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策略探析

2021-09-10包达志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价值引领自主管理班级管理

摘 要:本文从阐述教育新形势下班级管理的关键点入手,围绕教育管理理念更新、自主管理能力培育、深化班集体凝聚力、开展班级主题活动四个层面,探讨了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提供参考,致力于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与教育目标,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班级管理;自主管理;价值引领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8-0006-02

引 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中明确提出,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战略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与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坚持为学生提供正确引导,贯彻因材施教理念,灵活运用管理艺术,促进初中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教育新形势下班级管理的关键点

初中既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节点。在这一时期,学生的个体意识、权利意识日渐增强,与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班级管理模式产生了日益尖锐的矛盾,对班级管理模式的革新提出了迫切需求。在素质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改革深入贯彻实施的形势下,初中班主任应明确认识到传统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的落后性,改变以往利用班主任权威压制学生的错误方法。基于素质教育目标进行班级管理责任的细化分解,秉持以生为本理念将学生纳入班级管理责任体系中,依靠榜样示范、自主管理、班级共治、文化建设等方式进行班级管理策略的创新编制,聚焦学生个体意识、思维创造力、团队协作意识等培育向度,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二、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的具体应用

(一)身先示范——动态更新教育管理理念

教育理念革新是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班主任应摒弃传统的以自身为主导的班级管理模式与习慣,加深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知,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保障师生交流实效性的发挥。首先,班主

任应坚持平等性、公正性原则,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明确认识到每一名学生均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坚持以相同的标准管理、约束学生的言行,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管理艺术的调整,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服。其次,班主任应遵循友爱、互敬原则,在日常班级管理和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密切交流,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关注与指导,围绕知识教育、德育等多个层面在日常管理中渗透育人目标,为教育目标的实现奠定稳固基础。最后,班主任还应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在日常教学管理中严于律己,注意规范自身言行、更新教育理念、丰富管理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综合素质。此外,班主任应综合运用微信平台营造家校共建的网络空间、争取家长的配合,从而发挥家庭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积极示范。

(二)自主德育——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1.形成民主化管理制度

班级制度是班主任实行班级管理的重要工具与参考凭证,对维护班级内部秩序、塑造班级“硬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班主任应采用“群体决策”的方式将学生纳入班规班约的编制环节,唤醒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热情。例如,班主任可以班会课为契机,一方面阐明学校的教育管理要求和对班级管理的想法;另一方面倾听学生的管理意见,并通过集体投票表决的方式完成班级制度的协商制定 [2]。通过将学生纳入班级制度的制定环节,班主

任赋予学生充分的尊重、激活其权利意识,在民主化管

理氛围中引导学生树立自觉意识,使其自主约束、规范自身行为,在柔性尺度内实现主体个性的深度挖掘与开发,进而有效实现德育渗透目标。

2.落实多元化评价机制

在充分发挥班级制度的规范与约束作用的基础上,班主任应配合评价机制的建设,充分发挥鼓励与激励作用,引导学生由外部约束逐步过渡到向内的自省层面,在反思与奖励中寻求进步与发展。在实践中,班主任可利用每日自习时间在班级内部为学生搭建自我评价的平台,把班级自主管理公约、民主管理制度、班级任务完成情况等作为参考依据,综合运用自主评价、组内互评、班级内部评价及教师评价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接受多方评价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对自主管理情况的客观认知。并且,班主任可通过评选优秀班干部、优秀个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与激励,引导学生在自主管理和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增强获得感,形成自信心与自我反思意识,更好地依托评价机制的建设实现班级管理成效的可视化呈现。

(三)班级共治——增强班集体核心凝聚力

1.细化班级管理责任

初中生处于由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学生开始形成自我认知、权利意识,具有较强的自我表现与个体价值实现的欲望。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时应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赋予学生权利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责任意识的养成,为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介入与配合提供良好前提条件。例如,班主任应推行“班级共治”管理模式,将班级管理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一名学生身上,小到桌椅板凳、教学用具的管理维护,大到班级纪律、卫生及大型活动的管理策划,均安排专门的学生承担管理责任、完成班级任务,并定期召开会议,针对班级管理实施进度、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就共同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协商解决,以此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2.推进班干部队伍建设

为保障每一名学生均能够在适合的“岗位”发挥个体价值,班主任还应建设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为班级自治目标的实现提供实际执行力。在班干部的选拔上,班主任应严格遵循民主性与客观性原则,整合班主任、学生及各科教师的意见进行班干部的推荐与竞选,将全体学生纳入“参政”“议政”环节,进一步推动班级管理体系的完善建设。以学习委员为例,学习委员的评选标准应兼顾学习成绩、与各科教师的沟通情况、与同学交

流情况及综合素质等考查标准,确保选拔出学习成绩优异、具备较强责任心及组织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学习委员,并且能够主动协助班长、纪律委员等维护班级秩序等。

(四)价值引领——开展多元班级主题活动

班级文化会影响班级的整体环境氛围与管理效果。因此,班主任在运用班级管理艺术的过程中应注重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德育融入日常班级活动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

例如,在班级“硬环境”的建设上,班主任可带领学生共同进行教室环境的布置,如装饰照片墙、背景展示板、班级文化墙、图书角等,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营造舒适的学习成长环境,增强学生对维护班级环境的责任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学生积极价值观的养成。在班级“软环境”的建设上,班主任可定期开展多种主题的集体活动,如在开学初举办以“让我们一起出发”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鼓励学生明确自身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在日常开展“沙漠穿越”“拔河竞赛”等文体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增强班集体凝聚力,更好地帮助学生增进友情、调节人际关系,发挥班级主题活动的价值引领作用,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结 语

素质教育理念与课程改革的实施,将教育目标定位在学生个性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应主动承担班级管理工作的责任,聚焦榜样示范、自主德育、班级共治与价值引领四个维度,推进班级管理的顺利实施,起到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引领作用,践行立德树人目标。

[参考文献]

[1]侯培杰.教育新形势下初中班级管理新方向探析[J].新课程(中学版),2019(02):239.

[2]汪建红.探索具有专业特色的初中班级管理新路[J].教育革新,2019(05):7.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科院“十三五”规划课题“甘肃省河西地区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课题编号:GS〔2020〕GH8344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包达志(1974.5-),男,甘肃古浪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班主任工作。

猜你喜欢

价值引领自主管理班级管理
在自主管理中分享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价值引导与美德塑造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负面案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