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凡的世界》:乡土中国大众“文学圣经”

2021-09-10卫永恒

今古文创 2021年15期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乡土

卫永恒

【摘要】在现代中国文学的历史中,路遥和他的一系列作品成了独特的风景。他固守传统现实主义,深入现实生活,为读者奉献了一部贴近大众的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的文学作品也逐渐丰富,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对《平凡的世界》的追捧与喜爱。本文将《平凡的世界》作为现在乡土中国大众“文学圣经”的价值展开探讨研究,希望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乡土;文学圣经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5-0008-02

一、《平凡的世界》创作背景

路遥创作的《平凡的世界》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更是一个社会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值得一提的是创作背景与时代背景相较而言,显得格格不入。而这部作品也非常真实地描绘出了一个年代社会底层人员的真实写照,作者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叙述,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路遥的精神性格和美学概念

路遥是个孤独的战士,他的人生很困难,他的婚姻很不幸,他承受着人生的压力。而更遗憾的是,他极具创造性风格的作品为当时的文学世界所不能接受,但他始终高举着传统现实主义的火炬,坚决地独自行走。他的小说充满了痛苦,他对待痛苦的方法是耐心和斗争。这也渗透了路遥的美学思想:直面苦难,赞美人生。

像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小说,它们展现出了特定时代农村社会生活和角色心理世界的变化,路遥采用最简单的叙述方式,引导着读者深入角色,这也使得这部作品可以一直被广泛阅读到今天的主要原因,也正是这样极为简单的叙述手法,才能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那些有类似经历的读者产生共鸣。作品的文学水准并不一定意味着语言豪华、修辞豪华,简单真诚的写作方式仍然是好的文学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路遥是一位优秀的作家。

三、《平凡的世界》作为乡土中国大众“文学圣经”的价值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都没有因为时代的不同而在中国文学中失去人气,不论在哪一个年代它总会吸引着大批的读者,来探究和学习,所以它值得被称为乡土中国的大众“文学圣经”。

通过阅读《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看到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状况,他们的生活很糟糕,却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也没有摒弃个人理想,他们有着自己的追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处在困境中的读者继续去努力奋斗,也引发了许多像孙少安、孙少平这样勇敢与苦难斗争的底层群体的认同感产生了情感共鸣。

这部小说虽然艺术上存在局限性和缺陷,但其人气和普通人的审美情趣一致。普通世界展现着伟大的故事,既有文学和美学,又有恒久的超高人气。

在专业人士眼中,《平凡的世界》是“具有魅力和热情的真实杰作”。特别是在小说中描写的普通人虽处于困境当中,却也没有自怨自艾,而是一直在积极追求个人的理想,在困难中发现生活的美好,这也为读者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力量。

(一)身体和灵魂双重酷刑:痛苦的描述和分析

根据马斯洛理论,人们的身体一定承受着来自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压力。如果人们想生存,就必须满足最基本的需求——食物和衣服。当食物和衣服的基本问题无法保证时,他们必然会饥寒交迫,进而会受到疾病和死亡威胁。如果人类金字塔的一般需求水平都难以到达,更不用说爱和精神等高需求,所以很难维持最低水平到最基本水平的递进。

对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本小说而言,书中所描述的痛苦,也正是小说的重要主题。从路遥的角度看,苦难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住在陕西北部黄土地上的中国人,他们都在饥寒交迫的环境中生存着,而这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折磨还是精神上的折磨。

另一方面,那个年代生命的痛苦主要来自饥饿和贫困引起的物理破坏,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来自于残酷的城乡阶层引起的普通民众对美好爱情的剥夺和打压。

许多优秀的小说家讲述了饥饿时代由强大的饥饿灵魂来创造的饥饿故事,以饥饿作为他们作品的主题。这不仅是作者在记叙时代的发展变迁,也让现在的读者更能够珍惜现在吃饱穿暖的生活,给读者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例如,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控诉社会人吃人,讲述了当人在饥饿的时候,他的亲戚、兄弟姐妹都成了胃里的食物,可想而知身体一定达到了持久饥饿的极限。路遥童年的经历,让他更早尝到了人生的磨难,痛苦的饥饿感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我知道家乡的贫困历史,那片贫瘠的土地,因为人口密集而很拥挤。”在那样饥寒交迫的生活条件下,也使得我国出现了许多描写那个时代的经典书籍,其实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饥饿总是底层人民的噩梦。而鲁迅在《狂人日记》中也写到了饥饿带来的痛苦长期渗透到国家的骨髓,成为存在的正常状态。

孙少平在县城高中的时候,吃着黑色坚硬的高粱馒头,没有油就用水煮菜。作为一个有肉有血的人,连食物和衣服最基本的问题都不能解决,孙少平看着盆子里剩下的汤和水,像偷窃一样惊慌失措,用勺子把盆底的剩菜和剩下的汤舀到碗里。在有优越条件的城里学生面前,他的衣着破旧,他的裤子显然每年都穿,而衣服已经缩成一团,裤子挂在他的半截腿上,他的袜子已经失去了脚后跟,脚上穿着打着补丁的鞋子。而作为一个17岁的学生,他的穿着格外破旧,这也让他比同龄人更自卑。

结婚后的孙少安是家里唯一的一个全天工作的人,家里上下好几口人全靠他一个人支撑养活,而他为了养家,从事着最累的手工活,又因為钱不够用,经常饿得没有力气。他的妻子心疼拼命工作的丈夫,为了丈夫能够吃饱,干活有力气,所以她偷偷地给丈夫一个馒头,而孙少安却因此给了她一拳头。妻子在那样饥不择食的年代,宁愿自己不吃也要让丈夫吃饱,这些细节描写,真实生动,也给读者带来了许多力量。

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和田润叶之间可以说是青梅竹马的爱情,不仅男女感情深厚,兄弟姐妹之间也有深厚的感情。孙少安面对像田润叶这样的教师,他无法想象嫁给他这样的穷人家会给田润叶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他不想把田润叶拖入泥潭,他的家庭和收入以及他个人的社会地位与田润叶格格不入,他痛不欲生,拒绝了田润叶的求爱,娶了来自山西的贺秀莲。孙少安有文化、有理想和野心,他不想在偏远的乡村度过一生,他能忍受苦难,他热切地希望掌握自己的命运,不管是工作还是去煤矿,虽然他和田润叶之间的爱是最理想的爱,但是这段爱情故事却也因为田晓霞的死亡而摧毁。《平凡的世界》中有无数的痛苦,痛苦的原因是政治、经济、个人和其他不同的因素,但路遥仍然以他平静的方式对读者说:痛苦是正常的生活状态,人生就是在这种痛苦中不断历练,也是在这种痛苦中成长。

(二)爱与美德的持续性:痛苦的终极意义

路遥从小受痛苦和贫困的折磨,感受着世界的冰冷和人类感情的冷漠。他清楚地认识到,痛苦是人生的本质,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根本问题。但他没有失去对人生的热情,去放弃自己,而是张开双臂,用热情接受了人生所带来的苦难。对路遥来说,苦难是一种财富,苦难是一种价值,可以净化和升级人性,激励成千上万的人为进入更高道德的理想国家而前进。

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主张中庸之道,另一方面也在倡导传统儒家文化的正面人生观。在人生的痛苦中,传统文化至今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即使面对痛苦,也不应该夸大,更不能一蹶不振,应该在这个痛苦中找到快乐,找到坚持下去的意义,这也给读者带来了许多情感力量,也为那些处在痛苦中的读者带来了慰藉。普通的世界有无限的痛苦,但路遥总是带头让他的角色承担痛苦,珍惜美好的理想,忍耐痛苦,为达到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孙少平在高中的时候吃最差的食物,衣服勉强遮住了身体。虽然他的人生很艰难,他的自尊心受到贫困人生的打击,但是这也掩盖不了他对理想的追求,他从未放弃坚持他的理想和信念。无论是高中还是在建筑现场的破烂被子里,他都拼命读从别人那里借来的书,书本承载着他的理想,也充满着对未来的希望。通过读书,让他感受到他生存的意义,为他将来的人生唤起了某种美好的憧憬。

《平凡的世界》反映單纯的人,放弃了他们心中要追求的爱情,而去追求更高的道德理想意识,这也是作者遵守传统道德的美丽,来构建美丽人性的愿望。因此,路遥相信苦难总是能磨炼人们的意志,另一方面,痛苦过后,人们会唤起对痛苦生活的热情,冷静地面对人生的苦难,通过温柔和斗争,实现人生的意义,它赋予了那些在生命线中挣扎的底层人民继续进步的坚强信念,让人们怀着美好的心情和感激之情,像孙少安和孙少平一样勇敢地奔赴自己的理想。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反映了苦难中人性的光辉,因此自出版以来,受到了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小说出版后,普通民众和学术界对此发表了不同的评论,但它并未影响小说在普通民众中的人气。新时期东方和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二者相互冲突,这也使得更多的文化思想流入中国。消费者主义文化语境下的大众阅读选择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作为“畅销品”,中国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日俱增,而这也似乎与学术界的批判形成鲜明对比,这或许也是该书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炎秋.灵与物:从《平凡的世界》看现实主义文学中的爱情描写[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01):4-9.

[2]许子东.重读路遥《平凡的世界》 [J].当代作家评论,2021,(01):44-49.

[3]刘学习,张晓娓.谈《平凡的世界》“义”与“爱”的人格精神[J].语文月刊,2021,(01):67-69.

猜你喜欢

平凡的世界乡土
Songs from the Past
适时适度:闽西乡土历史辅助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乡土分外妖娆
黄土高原上的文化情怀
《平凡的世界》富有生命力的美学价值
铁骨柔情——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形象
《平凡的世界》之魅力评析
《平凡的世界》(双语加油站●跟我学)
《平凡的世界》里的4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