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空工业昌飞:创新驱动下的亮眼成绩单

2021-09-10李蓉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产管理

李蓉

展开“十三五”这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时代画卷,一组组跳动的数字、刷新的排名,见证中国前进的步伐;一个个高光时刻、精彩瞬间,标注航空工业征程上的关键节点。

五年来,航空工业昌飞围绕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使命和集团 “一心、两融、三力、五化”发展战略,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三五”的任务目标,向集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党建创新 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十三五”期间,昌飞公司党委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贯彻落实集团党建“1122”工作体系,构建具有昌飞特色的“12345”党建落地模式和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落地模式,以党员先锋指数提升科研生产效率指数,以组织力提升战斗力,以支部向心力提升职工凝聚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建立“吹哨报到”党建工作制度,实施以“员工吹哨、支部报到”“车间吹哨、部门报到”“下游吹哨、上游报到”为主要内容的“吹哨报到”制度。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着力形成到基层一线解决问题的导向,打通解决职工群众困难和科研生产难题“最后一公里”, 强化以支部向心力提升职工凝聚力,促进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服务一线,强化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

在先进文化力建设的道路上,昌飞不断探索实践、深耕细作,重点形成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影响力。着力培育基于价值观高度趋同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倡导“不伤人、不烦人、服务人”员工价值观和“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诚信观,践行以“执行第一、表单办事、问题透明、日清日毕、数据说话、持续改善”为主要内容的员工岗位行为准则。

丰富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制定下发《企业文化体系建设方案》,着力打造以精益文化、团队文化、执行力文化、问题文化、数据文化、品质文化、客户文化为内容的“一心多元”七大文化特质。以“诚信·敬畏”为道德基础,从“心、行、言、形”四个维度,构建以“宗旨信仰、思想理念、行为准则及行为底线、品牌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体系,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与基础管理深度融合,实现“法治昌飞、精益昌飞、活力昌飞、美丽昌飞、幸福昌飞”的企业愿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昌飞先后荣获“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工人先锋号”“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集团文化示范单位”“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2018—2019年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技术创新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航空工业是“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之花”,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十三五”期间,昌飞坚持走“前沿技术探索、基础技术预研、关键技术攻关、批产技术提效”创新之路,建设和完善新技术体系,满足了型号的研制需求,科研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单位,昌飞独立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零部件配送系统,构建和全面应用仓储物流管控系统,建成零部件智能配送中心。通过具有自适应加工、物料与工件自动识别、机械装卸与自动对接装配、制造过程动态调度、运行管理与现场控制集成等典型功能,构建了以“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为特征的智能生产单元和管理体系。实现了在国内航空制造业内首次将部装、总装、试飞生产过程中的零部件、成品、标准件等统一管理统一配送,智能化的仓储与物流系统实现无人调度,智能基准加工系统取缔了手工划线,智能补偿加工实现自动监控自动调整,数字化制造贯穿整个产品制造周期。

大型钛合金桨毂关键零件的节拍化生产线,实现了从离散式到节拍化生产模式的转变;复合材料桨叶专业化生产线,实现了复合材料桨叶的批量生产,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通过集成化的综合测试手段及综合指挥系统等建设,生产效率逐步提升,产品品质以及交付试飞的安全保障能力效果明显。

在实验能力方面,昌飞电磁兼容实验室通过了国家实验室与国防实验室认证并获证书;完成了16个工艺实验室中航电、武器火控、状态监控及燃油系统实验室一期建设目标;完成工艺试验中心平台建设,具备开展3D打印、刀具试切、电子束焊接、复合材料热固化、抗疲劳制造等工艺研究的能力。

昌飞通过核心技术的提升不断提高效益,降低成本;通过缩短研制生产周期,实现直升机新产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通过大规模技术改造和信息化、智能化制造技术应用,产值快速突破百亿大关。

品质创新 塑造企业品牌形象

“航空报国、航空强国”是航空人薪火相传、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昌飞致力为部队提供高质量武器装备,展现出国有军工企业的担当与作为,同时积极大力发展通航产业,助力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落实“直升机让现代生活更美好”的产业发展愿景。

2018 年以来,昌飞聚焦产品功能、性能,策划开展以产品为主线的品质提升工作,设置品质提升专项奖励基金;从总师级、系统级、专业级、车间级等4个层级梳理品质提升项目,采用项目管理的思路,系统推进重难点、跨单位项目;为激发职工对品质提升改进成果的荣誉感,每季度组织品质提升成果评定,营造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促进产品品质提升。不断优化和完善现有产品等级评定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强化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深化开展以产品为主线的质量改进QC活动和“质量+品质”等级品的评定工作;以“五好”班组建设为抓手,提升全员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培育工匠精神,创新质量改进方式,倡导把工作做到极致。

全面推行产品等级评定,建立质量分级制度,按零组件、部件、整机制定等级品评定标准,推行合格品等级质量激励,公司零组件、部件、整机的优良品率大幅提升。

质量检验能力进一步提升,攻克了复合材料超声C扫描检测技术、激光散斑检测技术、在线检测技术,理化计量中心检测/校准实验室获得国家(CNAS) 、国防(DILAC) 双实验室认可。

建立了完善的飞行安全件管控体系,对零组件和成品开展受力失效分析;强化特殊过程控制,公司热处理、化学处理、无损检测、喷丸、复合材料、测量与检验等6个项目通过了美国性能审查委员会的 Nadcap认证,其中测量与检验项目以“零”不符合项通过审核。

开展供应商产品品质提升,联合第三方认证机构专家对质量问题较多的 30 家供应商开展质量“诊断”, 有力地促进了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及产品品质提升。“十三五”期间,昌飞质量绩效水平从2015年的78%提升到2019年的88%。在集團公司组织开展的管理创新和两化融合水平评估中,最终评定为L6级,为制造类最高水平。

管理创新 夯实企业发展根基

“伟大梦想不是等待出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昌飞通过管理创新苦练“内功”,向管理要效益要效率。

2016年7月,公司启动基于配送的6S管理,对生产现场布局进行优化设计,用“看得见”的管理,拉动背后“看不见”的管理。各单位按照统一部署,在6S 和定置管理的基础上,针对生产现场,以配送为中心,围绕物流规划现场布局,设计功能区,应用可视化,实现了“物流、人流、信息流”相统一,生产现场焕然一新,员工良好的工作行为习惯逐步形成。

创新生产管理手段和方式,推行计划管理、拉式生产、站位式生产、断线生产、刚性节点、精益生产、分层例会管理、看板管理等新的管理方法,实现了均衡生产和组织效率的快速提升。从制度、规范、流程、表单等方面入手,以信息化管理手段为依托,持续优化和完善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带动整体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

有效设置生产效率指数、刚性计划完成率、断线计划完成率等指数,以多维度的数据来管控车间计划任务执行情况,保证整机生产任务的准时完成,企业生产效率持续提升,被喻为精益生产管理的“三驾马车”, 对均衡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构建了以科研、生产、客服为中心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对直升机科研、生产、经营进行全局管控,实现实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的统一,对科研生产技术水平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引入项目管理、并行工程、推进PDM、CAPP,构建完善的技术状态控制体系;导入综合平衡计分卡、精益理念,构建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结合航空产业特点,总结创新流程管理模式,首创“流程驱动业务”运作体系;自主开发昌飞制造系统,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该系统是我国第一套由制造企业自主开发的企业级集成制造系统,其实施应用使昌飞制造和管理水平发生了质的变革,也为向“工业4. 0时代”挑战和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动公司“业务活动表单化”,促使业务流程真正显性化,并以表单为载体保证流程执行和持续优化;推进管理标准化,实行管理标准版次管理;将SQCDP 可视化管理等工具嵌入各业务流程,进一步规范、细化和优化生产制造流程及管理制度体系;推进B流程持续改善,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通过持续的管理改进与创新,公司在“十三五”期间,人均劳动生产率提升了76%。

逐梦蓝天,奉献无悔。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走过“十三五”,航空报国,航空强国是航空人告诉世界,告诉未来的时代强音; 展望“十四五”, 奋斗者的足迹永不停歇,团结拼搏,使命必达!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航空工业昌飞党委宣传部)

猜你喜欢

生产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2014年第四批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名单
管理的另一半
食品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