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童作品在俄罗斯的接受与传播

2021-09-10赵晓花杨文慧刘志强赛纳

今古文创 2021年2期
关键词:苏童俄罗斯

赵晓花 杨文慧 刘志强 赛纳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外交战略。本文旨在研究苏童文学在俄罗斯的接受与传播,以苏童作品在俄罗斯传播现状为出发点,总结苏童作品在俄罗斯的翻译接受情况,并通过对其译介的分析,探究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国门的传播途径,以期能够增强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影响力,从而为江苏文学“走出去”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苏童;接受与传播;俄罗斯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2-0021-03

一、苏童作品在俄罗斯的翻译

自21世纪起,我国先后实施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译介工程”“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等,有力地推了中国现代文学“走出去”的发展进程。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中文译介与市场接受日益广泛引起海内外当代文学界的翻译者和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全球化经济时代的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书写不再仅仅是中国作家那种本土化的自言私语世界性语言表达,而是在当代文学创作的自觉中使它能够把足以支撑一个民族自信的各种文化传统风俗及其他的世界性文化元素加以整合而成为整个一体,这种文化世界性元素书写对于把中国这种当代文学书写翻译成成为多种不同异域文化语言时也提供了最大且恰如其切的不可接受性质和可能。

在充分发挥中国译者注重自我介绍和宣传的优势的同时,海外优秀译者的中文翻译工作水平也将大大提高。

一批著名的汉学家和外国著名的中国文学理论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将苏童等一大批中国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西方世界广大范围内广泛传播。

而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作品在俄罗斯的授权传播主要途径分别是俄语文译本和纸质中文版本,大致上是经历了三个传播阶段。

第一个就是中苏双方有合作计划授权传播阶段,第二个则是中俄双方无合作计划授权传播阶段,第三个则是中俄双方有合作计划和中俄自主授权传播阶段。

次要流传途径之一是网上上传电子邮件版本,从2006年中俄两个大国互相举办首届国家网络语言文学年博会开始,中国网络文学在俄罗斯文学开始已经流传广泛。

苏童文学小说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典型代表,也随着中国一带一路也逐渐开始进入俄罗斯中国读者们的视野。

从被翻译成当代俄语的文学作品种类来看,主要大致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以俄文单行本的小说形式,由海外的著名汉学家各自译介,并由海外出版社编辑出版发行的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另一类则主要是由海外著名汉学家各自挑选一个篇目,将其中的短篇小说全部收录于当代中国文学作品的精选集之中,同样由海外出版社编辑出版发行。

苏童的作品曾先后被翻译成法语、英语、日语、俄语等。苏童要将作品翻译成中文俄语版的出版程序如下面右图所示:

苏童是在海外翻译数量和语种较多的中国当代作家,一直被海外持续关注,有较高的知名度。

除此之外,他的一些动画短片和轻小说还被国外文学期刊广泛收录。

如今的俄文版《灯》也特别收录了苏童的不少短篇文学作品。

诸如此类的中国文学评论译作,无疑给俄罗斯中国读者们在了解当代中国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它的人生风情百态时又提供了一座迅捷便利的沟通桥梁,打开了一扇五彩斑斓的窗户。

二、苏童作品在俄罗斯的传播情况

近年来随着中华文化不断创新走出国门,中国的现当代中国文学逐渐闪耀在整个世界当代文学的历史舞台上。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使得之后俄罗斯向中国文学奖投以更多的关注,苏童的文学作品也借此机会进入更多外国人的公众视野。

俄罗斯与中国当代文学虽然保持着时而紧密时而疏远的关系,但却从未就此中断过。

新媒体传播语境下,传播媒介、传播作品内容、受众以及阅读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传统网络文学作品如何在运用新媒体语境下与境上受众间的对接也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发展背景下,中国艺术作品可以作为重要的中华文化知识产品和艺术载体,走向世界,尤其是走进“一带一路”两岸战略友好合作国家——俄罗斯,在大力传播世界中华文化、促进两国民间文化交流和加快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三个方面,具有重大国际战略意义。

中国绘画作品在俄罗斯及海外的文化传播和社会上具有一定的经济裨益,从而有力推动当代中华文化“走进”俄罗斯和“走向”世界的步伐。

在俄罗斯网上书店很少能直接找到苏童的全部作品。

作为一个非常典型的文化跨文学和艺术跨领域文化融合现象,当代俄罗斯中国知识界对苏童形象的不同认识已经涉及延伸到了不同的文化方面,融合了中国本土与外来等多种文化因素。

事实上,这种内容总体乏善可陈的俄文翻译文学传播存在状态下也并非苏童某一个人的俄译文学作品在俄罗斯遭受冷遇,而是所有当代中国俄文小说亦如此。

中国文学在俄罗斯的传播方式是以缓慢的速度向前一步步发展。国外文学评论界对苏童文学作品研究给予了一致高度评价,研究者也将其研究作为学术研究的重点课题。

苏童在海外被广泛接受主要理由是因为他们都具有出色的语言讲述和故事表达能力以及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意识。

近年来,国外学术界已经开始特别注意中国文学出口到日本、韩国、泰国等亚洲国家以及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法语国家和荷兰、印度、俄罗斯等国的海外输出状况。

2013年,中俄签署了《中俄古典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作品互译出版项目合作备忘录》,双方同意在6年內合作翻译出版对方国家不少于50部优秀文学作品,或在7年内合作翻译出版不少于100部文学图书。

2015年,中俄两国再次签署《中俄经典和现当代文学作品互译出版合作备忘录补充议定书》,互译出版的俄文书目达到100本。

在中国严肃文学海外文化传播的发展趋势是光明的同时,中国严肃文学的翻译也在迅速发展。中国文学的海外出版和传播应从严肃的文学翻译入手。

莫言、余华、苏童、贾平凹、王安忆等中国当代作家的小说,通过对国内外著名译者的文学翻译和介绍,逐渐进入海外华人读者的文学视野。

近年来,体裁网络文学已成为中国体裁文学海外推广传播的一张新名片。科幻小说、武侠小说和网络小说已经被翻译成多种外语,并在国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中国青年文学的形象翻译化和传播与中国文学形象化的建构之间必然具有显而易见文学作品的大规模翻译或传播,对中华民族形象的文化塑造乃至文化重塑起着重要作用。

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学在本国地域之外广泛传播的同时,也在不断动态地建构和传播该国家在地域内的优秀民族文化形象。

人们甚至可以通过阅读和阅读一个不同的国家的历史和文学作品来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随着海外华人文学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海外华人文学翻译研究逐渐传播到海外,海外华人文学形象塑造和文化研究,在华人文学的文化建设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来,“小说文集”翻译形式主要是俄罗斯翻译中国当代作家陈忠实、贾平凹、莫言、苏童、毕飞宇、张伟、史铁生、迟子建等人作品的主要方式。

出版的其他论文集则以中国地域文化为研究主题,为读者了解丰富多彩的中国地域历史、文化和民族生活特点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的著名代表,苏童以精致的文字风格为广大读者倾情营造了一个瑰丽、幽魅的文学景观。

海外学者对苏童作品的理论阐释往往会充分考虑涉及到具体化的历史背景,得出的结论更为符合原作品的主题思想。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蕴含的独特阅读价值被海外读者充分认知与广泛接受可能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中外中文论坛在对苏童作品的对外文化传播中也都起了重要推动作用,这些中外论坛扩大了其影响力,对俄罗斯的文学期刊读者对苏童作品的阅读兴趣与文学理解的不断增长大有裨益。

“我知道现在俄罗斯的中国作品主要是古典文学,”中国前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在接受俄新社中国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说,“当我在莫斯科的时候,我去了一家图书馆,想知道有哪些中国书籍被翻译成了俄文。不会超过几百本,这当然是非常少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可能是缺乏能够提供高质量翻译的真正的中国语言专家。

自2007年俄罗斯“中国年”以来,俄罗斯翻译和引进中国文学特别是当代文学的步伐不断加快。“毫无疑问,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并将继续在深化双边关系和促进两国之间的交流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俄文学交流与合作,真正实现了用文化交流助力“民心相通”。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学文化传统。如今,大量的新文学作家和新文学作品不断涌现。

因此,对中国新文学的翻译和对外传播,工程是非常巨大的。

同时,应该继续努力,深入学习和落实“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8个核心理念和精神。

许多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尤其是当代中国文学的优秀作品的翻译和推介将更加有利于俄罗斯读者感受中国当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内涵,梳理探讨中国文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在深化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强两国人民的情感交流中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推广中国文学的另一个问题与出版商本身直接相关,他们不了解中国作家,也无法预测俄罗斯读者的反应,所以他们不想冒险。

即使出版了,也可以直接从西欧语言翻译,而直接翻译中国作品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和金钱。这也是中国文学难以在俄罗斯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几年在政府的扶持下,像苏童作品这样的当代作品在俄罗斯的境遇有了回暖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在近几年俄罗斯大学图书馆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收集中,各类藏书馆中有一部分是对苏童文学作品的收集,且收集数量越来越多,虽然相比于其他欧美文学作品,苏童文学作品在俄罗斯没有特别大的传播与影响,但在近几年中,苏童文学作品在俄罗斯的传播与接受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与进步。

这也实质性地助力提升中国当代文学在海外的翻译质量,增强了国际出版商对出版中国文学作品的信心,有力地推动了当代中国优秀作品在海外出版,让国外的媒体和读者更加理解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1]汪政,何平编.苏童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乌里兹卡娅.美狄婭和她的孩子们[M].李英男,尹城译.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3]陈方.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王树福.他者的眼光:叶果夫谈莫言其人其作[N].中华读书报,2014-03-19(18).

[5]马研.浅论苏童小说中环境描写的古典诗文特征[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02).

[6]Шульгина ЕН.Вестник Бурятск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Филологические науки. Вопросы теории и практики.2013.

[7]Гобоиа А.А.Вестник Россий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дружбы народов. Серия: Литературоведение. Журналистика.2019.

[8]Гобоиа А.АВестник 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е и африканистика.2019.

猜你喜欢

苏童俄罗斯
浅谈苏童小说《刺青时代》中的创伤书写
俄罗斯猫展
选择
苏童重新解读“乡土文学”
被冤枉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严防死守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