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地理图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1-09-10张英英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图表课堂教学教师

摘 要: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地理教材使用了大量图表,包括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各种图表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储藏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地理图表作为学习地理特有的工具,有效的地理图表教学是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利用地理图表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和突破口。

关键词:地理图表;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8-0016-02

引 言

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曾说:“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是以最优的过程和最大的效率、效益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始终追求的目标。地理圖表是地理学的语言,地理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图文并茂。其使用了大量图表,包括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等图表类型,各种图表既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材料,也是地理学科的骨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储藏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它与教材紧密结合,贯穿教材始终。地理图表是学习地理特有的工具,使用地理图表也是地理课堂教学的突出特征。所以,笔者认为,利用好地理图表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和突破口。一、呈现直观图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图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地理图像可显示地理事物的形象、空间分布,也可进行情境创设。特别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带来的多彩变化的图像、声音、动画对学生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将其引入地理课堂,为地理教学服务,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地理图表的直观性,使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更浓[1]。例如,在教学“地球的公转”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地球公转的变化过程,配以动态演示,在地球沿公转轨道运动中每一对应的位置(二分二至点)之间配一张相应季节的优美图片,使地球的公转和它产生的结果形象、具体、生动、清楚易懂、简单明了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再如,在教学“地球上的五带”相关知识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地球上的五带”图和它旁边设计的三个生活在不同地带的儿童,用他们的语言来描述当地的太阳照射情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学生还可以通过欣赏当地儿童的着装来了解各带最明显的气候特征,沉浸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除此之外,教师既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图片和具有异域风情的图片;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报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视频,从而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二、绘制纲要导图,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发展

图表具有形象、具体、生动等特征,运用地理图表不仅可以揭示地理事物的因果、主次、局部和整体关系,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还可以将地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感性材料,然后通过教师的讲解将感性材料转化为理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和运用,进而开拓学生的地理思维 [2]。

例如,在复习七年级下册“区域地理”亚洲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图表(见图 1)把知识点串联起来。

由此,教师利用结构式图表把零散的地理事物进行梳理归纳,并且清晰地呈现出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体现区域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教师通过边讲边画,既将地理知识结构化、条理化,又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结构式图表易于被学生接受和掌握,学生学起来也感到轻松自如。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简易图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地理知识,如果教师只用语言讲述,很难讲解清楚,学生不容易理解;如果仅依靠教材中的插图,有时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时,教师可借助更直观的教具,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易观察到的地理事物用简单的模型或多媒体手段演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绘图。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地理素质。例如,在介绍“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先用多媒体展示地球公转的变化过程(或用模型演示),然后指导学生绘制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轨迹: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标出赤道(实线)与南北回归线(虚线),再画一个小红点代表太阳直射点,以路径的方式让小红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并标出四个节气。教师绘图的同时,让学生也跟着绘图,这样,学生对绘图的步骤、太阳的直射点在一年中不同节气移动的规律能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印象。

三、规范读图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学习具有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学习,使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发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地理图表作为突破口,紧扣地理教材特点,着重发挥图表在地理学习中的功能,逐步完善学生运用地理图表进行地理思考与表达能力的训练模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地理图表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我国南北气温差异”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我国 1 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首先,读图先读图例,了解不同颜色代表的温度值,观察各种颜色的大体分布情况;然后,找出 0℃等温线分布的大致位置,以及其大致通过的地理区域并在图上标注出来,再找出我国 1 月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布的位置及大概的数值;最后,计算出气温最低值与最高值的差值,得出结论: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同时明确气温差异是受纬度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

再如,在教学“印度的水旱灾害频繁”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先让学生看两张水、旱灾害的照片,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再通过阅读印度一月和七月风向图,比较它们的风向有何不同,吹什么风时会给印度带来降水,然后让学生分析什么情况下容易形成水灾、什么情况下容易形成旱灾,接着让学生拓展观察“印度降水分布图”以了解印度东北部和西北部的降水有何不同(东北部降水丰沛,有世界“雨极”之称,而西北部却是沙漠),最后根据西南季风示意图分析其原因,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改掉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解决了问题,并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 语

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载体,也是地理教学不可或缺的素材。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地理图表,以图表来说明地理分布或地理事物的变化,以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地理图表掌握地理知识。这样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主体。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4):31-32.

[2]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张英英(1970.10-),女,福建福州人,本科学历,中学地理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图表课堂教学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秋天在哪里
双周图表
双周图表
美育教师
双周图表
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