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2021-09-10杨德章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7期
关键词:社交媒体思想政治新媒体

杨德章

摘要:近年来,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社会化媒体弱化的现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分析了社会化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为家庭、社会和教育部门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社交媒体;思想政治;新媒体;大学生;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开展和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工作,推动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论坛上指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在党和政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战略地位背景下,开展社会化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交媒体的特点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一)对学生个体自我认知的影响

在网络社会中,个人经常使用数据进行表演。个人希望通过这样的数字表演来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获得他人的认可和社会资本。然而,迷恋社会表现的青少年在追求社会表达和社会认同的同时,可能会失去自我判断和自我认同。比如,现在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如王者荣耀、网络直播、网络购物等数字表演。其中一个问题就是现实活动的减少和关注度的下降,他们失去了对现实社会的直接感知和判断。社交媒体从学生的日常不断深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二)对学生环境认知的影响

隨着越来越多的网民将社交媒体作为自己的基本活动平台,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个人认知环境的重要方式。一方面,网络空间提供的多元信息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不同环境的理解,也可以在反面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的网络社交媒体是不良信息,学生在接收后,一旦沉迷,将会影响其生活学习;另一方面,网民之间的互动过程也能使个体感知到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交媒体之所以能够吸引学生,主要在于其具有互动性,能够与学生进行相互的信息交流,进而影响学生的思想。正面影响,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思想认知;反之则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业。

(三)对学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的影响

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学生对个别事件或问题的观念和态度的形成是基于自身的倾向,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的影响。个体意见和态度的形成往往不是一种独立封闭的个体行为,而是一个在互动等因素影响下的复杂社会过程。社交媒体对个体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自我约束”过程。同时,网络文化的形成也会有一种跟进的趋势。例如,当代大学生热忱于潮流文化活动,如“快闪”、“现场吃饭”、“现场配货”、“提克”等,他们对学生个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的影响是直接而现实的。学生的价值观需要正向引导,需要社交媒体传播正能量信息,影响学生的行为。但是很多社交媒体缺少监督,很多不良信息流出,一旦被学生所接触,将会给学生的个人态度以及价值观造成较大影响,影响学生行为,对学生、家庭以及学校和社会都会构成影响。

二、社交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困境

(一)社交媒体上的学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

社交媒体是人们相互交流意见、观点、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主要包括论坛、知乎、微信以及抖音等。目前,社交媒体在互联网的沃土上蓬勃发展,迸发出惊人的能量,使社交媒体超过了过去任何一个词,技术创新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深入发展。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54亿,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8.47亿;在中国网民中,学生最多,占26.0%。大学生是社交媒体用户的主力军。他们每天使用QQ、微博、微信等app社交软件接收、了解和使用信息。然而,面对复杂的网络信息,以及一些思想观念和媒介素养的缺失,大学生更容易被误导。近年来,网络上产生的各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反映了新媒体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2020年3月29日,一名女留学生因一系列关于疫情的不当言论,迅速投入热搜。她的负面言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特别明显的影响,也引起了社会媒体各方的关注和讨论。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社会化媒体的特点和功能,充分发挥社会化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二)社交媒体占用了大学生太多的学习时间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交媒体已经悄然融入生活,几乎影响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更受科技发展的推动,社交媒体每天都在变化,这种变化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比如,共享经济催生了自行车共享、汽车共享、云硬盘共享等,网络定制产品随时给用户带来惊喜,丰富多彩、多样化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虚假短视频、营销微博、灵魂鸡汤等互联网文章碎片化、快餐化阅读,这些都是针对青少年和大学生的,很容易占用大量学生的个人时间。虽然个性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和使用可以在大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但他们可以在社交媒体上交流思想,互相推荐。但是这也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他们无法学习。

(三)社交媒体“培养”了大学生的一些不良网络认知

20世纪60年代末,乔治·伯纳德·格勃等美国传播学学者提出的“文化理论”认为,现代传媒引发的“符号现实”对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训练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对现实的看法。目前,大学生都活跃在社交媒体上。他们广泛而频繁地参与在线视频、网络直播和在线购物。网络上大量的倾向性信息、主观信息甚至谣言各自为政,误导了青少年和大学生的社会认知,逐渐培养了一些学术群体的不良网络取向。这些不利因素给我国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阻力。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工作的策略

党和政府的一系列重要教育会议和指示,既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又充分认识到社会媒体的本质属性和功能,以及社会媒体在大学生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这就决定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积极发挥新媒体应有的作用。

(一)利用新媒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敬仰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探索青少年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充分发挥高校“两头微”社会媒体的作用,及时推送社会信息和校园新闻,多用年轻人的副业和教师的副业,长于搜捕视觉叙事的微交流和微打动细节,在微博和校园新闻中宽恕学生微信等社交媒体的积极内涵和反叛语言,丰富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涵,增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大眾化和贴近性,摒弃高高在上的空洞说教,从根本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贴近性和感染力,从而赢得大学生的认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新媒体进行反馈和引导

高校思想政治管理者应充分关注社交网络和社交媒体上的小而敏感信息,构建“宣传部+辅导员+信息员”三位一体的信息运行机制,一方面,它能使教育者更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世界,对学生进行积极、积极的情感引导;另一方面,也能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议论方向。一旦发生舆情变化,要及时介入、引导和化解,面对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要迅速跟进,提高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现代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充分研究和学习新媒体的发展规律,了解和掌握社会媒体的特点,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这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践行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一定的积极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大学生要一分为二认识社交媒体,通过社交媒体学习新知识,学习新事物,但是要有一定的判断便被能力,不能盲目跟风,要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正确认知社交媒体。

参考文献:

[1]彭兰.社会化媒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01.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2019-8-30.

[3]杨之音,王翠萍.大学生社交媒体的使用与满足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1):149.

猜你喜欢

社交媒体思想政治新媒体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