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皇帝谥号“放飞史”

2021-09-10小琪

奥秘 2021年6期
关键词:谥号李隆基开国

小琪

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武、景、明、烈、昭、穆等;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厉、灵等;平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哀、怀、愍、悼、思等。

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皇帝称为质帝、冲帝、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一般用作朝代中后期君主的称呼是哀、思,还带有点同情的意味,政变中被推翻的称废帝,亡国君主称末帝。

无论是开创了一片基业的开国皇帝,还是努力守护基业的后继皇帝们,都有值得后世子孙和臣民们铭记的功德业绩。而在这些皇帝们百年之后,后继的子孙们都会给仙去的皇帝们定下一个“谥号”,用简短的几个字来描述仙去皇帝们的宏伟一生,一般都是褒义词。

就拿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来说吧。刘邦的谥号是“高皇帝”。除去“皇帝”这个词,用来形容刘邦一生的那个字就是“高”,那为什么刘邦的谥号是“高”呢?刘邦作为西汉的开国皇帝,虽然其人好色、无礼还好酒,但是功劳和功德太大,这些小缺点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从功劳的角度来讲,这个“高”字,就是表达了刘邦作为西汉创建者,其功劳最高,无人可以相提并论的意思。虽然只有一个字,却已经是最高的评价了。

在比较长的时期内,谥号大体上还算公正,甚至连皇帝也左右不了。比如曹操一心想做周文王,以体现自己的文治武功,他梦寐以求的“文”具有“经天纬地”的才能或者“道德博后”“勤学好问”的品德。但后人偏偏谥之为“魏武帝”。根据谥法,克定祸乱,刑民克服,夸志多穷为武。

那是不是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是只有一个字呢?

汉朝的时候还好,都是一个字或者两个字,比如说汉武帝的謚号就是“武”,就是一个字的,汉武帝的父皇汉景帝,他的谥号也是一个字“景”。而东汉的开创者光武帝刘彻的谥号则是两个字的,也就是“光武”。为什么他不一样呢?因为他力挽狂澜,再次匡扶、光复了汉室,平定了天下。所以谥号两个字是为了说明他的特殊功勋。汉朝总体来说都比较正常,但是后面的演变却越来越“奇葩”了。

到了唐朝的时候,谥号的字数大幅增加。这个显著的变化来自于一个人,那就是开元盛世的创造者——唐玄宗李隆基。可能是由于国力昌盛,世道太平,李隆基觉得一两个字的谥号已经不足以说明他的先祖,或者更直接的是说明他的功绩了。于是他大笔一挥,给李渊和李世民都改了谥号,都加长为7个字,一个叫“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一个叫“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当然,也只有这样,他才有理由将自己的谥号也加长为7个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不得不说李隆基为了这个虚荣的谥号,着实是动了一番小心机啊。

此风潮一开,后面的就再也挡不住了。唐朝可是中华民族最辉煌的朝代。后世的哪个皇帝不是心生向往,虽然不能穿越时光去感受那种辉煌,但是至少形式上要跟上啊!谥号能加字数就别省了,于是就不断加,越加越多。

到了清朝,终于出来一个冠绝古今的皇帝谥号:“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是的!你没看错,这个谥号除去“皇帝”两个字一共有二十五个字,估计当初定下这个谥号的人也未必能够说出这个谥号到底是赞扬了什么功绩,反正就是一通夸,直接夸到天上去了。这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号。

一个小小的谥号,足以看出古代帝王们各自不同的小心思,他们虽然处在不同的时空之下,却都有一种一较高下的心理,看看谁才称得上是千古一帝。

猜你喜欢

谥号李隆基开国
唐玄宗画鼻
开国将军李俭珠离休务农
开国中将彭明治的多彩人生
李亨啖饼惜福
黄克诚:忠诚无私、善谋敢谏的开国大将
刘先胜:从秋收起义走出的开国中将
漫话谥号
杨贵妃生死奇遇
辽太祖尊号谥号考辨
排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