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高校融媒体平台建设的实践探索研究

2021-09-10黄书戎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上海戏剧学院平台建设

摘要:新媒体时代,多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本文以上海戏剧学院为例,结合艺术类高校当前媒体宣传工作的现状,在充分调研和数据支撑的基础之上,探索建立一套符合艺术类高校当前发展需求,集信息发布和宣传为一体的融媒体平台,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宣传阵地。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融媒体;平台建设;新闻宣传;上海戏剧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5-0034-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项目“艺术类高校融媒体平台建设的实践探索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D-072

當前,出于高校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需要,融媒体平台的建设迫在眉睫。它既是硬件基础和技术平台,也是大脑和神经中枢,应具备集中指挥、采编调度、高效协调、信息沟通等“中央厨房”基本功能[1]。除了平台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应形成一套新的媒体融合运行机制,建立一套成熟的、立体的、多面的融媒体运作完整模式。

课题组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会、网络问卷等有效形式,对包括上海戏剧学院在内的多所艺术类专业院校的融媒体平台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在充分翔实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撰写研究报告,旨在促进和推动艺术类高校融媒体平台的进一步建设和完善。这一方面能够提高学校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覆盖范围;另一方面能牢牢掌握宣传舆论工作的战略主动性,推进信息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加快融媒体建设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一)推进高校融媒体建设是大势所趋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多用户、多平台发布的信息传输渠道,从中央到地方均对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融媒体一体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2]。

2019年2月25日,媒体深度融合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重要论述,积极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大势,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牢牢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战略主动,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

校园媒体作为重要的舆论阵地,媒体融合发展刻不容缓。在融媒体平台建设中,上海戏剧学院作为艺术类高校,应发挥在编导、影视传媒、创意设计等专业领域的优势,结合多种媒体表现手段,综合多种媒介形态,针对不同受众、不同需求,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平台、载体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融合型的信息生产、信息传播和信息消费[4]。

(二)艺术类高校对融媒体建设存在迫切需求

1.宣传思想工作贯彻的需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5]。因此,学校党委在意识形态的舆论引领方面,更需要借助强有力的平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输出,大力推进宣传思想工作和党建工作。而新兴媒体的出现和全媒体的融合,可以构建全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为学校的宣传思想工作助力。

2.师生理论和专业学习的需要。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线上教学、线上研讨会、线上演出,以及通过网络直播方式将线下会议活动转移至线上,已成为越来越普遍的方式。师生在理论和专业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查阅各类资料,开展各种各样的学术交流。因此,融媒体平台的交互性和立体性,将为高校师生在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方面提供有力的抓手,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打破传统学习方法的壁垒,在不同空间范围迅速实现互动和沟通。

3.艺术演出活动展示的需要。作为国内知名的高等艺术院校,上海戏剧学院囊括了戏剧、戏曲、舞蹈、影视、创意等多个学科门类,学校开门办学,秉承守正创新、融通中西的教育理念,努力打造平台型大学,经常举办各种对内对外的演出和交流活动,如“小剧场戏剧节”“上戏艺术季”“青年艺术人才创想周”等,学生每年的实习大戏和毕业大戏在校内外的舞台精彩上演,学校举办的各类论坛和研讨会活动汇聚了文艺界和理论界的诸多专家学者,“文化志愿者演出”“仪式教育”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也备受好评。此类文艺演出活动由于具有动态展示和宣传的特殊价值,所以更需搭建一个全媒体平台,使各项活动信息和动态能以视频、文字、图片、语音等不同的形式展现给观众和广大师生校友。

二、融媒体平台建设的体制机制探究

在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媒体宣传工作需从根本上转变思想,不能将新媒体作为一项简单的工作,而要意识到新媒体在学校品牌塑造、招生宣传、危机公关等方面具有的重要意义,提升重视程度,做好整体运营布局,矩阵关系的维护尤其重要。

研究期间,课题组组织召开了多次专家研讨会、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广泛吸纳各界意见,总结出三条艺术类高校融媒体中心体制机制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形成以党委宣传部为新闻中心的一体化平台

高校应以党委宣传部为新闻中心,综合各院系、部门、学生记者团、校园自媒体等组织机构,打通校园网、校报、微信公众号、微博、电子屏、海报等平台,形成一体化的融媒体平台,使融媒体成为一个中央大脑,提高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增强校园凝聚力,提高学校的影响力。

长期以来,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宣传部高度重视各项活动的对内对外宣传工作,不断强化新闻宣传意识,把媒体宣传作为部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了有工作计划,有经费投入,有制度保障,有检查落实,有定期总结。根据本校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精心选择新闻发布主题,组织开展网络信息员培训、学生记者团培训等活动,组织媒体记者、学生记者等进行集体采访、单独采访、观摩演出、交流研讨等。根据新闻发布的内容、目的和要求,综合运用校报、海报栏等传统媒体和校园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选择合适的发布形式,努力做到主动引导舆论,使新闻宣传的方式更加多样。

(二)实现新闻内容与渠道的共享

高校融媒体平台的建设应覆盖校园新闻宣传工作的指挥调度体系,实现新闻内容与渠道的共享,打造一整套集新闻信息策、采、编、发、评、管、存、屏于一体的融媒体中心与运行机制,形成基于互联网高新技术的新型舆论引导、媒体管理、媒体融合、校园治理的创新机制,实现校园宣传内容的采编一体化、评价数据化、数据可视化、监管智能化,以适应新媒体时代创新内容生产方式的新常态。

上海戏剧学院目前就通过技术手段的整合,将校园网后台建设成为个性化门户的集成平台,各院系和部门发布的新闻信息均能通过校园网后台实现共享,并通过院系(部门)信息员,将信息推送给校园网主頁编辑。校园网主页编辑为党委宣传部干部,可将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同时推送至微信公众号、校报、微博等其他媒体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

此外,上海戏剧学院还在OA(办公自动化)内网开通了论坛、研讨会、讲座、演出、海报等审核流程,如果该流程获批通过,最终节点也将抄送党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实现对学校所有活动信息的全面掌握,并从中选取值得进行宣传报道的信息。

(三)发挥专业优势,加强融媒体平台的队伍建设

上海戏剧学院作为艺术类专业院校,开设的艺术管理、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动画等多个专业均与新媒体领域息息相关,学校应充分利用专业优势,让师生发挥艺术特长,共同参与融媒体建设工作。

高校融媒体建设是一盘体现全方位综合战略的大棋,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合力下棋,将棋盘布置得漂亮美观。党委宣传部仅仅起到中央枢纽的牵头作用,最终依靠的是整体队伍的力量。因此,在队伍建设方面,可探讨成立多个师生团队,如文案组、摄影组、视频组、外联组等,由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相关专业的学生各司其职,将需要宣传报道的信息整合输出、编辑上传等。由党委宣传部最终审核把关,进行对外展示。

同时,需建立相关的奖惩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增强队伍的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吸纳和培训新人,使队伍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稳固的保障机制。

三、艺术类高校融媒体平台建设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一)难点

实地走访、座谈会、网络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艺术类高校由于其专业设置的局限性和特殊性,在融媒体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难点。以上海戏剧学院为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理念落实不够深、不够细。上海戏剧学院当前正面临教育转型和创新,面临艺术教育与上海文化艺术发展需求的主动对接和引领。但由于理念落实不够深入,不少干部和教师对改革发展的危机意识不够强烈,认为融媒体平台的建设,非本院系和部门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消极疲软的态度。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长远贯彻落实。

2.信息传播渠道较窄。仅依靠校园网后台和OA内网平台采集信息,缺少发散性和创新性。同时,艺术类院校缺少电子信息技术等相关理工科专业的支撑,在融媒体平台建设的技术层面,无法进行专业的分析。以上不足阻碍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导致同一条信息需要在多个平台、多个端口发布,未形成联动效应,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媒体传播速率。且由于学校规模的限制,党委宣传部人员编制较少,日常工作量大时难以兼顾融媒体信息的发掘和推送。

3.校内媒体矩阵管理缺乏有效措施。在高校融媒体建设过程中,学校校报、官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主账号平台,由党委宣传部管理,是学校对外展示的主阵地。除此之外,各二级院系和部门也分别开设了账号,部分教职工和学生也拥有自媒体账号。面对众多的宣传平台,学校已初步建立矩阵管理,搜集各平台发布的信息,并定期开展自媒体账号排查工作,对长期不使用或内容不恰当的自媒体,进行相应的处理。尽管如此,校内媒体的全面监管尚存在漏洞,需进一步提升媒体矩阵管理的有效性。

(二)解决方案

分析所述难点,艺术类高校在融媒体建设过程中应考虑结合“四全”媒体发展趋势,即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建立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媒体融合系统,从而实现新闻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1.建立全媒体信息管理系统。需具备资源门户、权限管理、门户管理、资源加工、检索分析、资源下载及系统对接等功能,实现对媒体信息的智能管理,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对媒体信息管理实现全连通,即平台、工具、应用之间全连通,平台提供的元数据、信息标准能够直接应用于各类数据工具,各类应用能够向平台提供数据使用情况、数据质量情况的信息反馈。三部分功能互相连通、有机结合,构成统一的架构体系。

2.建立可视化大屏系统。通过全网热点数据的聚合,在大屏幕滚动显示,增强党委宣传部新闻宣传策划能力;通过数据动态图表展示,实现新闻宣传工作流闭环。通过使用各种内容生产工具,实现集线索搜集、选题策划、文稿生产管理、在线图片编辑、远程传输、在线审核、融合发布、数据跟踪于一体的融媒体新闻产品全流程生产系统。

3.建立并不断健全媒体融合运行机制。做好新闻信息员和学生记者团队伍建设,通过一系列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充分发挥媒体融合系统的实用价值。落地学校“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校内信息共享和交换提供保障,实现信息数字化、智能化,基于数据实现日常宣传工作的全时、适时、实时传递,变被动获取为主动推送。

四、融媒体平台建设促进高校宣传部创新工作方法

搭建一整套完善的融媒体平台,高校党委宣传部可以借助内部和外部的多重合力,总体协调新闻资源,形成一系列创新工作方法。

(一)跨部选题交流,形成合力调配资源,高效生产内容,推进新闻宣传思想工作深化改革

通过融媒体平台的深度整合应用,打造“中央厨房”,打通“数据孤岛”,消除“应用烟囱”,实现应用数据的统一管理与共享,形成权威大数据中心;生成校级数据资源池,构建全校资源主数据、共享数据、历史数据、数据仓库,提升对新闻数据的存储、管理能力。

(二)使用新媒体融合工具,多维度评价校园媒体矩阵,营造资源共享的平台关系

在融媒体平台的开发过程中,应考虑加入矩阵传播分析与绩效评价的功能,例如对系统内的新媒体账号生成业内权威公认的统计指数,并按日、周、月生成排名榜单以供参考。对系统内的新媒体账号进行统计、分析并生成报告,对融媒体矩阵内的发文情况形成综合分析报告等。

(三)建立分层级的信息发布系统,感知舆论态势,提高媒介素养

打造校园融媒体“智慧大脑”,同步学校宣传部多平台、多层级、多用户与各部门多平台、多用户之间的联动。通过打造采编发融合、大数据驱动、内生驱动力、全民传播的“四全”平台,建设好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四全”融媒体基础信息化管理系统。

(四)打造学校对外宣传的合力,进一步加大艺术类高校的对外宣传力度,突出学校特色,树立学校品牌形象

艺术院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不断为青少年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上海戏剧学院作为全国顶尖的艺术类院校之一,应站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最前沿,通过一整套充分完善的融媒体平台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闻宣传措施,将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精彩的演出展览等推向市场、推向社会,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五、结语

艺术类高校的融媒体平台建设,需针对学校的现状和实际需求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统一学校标准体系,包括存储标准、治理标准、管理标准、业务标准,在制定智慧标准底座的同时,兼顾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新闻素材展示空间,坚持系统设计先进、安全、高效、开放、易用、可扩展等原则,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新闻宣传实际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楼伟民.抓住媒体融合窗口期 构建融合传播新格局[J].视听纵横,2020(6):16-18.

[2] 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6):1.

[3] 黃坤明在媒体深度融合工作推进会上强调 积极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大势 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N].人民日报,2019-02-26(4).

[4] 张帅.智能音频设备何以成为“四全媒体”:基于媒介进化论的叩问[J].中国传媒科技,2020(10):17-20.

[5] 李合亮.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N].光明日报,2018-11-28(6).

作者简介:黄书戎(1985—),女,江苏扬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新媒体管理。

猜你喜欢

艺术类高校上海戏剧学院平台建设
“一带一路”与上海戏剧学院实践案例
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戏剧特色展综述
The view on teachers’corrective feedback
艺术类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打造团队促建设坚持创新彰显专业特色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提高途径探析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艺术类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艺术类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