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驱动的安徽省产业升级能力评价

2021-09-10孟静单熙哲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优化升级主成分分析法创新驱动

孟静 单熙哲

摘要:基于创新驱动视角对安徽省产业升级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新时代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针对产业升级要求,立足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结构优化与绿色发展4个维度,构建安徽省产业升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徽省2001—2018年相关数据为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产业升级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8年安徽省产业升级能力呈波动上升态势,其中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能力的作用最为凸显,绿色发展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经济效益与产业升级能力的关联较弱。安徽省创新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仍有待提高。打破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障碍,需要从完善区域创新生态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深化产业绿色发展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升级评价;主成分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 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12(2021)03-0253-07

Evaluation of Innovationdriven Industrial Upgrading

Ability in Anhui Province MENG Jing,CHAN Xizhe

(School of Economics,Anhui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innovationdriven perspective,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industrial upgrading ability of Anhui Province.The study found that industrial upgrad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ngine for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Aiming at the requirements of industrial upgrading,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economic benefit,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tructural optimiz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Taking the data of Anhui province from 2001 to 2018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use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to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the industrial upgrading capacity of Anhui province.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2001 to 2018,the industrial upgrading capacity of Anhui Province fluctuated and rose,in which the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as the most prominent,the green development showed a certain lag,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 benefit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ability was weak.Besides,the advantages of innovation in Anhui Province have not been brought into full play,and the efficiency of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still needs to be improved.To break the barriers between innovationdriven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we should improve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ecosystem,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deepen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industry,etc.

Key words:innovationdriven;industrial structure;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industrial upgrading evaluation;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0引言

新時代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正逐步取代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成为持续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的主要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安徽科技创新发展迎来新的机遇。近年来,安徽省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成。虽然安徽省拥有优越的政策环境和雄厚的科技创新资源,然而创新成果转化效率较低,导致创新驱动产业进一步升级受阻。安徽省产业要想实现真正的升级,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探索新模式、开启新动能。

第3期孟静等:基于创新驱动的安徽省产业升级能力评价关于产业优化升级,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升级的内涵、影响因素、动力等方面。国外学者一般认为,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状态演变的过程(ERNST,1998;STEVEN,2008)\[1-2\]。国内学者江小涓(2005)将产业升级定义为通过各产业不断调整,促使经济协调发展,以达到一种高效率、资源配置合理的状态\[3\]。熊兴等(2016)将产业结构优化细分为合理化与高度化,前者是指产业间资源要素配置合理、产业结构供求平衡,后者是指产业主体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不断演进提升\[4\]。

关于创新驱动,熊彼特(1912)最早强调了变革生产方法和革新生产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5\]。ACEMOGLU(2018)认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和途径是创新\[6\]。创新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与整合产业链来优化产业结构,进而带来结构红利。但是不同要素密集度的制造业在创新生产活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进而对产业升级的影响也存在差异(SANDRINE,2019)\[7\]。国内学者洪银兴(2017)认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及商业模式创新对产业升级均有驱动作用,且核心为科技创新\[8\]。赵玉林等(2019)认为除了激励技术创新,还要强化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的相互作用\[9\]。丁晓星(2020)认为借助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能优化企业内部生产,实现产业转型升级\[10\]。罗啸潇和王婷(2020)的研究表明,协同创新效率影响科技成果转化,进而影响产业升级效果\[11\]。

在产业升级能力评价方面,目前测度的方法主要有2种:一是指标体系法,如王新红等(2017,2018)采用熵值法与灰色关联分析,周燕和李泓欣(2018)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分别对省域产业升级能力进行评价\[12-14\]。张鑫(2017)、朱虹(2018)也采用指标体系法对安徽省具体情况进行分析。\[15-16\]二是计量模型法,如王慧艳等(2018)、徐银良等(2018)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对省域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绩效进行评价\[17-18\]。王宁(2019)运用DEA模型中的Malmquist分析法对创新驱动下的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进行评价\[19\]。

从以往研究可以看出,基于创新驱动的省域产业升级能力的评价研究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尤其是新时代背景下的相关研究极具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因此,文中立足安徽省产业现状及相关数据,构建产业升级能力评估框架并展开实证研究。

1安徽省产业升级现状

1.1总体发展情况

近年来,安徽省总体经济水平快速增长,已成为中部地区最具创新活力的省份之一。如图1所示,2019年安徽省GDP已达到37 114亿元,比上年增长7.5%,GDP增速近10年来维持在10%左右,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制造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总体上看,安徽省经济平稳运行,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高。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安徽统计年鉴》(下同)

1.2产业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制造业比重大幅提升,產业结构呈“二三一”格局。从表1可以看出,近年来,服务业比重逐渐上升,从2000年的38%增加到2019年的50.8%,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尚有一定差距。目前安徽省的支柱产业仍以制造业为主,主要包括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服务业中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增速较快,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

技术创新是促进新兴产业形成以及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总体上看,安徽省近年来创新的综合水平持续上升,R&D投入和专利授权量均不断增加。安徽省统计局发布的安徽省创新发展指数显示创新产出指数每年提升均在10%以上。可见安徽省近年来采取措施促进创新要素集聚,积极打造区域创新生态体系,无论是在技术创新的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了一定提高,但与东部沿海发达省市相比,无论是创新投入还是创新产出水平,均存在较大差距,如图2。

1.4绿色发展现状

安徽省近年不断完善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安徽省节约用水条例》等相关法规,同时积极建设节能减排监测与预警系统,提高节能减排服务水平,并且不断强化社会对节能减排的监督,鼓励全民参与节能减排。近年来,安徽省单位GDP能耗不断下降,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安徽省的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效,全省环境污染治理强度逐步提高,如图3。

2基于创新驱动的安徽省产业升级能力评价2.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遵循能够反映安徽省产业升级能力实际状况、兼顾指标的多样性与权威数据的可得性以及指标的有效性原则下,文中从创新驱动的视角与产业升级的内涵出发,以体现产业升级能力的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结构优化与绿色发展4个方面构建了基于创新驱动安徽省产业升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该体系是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构成的层叠体系:一级指标层由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和绿色发展组成。三级指标层反映准则层的具体内容,由各单项指标组成。安徽省产业升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成见表2。

2.2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文中根据以上建立的指标体系选择数据,考虑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获得性,时间跨度为2001—2018年。相关数据来自于历年《安徽省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其中霍夫曼比例系数、市场集中度、对外开放度等数据根据作者计算得到,各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3。

由于产业升级能力是由多要素构成的系统性概念,因此需要用综合评价的方法。综合评价方法一般都要解决评价指标赋权以及消除指标间的相关性2个问题。基于研究的实际问题和统计数据的特点这里选取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作为文中的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多指标评价方法,能在基本包含全部指标信息的前提下,通过各指标的贡献率,用几个新的综合指标来代表原有指标,评价结果相对客观和准确。

2.3基于创新驱动的安徽省产业升级能力的主成分分析2.3.1信度与效度检验为确保样本数据的可靠性与正确性,首先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从表4可以看出,Cronbach’s Alpha 值大于0.5,表明评价指标样本的可靠性较高。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结果显示,近似卡方值较大,其显著性的P值小于0.01,表明数据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以上检验结果表明,所选取的指标数据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

2.3.2方差分解与成份矩阵

根据累计贡献率达 85%和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共提取4个主成份(见表5)。其中,第一主成份信息贡献率为55.848%,第二主成份为15382%,第三主成份为9.076%,第四个主成分为8.765%,累计贡献率达89.071%。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6),可以得到4个公因子的得分情况

FAC1_1=0.111*ZV1+0.067*ZV2…+0.091*ZV16

FAC2_1=-0.01*ZV1-0.092*ZV2…-0.209*ZV16

FAC3_1=0.029*ZV1-0.087*ZV2…+0.193*ZV16

FAC4_1=-0.003*ZV1+0.525*ZV2…+0.09*ZV16

其中,ZV1,ZV2,…,ZV16分别代表各数据指标标准化后的值。

2.3.3评价结果

要获得安徽省产业升级能力评价的综合得分,可对4个公因子的得分进行加权求和,权数取其方差贡献率。4个旋转后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5.848%、15.382%、9.076%和8765%,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

ZF=55.848%*FAC1_1+15.382%*FAC2_1+9.076%*FAC3_1+8.765%*FAC4_1

同样对安徽产业结构的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结构优化、绿色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如图4。

2.3.4结果分析

总体上看,2001—2018年安徽省产业升级能力呈波动上升态势,尤其2010年以后上升速度明显加快。呈现这种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安徽省越来越重视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逐渐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

表6成份得分系数矩阵成份经济效益评级得分变化趋势呈M形波动上升。但在2012以后,其对产业升级能力的贡献呈下降趋势,即经济效益对产业升级能力的重要性在减弱。这是因为经济效益高低已经不能代表产业升级能力的强弱。随着产业环境的变化,原来经济效益良好的产业可能由于难以摆脱路径依赖反而无法实现持续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技术创新得分变化趋势与产业升级能力水平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近年来增长更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在2013年以后,技术创新成为对安徽省产业升级能力水平贡献最大的因子,这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创新驱动已成为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的关键动力。

结构优化评分在2008年以后上升趋势非常明显,说明安徽省越来越重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绿色发展评价得分波动非常大,说明无论是节约资源还是环境保护,其收益效果均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近几年绿色发展评价得分整体有所提高。这说明安徽省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在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3安徽省产业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3.1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不足

安徽省创新资源相对丰富,然而创新产出相对于研发投入并未体现应有的水平,这说明研发成果市场化程度不足,创新投入、专利技术、企业和市场之间没有形成协同联动、共赢共生的创新生态体系。总体来看,安徽省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市场需求不敏感,研究的项目多针对学科建设的前沿性、研究成果的科学价值认同,却忽视企业和市场大众的需求。而企业为了避免科技研发的高投资和高风险,一般选择低成本、高利润的研究项目。双方利益的断链导致产学研效率低下,无法达成预期效果。除此之外,安徽省在创新文化培育方面也有待加强,尚未形成开放信任、包容失败、敢于尝试的创新氛围。

3.2产业结构存在低度化

近年来安徽省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三产占比逐渐超过50%,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导产业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并且产业层次偏向于中低端。造成产业结构仍存在低度化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缺乏高端核心技术,在一些关键领域,“卡脖子”瓶颈凸显。作为创新主体,企业参与意识较低,只重视短期经济效益,满足于简单模仿或照搬照抄。企业的组织结构、盈利模式等也存在较大刚性,在缺乏政策强力支持的情况下,限制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此外,对前沿技术的不敏感也导致了产业结构低度化,技术创新核心技术的应用是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动力,对新技术的应用较为迟钝让自身在全球产业竞争中处于下风。

3.3产业转型升级人才供给不足

安徽省科教资源丰富,R&D人员数近年来始终保持近30%的增速,但是对于企业来说,转型人才的供给仍然不足,高端研发管理人才和低端技能型人才都比較缺乏,并且人才需求和劳动力供给之间结构性失衡明显。一方面,区域创新资源竞争激烈,沿海发达地区的人才政策和发展环境更加优越,安徽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另一方面,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企业业务和运作模式的升级,对人才的要求日益多元,而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常常忽视创新能力训练,难以应对产业转型需求。科技人才是创新的基础和支撑,是加快科技成果向产业集成转化的有效途径。安徽省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配套服务等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

3.4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不到位

安徽省绿色理念的普及缺乏深度,虽然安徽省环境污染治理强度不断提升,环保项目投资额持续增加,但部分企业仍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缺乏绿色发展的观念和责任感与使命感,一些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试图避开环保督察,超标的排污对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意味着要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发展循环经济,必然依靠绿色技术发展,而绿色技术升级要对原有工业生产技术进行完善或颠覆,均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的投入,这些资源尤其是新技术与高精尖人才投入的不足以及环保效果的滞后性导致目前企业绿色生产困难重重,能源利用效率的持续降低存在瓶颈,可见整个产业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不到位。

4创新驱动安徽省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4.1完善区域创新生态体系

区域创新活力是提升产业优化升级能力的重要动力之一,而创新的生长发育需要良好的区域创新生态体系。完善区域创新生态体系主要包括下面3个方面:第一,完善创新要素,保证创新要素在一定范围内的集聚。创新要素包括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等,每一要素均为创新贡献一定的价值,它们是区域创新生态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如果这些创新要素的联系存在地理壁垒,或者某一关键要素缺乏,创新则很难成功。第二,培育区域创新文化。文化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很难在根本上转变,但是可以通过该地区人们基于共同的价值理念或本土文化的传承,再辅以有利于创新的制度设计,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进而形成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第三,完善区域创新生态体系的结构。创新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依赖于创新生态体系的结构,要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使得创新资源可以充分快速流动,增强整个系统的创新活力和效率。创新要素之间的联系可以基于“正式制度链”和“文化链”2种链条,被动和主动创新相结合,使不同社会角色的主体之间相互联系,产生创新活动。

4.2深入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整体的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并不能掩盖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应继续深入优化,对于传统产业继续加大优化升级力度,对于一些高能耗、低效益的落后产能要适当放弃或进行颠覆性升级,提高产业发展质量。考虑到安徽省当前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应该健全产业结构调整等相关的政策,促进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协调,通过加大资金、政策扶持等措施推动第三产业创新,依靠技术创新培育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新动力,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此外,产业升级需要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鼓励全社会进行创新,让创新驱动成为促进产业升级的新力量,依靠科技创新对传统工业进行转型升级,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掌握核心科技,进而使企业走向价值链高端,提高国际竞争力。

4.3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政府应该在宏观上营造良好的创新人才培育氛围,继续出台人才吸引政策,避免本省的人才大量外流并促进创新人才的涌入。人才引进政策应不仅仅局限于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对于其他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也应该出台针对性的政策。企业同样应制定相应的培训与人才招聘政策,确保内部创新型人才的挖掘以及外部人才的招聘,保证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能够获取人才资源并发挥其作用。此外,应建立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新知识体系,突出产才融合、多元育才和项目用才导向,推行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夯实高校毕业生等基础性人才储备,促进人力资源之间形成良性互补互动,弥补区域发展的人才短板。

4.4深化产业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产业升级的另一大关键动力,产业发展应继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首先,要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对突出的环境问题进行及时整改,避免再次出现牺牲环境换取经济效益的现象发生;其次,加强新技术的引进以及自主开发,运用新技术带动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基于技术创新完善循环经济体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最后,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针对不同种类的自然资源以及各种类型的环境保护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各种生态问题做到有法可依。如此深化产业的绿色发展,促进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提高产业升级的质量和水平。

5结语

基于创新驱动视角,针对产业升级要求,立足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结构优化与绿色发展4个维度,构建安徽省产业升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产业升级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1)安徽省创新资源丰富,创新成果丰硕,然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低,导致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受阻。

2)总体上看,2001—2018年安徽省产业升级能力呈波动上升态势,其中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能力的作用最为凸显,绿色发展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经济效益与产业升级能力的关联较弱。

3)安徽省創新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打破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障碍,需要从完善区域创新生态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深化产业绿色发展等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1\]ERNST D.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export success in asia\[M\].Routledge: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Export Success in Asia,1998.

\[2\]STEVEN S,GLORIA T.Predicting the emergence of innovation from 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lessons from the twentieth century\[J\].Journal of Macromarketing,2008,28(02):157-168.

\[3\]江小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阶段和新任务\[J\].财贸经济,2005(04):3-9+71.

\[4\]熊兴等.供给侧改革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基于199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6(24):62-67.

\[5\]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6\]DARON A,UFUK A,HARUN A,et al.Innovation,reallocation and growt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8,108(11): 3450-3491.

\[7\]SANDRINE K.National innovation policies for technology upgrading through GVCs:A crosscountry compa comparison\[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9,145(08):158-272.

\[8\]洪银兴.创新驱动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J\].经济学家,2017(12):6-9.

\[9\]赵玉林,裴承晨.技术创新、产业融合与制造业转型升级\[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11)

猜你喜欢

优化升级主成分分析法创新驱动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试析石油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优化建议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创新驱动与我国创新生态研究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试论自主创新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