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创新研究

2021-09-10钟文生

体育时空 2021年8期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健康中国创新

钟文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4-002-02

摘  要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学校体育教育踏上了新的征程。校园体育文化对发挥体育的育体和育人功能并营造健康的校园环境有着积极的意义。基于此,通过阐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健康中国背景下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路,且从增加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多元性、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宣传、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体育文化三个层面分析了其创新路径,旨在为研究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校园体育文化  健康中国  创新

一、前言

健康中国背景下,国民健康素养高站位,学校体育教育已经进入体育黄金时代。现如今,我国校园体育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囊括了体育场馆、器材、服装、体育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制度、体育观念、体育精神、体育风尚等校园内与体育相关的所有元素。而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体育元素给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升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等对广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成才带来积极影响,就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时代命题。

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而健康的身心是其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基本条件。校園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种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以及精彩纷呈的体育活动顺应了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二是从生理角度分析,体育活动本身可以刺激人体各方面的机能,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同时能释放学生的压力,而体育活动的成果能给学生带来更深层的愉悦感。

(二)有利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社会工作更需要众多人构成的团队共同协作完成。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带来了方便与快捷,使其交往方式更加多元,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学生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中会与其他学生切磋运动技术、体验趣味活动、评论各种赛事等,这种跨越班级、学科、年级的交流扩宽了学生在校园内的人际交往空间。另一方面则是学校与外界的交流。校际联赛等各类体育赛事使得各学校的教练员和队员有机会在赛场上交流切磋,展现出各个学校的人文理念和校园风采。

(三)引导学生养成正确价值观

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的行为动作和道德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分析其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健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具有育体和育人的双重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拼搏向上的精神,遵守规则和法律的意识,注重团队合作的能力等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二是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其代表了大多数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校风校纪,是以学生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由此就对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三、健康中国背景下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路

“少年强则国强”。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要求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健康不仅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还包括适应社会的能力。校园体育文化为体育的育体和育人任务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环境,不仅服务在校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将优秀体育文化的精神影响力延展到社会。由此,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当充分彰显体育精神和融合体育项目的多元特质,将独特的体育文化气质植根于社会主义总体建设之中。

二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有学校自身鲜明的特色,具体应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学校历史背景和体育项目特点,把体育文化、体育价值、国家要求和时代精神融合到体育课堂教学、日常锻炼和竞技活动之中,以此增强校园体育文化的生命力。

三是始终牢记学生是校园体育文化服务的主体对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让学生产生共鸣,始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传递易于学生理解、接受,且喜爱的体育文化,并注重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四、健康中国背景下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一)增加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多元性

校园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新时代多元的社会文化赋予了校园体育文化更多的表现形式和更多元的文化内涵。增加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育项目多样化,体现现代和传统,东方和西方的融合,在不同活动形式、活动规则以及体育思想的碰撞中达到创新的目的。关注传统体育文化传递的文化特性、传统习俗、传统道德,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竞技体体育项目均衡发展。二是赛事活动形式多样化,突出体现体育赛事的体育精神作用和文化功能,如无论赛事大小,应注重开幕前和闭幕后的仪式感;引导和组织学生观赏体育赛事,亲身感受激烈的竞技氛围,这些均有助于学生更进一步领悟体育赛事的精神内涵。

(二)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宣传

大力宣传校园体育文化,使学生深刻认识体育文化,领悟体育文化丰富的内涵,提高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主动性,养成文明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提高身体素质和健身意识。具体来说应做到如下两方面。一是收集和整理中国体育故事,挖掘体育精神。体育精神在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真正热爱,认同其精神和内涵,才有足够的信念和意志力积极参加训练,并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二是利用各种媒体,加大体育故事和体育精神宣传,通过互联网、广播、影视、宣传栏、竞赛、游戏、讲座等形式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树立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典型,传播体育明星正能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体育精神的价值与功能,树立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体育价值观。

(三)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体育文化

强调学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参与主体,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体育文化,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生的整体风貌。具体应做到如下两方面。一是学校要从自身条件出发,大胆探索和实践,在体育方面要形成学生普遍认可的、可延续性的、稳定性强的文化形态。二是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文化素质,要求教师有意识地积累祖国至上、拼搏奉献的体育故事,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影响学生的意志和行为,且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从课堂上引导学生感受运动的乐趣和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及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受到了广泛关注,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学生的体育教育中承担着塑造体育精神、培养体育意识、锻炼体育技能、弘扬校园文化等多重任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体育文化受到传统与现代、民族与竞技、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多元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的冲击,这将使得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得到空前的释放和极大的满足。如此,应抓住新时代发展的机遇,激发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参与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意义非常巨大。不仅如此,打造个性化的校园体育文化,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校园文化品牌,对学校扩大自身在社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力,刘俊,耿家先.校园体育文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20,41(10):101-102.

[2]杭红亮.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与意义刍议[J].成才之路,2020(13):43-44.

[3]朱传健,刘姗姗.从“健康中国”看“健康校园”——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09):149-150.

猜你喜欢

校园体育文化健康中国创新
团体操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以武术为例
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基础与传承条件
探析校园体育文化发展途径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