棒状直项的琵琶,琴轴与琴弦描绘的不清楚(图12)。

4.这是阿姜塔石窟中8世纪的壁画,但是由于长时期的风化颜色发黑,故演奏的琵琶样式不太清楚,只可以分析出是一个梨形、棒状直项琵琶(图13)。

六﹑印度佛教音乐中的琵琶

印度的琵琶基本上都是与佛教密切联系的。大多出现在供养伎乐中。据记载,佛国是一个充满音乐的世界。《佛说回向轮经》的说法是:“天诸末尼歌咏音乐,并诸妙香华树……奉施一切诸佛菩萨。”《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的说法是:“一切诸天于虚空中奏诸天乐……所谓箫、笛、箜篌、琵琶、螺贝,种种天鼓、美妙声鼓,种种歌舞,恭敬称叹,供养于佛。”这种用于供养佛的美妙音乐,显然是由职业伎人演奏的。

供养是一种源于婆罗门教天神祭祀的仪式,原指以动植物向因陀罗神献祭,后在佛教中演为“四事供养”“五颂供养”“十种供养”等不同仪式。《妙法莲华经玄赞》说,五颂供养包括音乐供养和歌颐供养。《法华经·法师品》说,十种供养的第九项是伎乐供养。这类供养仪式,应当就是佛经中大量天乐描写的依据。

从各种记载看,所谓伎乐供养大致包含两种方式:一是器乐合奏的方式,如《法华经》所云“若伎人作乐,击鼓吹角呗,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盎持以供养”。二是以歌叹舞咏演述故事的方式,如《无量寿经义疏》释“伎乐供养”:“伎乐音中,歌叹佛德”。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曾提到戒日王作剧本《龙喜记》的故事:“戒日王取乘云菩萨以身代龙之事,缉为歌咏,奏谐弦管,令人作乐,舞之蹈之,流布于代”;又提到“东印度月官大士作毗输安咀啰太子歌词,人皆舞咏”。此二事的时代虽在公元7世纪,但却是原始佛教伎乐供养之法的余绪。因为根据巴利文佛经,追随佛陀出家的比丘中有许多值得注意的是,伎乐供养往往是同说法、诵经节目结合为用的。根据《证契大乘经》《月灯三昧经》《无所有菩萨经》《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的描写,供养伎乐乃用“杂举”“间和”的方式同其它节目结合,多用于佛陀说法场合,使用了螺鼓等乐器,有专门模仿乌声的相和伎人,是原始佛教的主要音乐活动[7](图14)。

我们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天竺乐中可以看见许多琵琶。

古人称“乐”,指音乐舞蹈的总称。关于天竺乐,《隋书·音乐志》中记载说:“天竺者,起自张重华据有凉州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即其乐焉。”这里的张重华系继承其父张重骏管辖凉州,时间在永乐年间(公元346~353年)。说明天竺乐于公元4世纪传入中土,传入西域应当早于此时。鉴于龟兹石窟壁画3世纪已有不少乐舞描绘,西域流传天竺乐应在公元前后。史书中的“男伎”则说明天竺乐的表演者是男性。

天竺乐的乐器,《隋书·音乐志》载:“乐器有凤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铜鼓、毛员鼓、都昙鼓、铜钹、贝等九种,为一部工十二人。”这里记载的琵琶、五弦不一定与西域其他地区的同名乐器相似。因为印度《演剧论》中记载的弦乐器是Vina—citra(七弦)、 Vipanci(九弦),之后,印度佛教音乐集大成中只见弦乐器有nakala(二弦)、jantra(三弦)、sitra(七弦)、vipanci(九弦)、svaramanctala(二十一弦)等,其弦乐器并不见“五弦”类,这说明印度佛教音乐无论是古代还是中世纪,“五弦”并不是其代表乐器。所谓“琵琶”亦不是中国后世的琵琶式样,而是一种vana的弦乐器,与西域石窟壁画中的琵琶亦不相同[8]。

印度佛教音乐中,后期之乐器,除上述乐器外,于公元2世纪至6世纪之间出现了棒状直颈之五弦琵琶,如阿玛拉维·巴佛亚壁画中描绘。这是佛教中期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乐器。公元7至10世纪,是印度佛教音乐的后期,富有特色的乐器是匏琴、铜锣等金属乐器,而且延续到当代仍在使用。

供养是佛教徒的重要修行活动,可根据供养物种类大致分为衣食住行等物质性供养和崇敬﹑赞叹﹑礼拜等精神性供养两大类。伎乐即音乐,多伴有舞蹈。伎乐供养即用乐舞形式来歌颂、赞扬﹑礼敬佛教,屬于精神性供养行为。从佛经来看,伎乐供养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不鼓自鸣”的诸天伎乐供养佛,二是人间世的以弹奏乐器所作的供养。这两种类型也对应于佛教石窟壁画中的伎乐图像,即“伎乐天”与“伎乐人”两大类。前者来自佛经中的各种天神,尤其以属于“天龙八部”护法神的“乾达婆”和“紧那罗”为代表;后者则代表现实生活中的供养人,随着佛教的世俗化逐渐成为佛教艺术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从佛教戒律的角度看,伎乐属于“声色之娱”,与修行的宗旨背道而驰。佛陀在世时,对音乐舞蹈一般持否定态度,并严格禁止弟子参与这类活动。不过,印度原有的音乐传统十分发达,甚至佛陀本人也精通音乐戏剧等艺术;从佛教典籍来看,佛陀并非一味禁止一切艺术活动,他反对的是所谓“世间歌颂”,而赞成好音声赞呗,即禁止以娱乐为目的之伎乐,而许以供养为目的之伎乐。

四分律中有舍利弗﹑目连入灭后,佛陀应允其弟子起塔并用伎乐等供养的记载,尽管此事未必真实发生过,但反映了佛陀并不反对伎乐供养的态度。从传教的角度来说,佛教要吸引的目标信徒中包括大量原本靠音乐伎艺为生的下层民众以及专业的演员。他们是伎乐供养的主要提供者,也是佛教艺术中伎乐供养人的原型。现存最早的佛教艺术以印度中央邦的巴尔胡特大塔和桑奇大塔石雕为代表,两座佛塔都保留了大量伎乐供养人的形象。巴尔胡特大塔建于公元前2世纪的巽伽王朝时期,从塔门和栏楯上的铭文来看,捐资者均为当地居民,并无来自皇室显贵的支持。佛塔石栏面向佛塔的一面,雕满了真人大小的浮雕,这些形象表现的就是当地部落和城镇中的供养人,其中也包括乐伎形象[9]。

巴尔胡特佛塔南门石柱下层外侧的浮雕,表现了一幅伎乐供养的场景:画面左侧描绘了一组8人乐队,其中5位手持七弦琴﹑钹等乐器,其他3人或背对观众,或双手交握,可能是歌唱者;右侧是4位跳舞的女子,手臂或伸或屈,展示出典型的印度舞蹈动作,舞女脚下又有一小儿形象,外围刻写了4位舞女的名字,且均冠以“阿卜莎罗Apsarase”的称号。“阿卜莎罗”是印度民间传说中来自海洋的仙女,以美貌和歌舞著称,《梨俱吠陀》中即有记载,在佛传故事中曾被天魔派去引诱和阻止佛陀悟道,后来成为了因陀罗天宫中的天女。她们的故事被记录在巴利文佛经《天宫事》(Vimānavatthu)中,多为曾在人间受苦受难的艺伎,因诚信佛教,死后进入因陀罗天宫。因陀罗原为婆罗门教众神之首,在佛教中成为释迦牟尼的追随者。一些信徒生前没有来得及积累足够功德进入涅槃境界,死后成为天人,升入因陀罗天宫。巴尔胡特浮雕中的4名阿卜莎罗,前3人的名字见于《天宫事》中因陀罗天宫的天仙乐队名单上。

我们知道,古波斯人和亚历山大的入侵对于印度都极为重要,但是,在琵琶音乐中,我们发现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古代印度音乐很少采用波斯人的曲项琵琶,也很少运用古代阿拉伯人的长颈琵琶[10]。

在印度考古文物中,我们只发现一幅图,是公元1至3世纪的琵琶,好像是曲项的,人物雕塑得不太清晰,弹奏的琵琶不是明显的直项,似乎是曲项琵琶,而且只发现了这一个雕塑。我们姑且认为是来自波斯琵琶的影响吧。

但是,印度人最多使用的还是一种五弦直项琵琶,虽然是直项,但是与古代阿拉伯人的长颈琵琶相比,琴体成为梨形,而不是长方形或椭圆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最典型的是“菩萨下凡,由奏乐和舞蹈的众神伴送”中的琵琶,考古学家定性为公元2至3世纪。之所以叫五弦琵琶,是因为有明显的5个弦轴。琴身为棒状梨形,这是印度最早的琵琶造型。依据是来自德国学者的考证(Walter Kaufmann: Musikgeschichte in Bildern·Altindien,Verlag fuer Musik Leipzig, 1981.)

还有两个比较早的五弦琵琶图像,一是在悉达多宫殿出土的,公元2世纪。还有一幅“乐神和舞神送乔达摩菩萨的帽子(头巾)上天”的本生故事画中的五弦琵琶,也是在公元2世纪[11]。

最晚的五弦琵琶出现是在公元8世纪,是在“琵琶琴,箜篌与舞者”的本生故事图像中发现的。

从上述文物中可知,五弦琵琶在印度最早出现在公元2世纪,一直到公元8世纪还在使用。

注释:

[7]贾应逸、祁小山著:《佛教东传中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8]周菁葆著:《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年版,第84页。

[9]宮治昭·モタメディ遙子編,【世界の博物館19,シルクロード博物館,壮大なる东西文明交流のるつぼ】,昭和54年(1979年),講談社。(日语版,宫治昭等编,《世界的博物馆19,丝绸之路上的博物馆,壮丽的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昭和54年,1979年)

[10]Г.А.Пугаченкова, Искусство Гандхары, Москва,1982.俄文版,[俄]Г. А.普加琴科娃著《犍陀罗艺术》,莫斯科,1982)

[11]图版来源:Walter Kaufmann: Musikgeschichte in Bildern·Altindien,Verlag fuer Musik Leipzig, 1981.(由金经言先生翻译。)

作者现任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特聘教授、浙江音乐学院特聘研究员

(全文完)

猜你喜欢

佛陀石窟琵琶
我和我的琵琶
形态各异的石窟(上)
春·遇见
最后的说法
夜宿石窟
养身与养心
夜宿石窟
“琵琶”和“枇杷”
最美的佛陀
大足石窟人物造像的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