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析

2021-09-10韩慧贤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摘 要:群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对增强高中生的阅读技能、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增加阅读量、提升阅读质量的重视,将以往的单篇阅读向多文本阅读转变,通过群文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阅读的内容更加系统化,有效地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活化他们的语文思维,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稳定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8-0064-02

引 言

目前,大部分教师依旧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一味向学生传授“适合考试”的群文阅读知识和具体方法,过于突出自身的“讲”,在确定议题时忽视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为了改变上述现状,笔者基于高中生发展的总体特点,提出了以下几点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对策,希望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有效的借鉴与参考。

一、群文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意义分析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群文阅读的亮点在于“群文”,多文本阅读可以锻炼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学生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同时学习两篇及两篇以上课文,以获得较为丰富的信息,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此外,群文阅读在拓展学生阅读空间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使学生了解文本语言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提取、整合,总结相应的语言规律,逐渐吸收、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经驗,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1]。

(二)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过程也是学生思考文本内容和具体情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对多篇文本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通过对比、整合发现文中事物之间隐藏的联系,从而使学生的个人思维逐渐被打开,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文本、思考文本,进一步发散他们的思维 [2]。在群文阅读中,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他们可以在多篇文本中自由地“驰骋”,大胆发表自己对多文本的看法、阐述自己的独特视角和感受,这有利于锻炼高中生的思维能力。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对文本的思考过程也是学生对每篇作品进行审美、鉴赏的过程。通过对优秀作品的阅读、欣赏与深度挖掘,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文本语言之美,还可以体会到文本创设的具体情境之美及不同文本的美。同时,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表达对美的感受的空间与机会,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创造美,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

(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能力

文化理解与传承渗透在每篇文章的阅读中,虽然以往的单篇阅读也具有传承文化的作用,但是文化零星散落在单篇文本中,很难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由此进行的文化积累也是碎片化的,无法让学生对文化传承形成更为全面的认知。而群文阅读可以构建系统的文化内容,营造更为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对这些传统文化形成清晰、具体的认识,从而实现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能力 [3]。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确定议题:以核心素养为依托,设置议题 确定一个有意义的议题是开展群文阅读的首要任务,教师在确定议题时要以核心素养为依托,对教材中的文本进行认真的研读,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确定有效、

有讨论价值的议题,逐步引发学生对多篇文本阅读和探究的热情,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把握多文本的“共通点”,这有利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选文,为接下来整体感知多文本做好铺垫。议题是群文阅读的核心,如果没有合适的议题,就无法形成高效的群文阅读,因此,教师要立足教材文本,寻找并确定议题,让议题指向学生的学情,使学生明确讨论方向,逐步掌握群文的内容和意义,最终达到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例如,教师立足于教材中的各篇文本,结合当代高中生所处的青春时光,设置了“青春激扬,少年情怀”这一有意义的议题。首先,导入学生熟知的郭沫若、闻一多等名家,让学生了解他们青少年时期内心怀揣着何种情怀、有着怎样的壮志。其次,抓住“青春激扬”的主题,引导学生讨论“青春的价值”,并探究教材中有哪些符合主题的文本,包括《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致云雀》等。最后,引领学生深入探究群文的含义,使学生挖掘其中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促进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组织选文:以核心素养为重心,合理选文 在确定议题后,教师应在教材中选择合适的多篇文

本,所选文本不仅要能够体现议题,使其具有内在关联,还要能够从多角度反映议题,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议题,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创造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重心,在选取某组文本的过程中注重选文的比较和关联,尽可能地凸显所选文本之间的“互文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对文本中看似零散的信息进行提炼和归纳,形成自己的认识,并在文本思考中产生自己的见解,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确定议题“自然情怀”后,教师选取了现代写景散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三篇文本,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引领学生探讨“如何通过景物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一问题。学生通过群文阅读了解了文本所描写的“景”、景物的特点、景物所蕴含的“情”,以及景与情融合的方法。教师通过文中的“秋晨小院”“月下荷塘”“沧桑古园”引领学生分析景与情完美融合的方法,促使学生将文本内容与自己的观点产生碰撞,形成新的思考和认知,从而增强思维的独创性,逐步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共读共议:以核心素养为载体,集体建构 在群文阅读中,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教师要扮演好引路人和指导者的角色,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表达的空间与机会,通过提问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建构起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见解,升华学生对多篇文本的认知,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议题的讨论和意义的建构中。因此,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载体,与学生进行“共读共议”,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文本的见解,通过“让位于生,让讲于读,让说于听”加强群文阅读课上的良性互动,和学生一起完成意义建构,最终达成共识,有效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例如,在《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引领学生共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大致内容;其次,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要求各小组从选景、调色、修辞、修饰语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并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空间与机会,让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文本中所描写的景物,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在头脑中构建生动具体的画面,进行深层的对比阅读,体会三篇文本创设的不同意境之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种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使学生深刻理解三篇文本所采用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领略到文本中的“景物之美”“情感之真”,深度挖掘“情景交融”的技巧,从而发展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充分考虑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和其原有的认知水平,不断探索并创新群文阅读教学的形式与方法,通过“以核心素养为依托,设置议题”“以核心素养为重心,合理选文”和“以核心素养为载体,集体建构”,引领学生对多文本进行深入探索并思考各文本的写作特点,通过提炼、归纳有用的信息逐渐掌握群文的内涵,以此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邹荔娟.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语文建设,2018(35):14-17.

[2]王超.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3]王志椒.群文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之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韩慧贤(1978.4-),女 , 山西阳泉人,研究生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南通市骨干教师,南通市226 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