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2021-09-10陈昌海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课堂活动教学设计初中语文

摘 要:在当前语文课堂上,教师依靠“问答”推进课堂活动已成常态,“满堂问”“碎问碎答”比比皆是。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活动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教答题、学生学答题,虽然学生的应试能力上去了,但核心素养培养被忽视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转变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活动;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8-0010-02

引 言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主体,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导致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意识被忽略,在学习中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路,综合能力得不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也因此受到影响。对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

一、明确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考方向

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牢记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理解汉语言的多重含义、使用语境、使用方式,以及语言交流技巧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其一,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开展教学,生活化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习更为主动,学习效率也更高。其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与喜好对知识进行课外拓展,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宽。

(二)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首先,教师应依照教学内容为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语文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基础学习任务的同时,根据自身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能力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语文思维意识。其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实践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语文写作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和精神品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拥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同时,优秀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对学习和生活充满热情。因此,教师开展个性化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 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三)关注文本的语言形式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要尽量避免学生在“写了什么”这种文本的表层含义理解上耗费太多的精力,而是要致力于引导学生关注、揣摩文本的语言形式。例如,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皇帝的新装》作为一篇童话,无论文字描述还是文章主旨,学生在理解上都不存在障碍,基于此,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就应围绕文本中对人物的描写来展开。关注人物描写就是关注作者的语言表达,教师可以据此设计一个教学问题:“君臣看新装,去了三拨人,这三拨人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通过对人物描写的分析,学生对文本的语言形式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和分析,既提高了语言应用能力,又发展了语文核心素养。

二、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实施策略

教师应加强对授课内容和教学模式的钻研,创新教学方法,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从而将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1]。

(一)丰富教学手段,实现深度学习

教师应积极利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打造个性化的课堂。例如,教师可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努力营造和谐、

平等的语文课堂氛围,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感到轻松。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会和教师进行积极互动,课堂教学效率自然就会得到有效提升。再如,教师以教材上的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为核心,引导学生拓展学习毛主席诗词集,然后将诗词名称写到小纸条上,由学生自由抽签,抽到哪首诗词就到讲台上背诵哪首。这样,《卜算子·咏梅》《采桑子·重阳》《忆秦娥·娄山关》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在课堂上被背诵出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 , 也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实现了深度学习。

(二)创设教学情境,丰富阅读体验

要想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读写能力,大量的閱读是必不可少的,而教材中的文章经过重重筛选,都具有丰富的学习价值。因此,在教学课文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素材,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对学生来说,新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能够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同时,多元化的阅读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思考,丰富阅读情感体验,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2]。例如,在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收集并阅读与“普法战争”相关的材料,了解课文的故事背景及人物命运,增强学生的情境代入感,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并能够组织自己的语言对人物作出评价。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动力和信心,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同时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欲望。

(三)分层细化教学对象,开展针对性教学

教师应重视分析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利用分层教学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和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课堂教学既要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习得语文知识,也要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对此,教师应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传授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例如,在教学《陋室铭》时,教师可以先对文章进

行整体讲解,然后让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

习,并提供一些相关的古文、诗词,让其进行拓展学习,开阔知识视野。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加强对重点词汇和句子的讲解,逐字逐句地为学生进行分析和释义,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基础知识,突破重难点,打好知识基础 [3]。

结 语

教育在创新中不断前行,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深入分析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活动设计,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启兰.浅析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原则[J].考试周刊,2021(07):39-40.

[2]杨春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外语文(上),2020(05):42-44.

[3]文敏华.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设计[J].散文百家, 2020(10):160.

作者简介:陈昌海(1970.10-),男,福建福州人,一级教师,曾获福州市“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闽清县“十佳教师”等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动教学设计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研究的初探
小学初级汉语课堂活动设计思考与实践
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激活小学语文课堂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