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设计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探讨

2021-09-10李新华齐勇

今古文创 2021年22期
关键词:民族文化责任

李新华 齐勇

【摘要】 民族文化对当代设计的影响不断增强,民族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本文探讨了当代设计发展的趋势,以及民族文化对当代设计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国的传统工艺和哲学思想观来阐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需要依靠当代设计,同时给予当代设计艺术以重要的启示;当代设计的创新根源又来源于民族文化,建立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之上,在全球化发展的设计中独树一帜,在国际上得到认同。二者相辅相成,民族文化助力当代设计,同时也对当代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民族文化;当代设计;传承发扬;责任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2-0072-02

一、绪论

当下正处在一个开放、交融、创新的社会,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活跃,文化交流深度与广度日益提高。设计处于时尚的前沿,设计界呈现日新月异的崭新局面,走在创新发展的最前面,地域文化的差异是当代设计文化丰富多彩的根源,人们不断地发掘传统民族设计基因,又不断地创造新的设计思想,经过互学互鉴,当代设计给人们眼前一亮的多元设计风格。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中国的设计师更加注重自己文化内涵,逐渐认识到肩负发展国家设计事业的责任,让世界看到中国独特的设计。为了展现出更具中国味道的设计作品,当然少不了推陈出新的创意,寻找民族传统的设计元素,仔细研究中国传统的美学内涵,更需要当代设计师结合时代的潮流,有创意且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古为今用,是当代设计的一条出路。其次,应对国际潮流要不断挖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民族审美特征的设计为主的同时,把握国际的当代设计思潮,寻求民族文化与当代设计的结合点,用敬畏和创新的态度来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当代设计。

二、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当代设计趋势

身处当代设计的全球化和民族化并存的语境时代,应该认清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在全民创新的时代引领下不断发挥设计的作用,使得民族化的当代设计越来越成熟,在国际的视野下,民族化的当代设计越来越被广泛认可,全球化和民族化的设计要素被新时代的大众所接受,设计形成了日益繁荣发展,逐渐向好的趋势。

(一)全球化的设计趋势

5G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更加良好便利的互联网环境,设计始终是为人而服务的,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加速发展催生出了更加前沿和以人为本的当代设计,互联网是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最关键要素之一,信息不对等和延迟的情况已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逐步消失,新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会由此更新迭代,全球化为新时代智人提供了共享设计红利的权利,为了迎合这一未来趋势,设计作为服务全球的手段和工具,当代设计必然会跟上全球化的速度,否则无法为人们的生活工作,交通出行,休闲娱乐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无法想象一个没有设计的世界会是怎么样,值得肯定的是设计必然会给人们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和审美体验。为了让人人都能享受生活带来的美好,不得不把当代设计提升到很重要的地位和高度,让设计改变生活,服务生活。

(二)民族化的设计趋势

国家对于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为了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针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出台了很多相关性的政策,学者和学生以及设计等相关人士也提起了重视,在全民为民族文化传承进行助力的时代背景中,当代设计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代设计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性日益丰富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标志,民族化的设计越来越受到本民族人民的喜爱,如现代的汉服文化正在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丰富多样的汉服设计引起了的年轻人追捧和消费热潮。其次,民族化的设计也会带动当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设计不仅可以为当地代言,还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此地参观旅游和学习等活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和加持,由于民族化的设计可以带来诸多益处,民族化设计趋势越来越明显。地域化是将最优秀的文化精髓,即鲜明的民族特色、民间特色和地域特色融入现代设计中,用当代人的审美观、价值观来进行提炼,再赋予产品鲜明的个性特征。极大程度上保留了一种民族的根性,让人产生联想和思考[1]。民族化的当代设计趋势将会使得民族文化特色得以传承和发扬。

三、民族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意义

(一)民族文化的必要性

民族文化促进设计艺术个性化,我国民族文化艺术是劳动人民通过千年的劳动创造出来的,是任何其他民族文化都不可替代的,对于当代艺术的个性有直接的影响。民族文化促进设计艺术国际化,民族艺术需要对外开放,学习国际的优秀设计,具有民族化特色与国际化的作品才是走向国际化的根基,更加容易被国际受众对象所接受。民族文化促进设计多元化,不同民族存在着设计思想与形态、社会习俗与信仰、价值观的差异化,不同的文化环境造就不同的民族文化[2]。民族文化促进设计艺术人性化,设计从民族文化中探索独特性的设计形式和表现语言,促使当代设计的民族文化特色引起人们的共鸣和认同感,符合当代人们对于设计的心理诉求。

(二)民族文化的傳承性

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合理地保护和传承,设计缺乏对深层本土精神的寄寓及对设计外延的思考,而难以发掘和彰显其深层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子有着良好的文化再造作用,因此,完全西化或本位主义的主张都有失偏颇,前者尤其不可,失去民族性的任何学科都是畸形文化的怪胎。[3]在设计实践中,传承出新,在当下的设计语境中不仅要挖掘传统特色,还要探索创新的设计手法,着力于民族资源的开发融合,寻求本土设计文化的最佳出路。

四、民族文化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

(一)工艺技术的应用

当代设计中需要从中国绘画、民间艺术、传统设计思想等民族文化方面汲取设计养分,并且有义务将传统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从现代的国际化设计形式中更加相信中国的生态智慧和工艺思想的历史弥久性。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识别的DNA,存在民族这个伟大的身份里,通过当代设计唤起国人保护文化的意识。比如苗族蜡染艺术应用于包装设计中,苗族蜡染艺术质朴、庄重、典雅的艺术特征和当下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使得包装设计既具有传统的民间文化的特色又不失大方、时代感的特色。

(二)文化内涵的应用

“和而不同”的传统思想,全球性并不意味着文化的趋同,在大的设计环境下既要做到与时俱进,还应做到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性。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要依靠各民族文化特色丰盈。未来当代设计的发展方向既要有民族性的思考,又要衡量国际设计思潮的发展方向,应该做追求二者统一并把握自己的独特性,将中外文化二者在更高层次的再创造。

当今时代发展中,中国的设计也需要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全球化的设计浪潮中找到自己的民族性文化记忆点,需要自觉提取本土文明的良性基因,重新构架全球文明的体系,即在“和”而“不同”中,发掘民族特色,寻求平等交流的语境和权利[3]。中国当代设计应以思辨的方式来参与当今全球性的文化和思想的较量,寻找传统价值观在设计艺术中的当代意义。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原则,是最完善的工艺思想和最深刻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思想源于原始的自然法则,包含着顺应时节、合乎规律的思想。在《考工记》中体现出了人们对于自然的传统观点,设计需要根据现有的生态特征以及匠心巧思的结合进行思考,因地制宜是传统造园造景的规则,找到最适合的设计方案才是设计师的能力体现。

建筑大师贝聿铭的设计是传统设计思想和智慧的表达,他的设计作品无不体现着传统设计思想给他带来的启发和灵感来源。贝聿铭设计北京香山饭店时,每一个设计细节中都散发着中国的建筑艺术气息,极具中国的和谐之美。贝聿铭虽然是美籍,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文化根源——中国。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也是对东方建筑智慧和东方美学的艺术与情感体现,展现出了特殊的东方韵味。

五、结语

中国当代设计的民族化发展趋势是中国设计向国际社会的需要,当代设计应立足于中国工艺和传统设计思想,汲取传统设计思想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积极探索民族文化才能使中国当代设计走向高水平设计之列。传统设计理念和现代设计思想相结合,用民族文化来表达中国的生活哲学和审美观念,让当代的设计焕发中国文化以及时代的气息,让设计充满精神的力量和鲜活的生命力。

当代设计师也有责任做好设计以及有责任承担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义务,设计师应该站到大众的角度了解大众的真实需求,肩负起时代与社会赋予的责任,只有强烈的设计责任感才能促成设计精神的独立,创造真正以人为本的好产品[4]。其次,设计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思考设计的本来目的,需要设计师重新考量创新的含义,思考民族文化在当代设计中如何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秦春霞.融合與发展——浅析中国当代设计在全球化与地域化并存语境中的探索[J].艺术科技,2015,28(03):205.

[2]王同兴,冀德玉.当代设计艺术的民族化趋势及应用[J].大舞台,2013,(12):149-150.

[3]王冬梅.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艺术语境下的取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40-143.

[4]王君璐.论“天人合一”人本语境下中国当代设计的困境[J].美与时代(上),2016,(09):49-51.

猜你喜欢

民族文化责任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圈里事儿
谁的责任
责任(四)
责任(一)
数字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世界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