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规模定制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企联合培养研究

2021-09-10李艳君

在线学习 2021年6期
关键词:在线教学继续教育高等教育

上海交通大学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企联合培养项目中,基于大规模定制思想的工作实践,包括大规模混合式在线教学平台的建设、个性化订单式培养方案的设计、柔性化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为高等继续教育如何在保持规模化教育较低成本的前提下满足服务对象个性化需求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规模定制 高等教育 继续教育 校企聯合培养 在线教学

工业革命以后,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大规模化成为生产方式的主流,国民教育体制的确立使得大众化教育成为劳动力培养的主要模式,工业社会中的高等学校形成了以专业为培养方向、以班级为授课单位的培养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买方市场的形成,消费者渐渐对大规模标准化产品感到不满,甚至希望企业按照自己的想法为自己开发并生产定制产品。大规模定制因为在满足顾客低成本个性化需求方面更具竞争力,正逐渐取代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方式已被各行各业广泛接受,高等教育领域也开始引入大规模定制的理念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987年,Stanley Davis首次提出“大规模定制”的概念。他指出,大规模定制是一个高度敏捷、柔性、集成的制造过程,既能满足顾客对产品差异化的需求,又不放弃大规模生产的高效率与低成本。1996年,Hart和Taylor给大规模定制下了一个操作性的定义:采用柔性过程和柔性组织结构以提供多样的产品和服务,而这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又必须能与标准的大规模生产相竞争。

进入21世纪,部分学者将大规模定制的概念引入了高等教育领域。Mordechai Sokolov在《Technology' s impact on society: The issue of ma-customized education》一书中指出,工业化后,政府为每个人提供了平等的教育机会并节约了社会成本,但每个学生接受的课程是相同的,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此这并不是最理想的阶段。他还从理论上说明了大规模定制教育的优点,例如能更好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柔性化安排上课时间等。Schuwer Robert和Kusters Rob认为,工业行业中常见的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组装最终产品的大规模定制技术也可以应用到教育领域。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学习机构可以按照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从课程资源和学习路径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合理的路径,将其组装成个性化的学习服务组合。他们认为,大规模定制是高等教育机构改善教育服务的一种可行方法。

国内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理论上分析了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实施大规模定制的可能性,并提出了重视课程体系建设、对知识体系模块化等解决方案。比如,盛亚等借鉴制造业大规模定制的思想,指出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是实现高等教育大规模定制的基础。毕燕燕等提出通过课程模块化、教学定制化等措施,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建立大规模混合式在线教学平台

在线教育具有资源共享、学习方便、易于管理等特点,为成人继续教育阶段的大规模自主学习提供了最佳方案。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自办学以来,为学院网络教育和成人教育在校生、社会单科选修人员以及西藏大学、宁夏大学第二学位选修学生提供了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的集成化学习平台以及数字化的学习资源。

1.搭建集成化教学平台

学院依靠技术团队,构建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数字化教学教务平台。以在线学习平台、移动学习平台、课程平台和网络实时课堂为主体的教学平台,有力支持了学院以实时课堂为特色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线上或线下、在线或离线、本地或远程的自由切换和补充,很好地满足了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实践的需求。学院在教学平台上部署了多学科数字化优质课程资源体系,同时建立了在线学习平台、教务管理平台和专职教辅人员相结合的多渠道、广覆盖、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2.建设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库

2008年,学院率先提出高效、规模化建设优质数字化课程的思路和模式,开发并应用了数字化课程自动生成系统。结合二次开发国内外广泛应用的课程管理系统——Moodle平台,综合应用微件等多种技术,建立多来源、多类型优质资源聚合模式,构建适应不同门类课程教学差异化需求、满足网络教学过程的个性化教学环境。2009年,学院组建课程中心,组织专业团队在课程平台上建设优质数字化课程网站500余个,覆盖所有网络教育课程。2012年起,借鉴MOOCs教学理念,将数字化课程网站中的三分屏视频分批升级为高清短视频,支持碎片化学习。同年,学院所有网络课程都可以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实现移动学习,极大地拓展了学习者的学习空间与时间。

门类齐全、精心制作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库,以及方便易学、交互流畅的学习支持服务为定制化的校企合作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学院为校企合作学生提供近300门相关课程,基于知识点的高清短视频课程约占1/3。

设计定制化校企联合培养方案

1.加强调研、需求细分和人才培养定位

以用户为中心是大规模定制的设计理念。校企联合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学院特别重视通过调研深度挖掘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真实需求。为此,学院专门派出教学管理部门人员、专业主任、教务管理部门人员到企业调研,通过工作会议、访谈、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进行沟通交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规划以及员工的学历层次和技能现状,分析总结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真实需求。划分职业群,对企业的培养需求进行知识与技能细分,根据目标职业群的培养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框架及初步方案,并继续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反复研讨,最终确定定制化联合培养方案。

2.订单式模块化的校企联合培养方案

订单式的校企联合培养打破了传统教育先理论学习、后工作实践的线性模式,引进、实行导师制(师徒制),从学生入学起便配备高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学习,校企双方在培养过程中分工明确且全程合作。实现学用结合的立体交叉促进培养模式,突出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定制化的柔性生产特点。

学院创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平台,分别与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财安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阳光集团、华住集团等多家企业开展企业亟需人才的联合培养,形成了基于规模化和定制化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上海交大—上海机场联合培养项目的培养计划按照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模块进行设计,兼顾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的知识体系,突出課程的专门化、综合化和职业的定向性,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经过认真梳理,机场培训学院将学员分为机场安全管理、机场精益运营、机场服务管理三个职业群,把15门专业课分为3门必修课和12门选修课,学员根据自身岗位所在的职业群选修其中的6门课程。

定制化校企联合培养方案的实施

大规模定制化校企联合培养方案的实施,离不开教学系统的柔性化。为此,学院对校企合作项目进行了适应性的变革:一是实施项目制管理。每一个校企合作项目均设立一个责任专业主任和责任教学主管与服务企业全程对接,企业提出培养需求后,责任专业主任与市场人员一起了解培养需求和学员情况,参与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二是在标准化教学管理流程的基础上,制定校企双方认可且方便校方、企业方、教师、学员的个性化教学执行计划,实现一个项目一个运作流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规模化和定制化的低运营成本—高体验价值的双重目标。

在上海交大—江南造船项目中,江南造船集团指定集团教育培训中心作为教学实践基地,针对船舶相关专业的学生按照10人/位的指标,在船厂相应科室和车间配备经验丰富、业务娴熟的师傅指导实践课程。第一学年的基础课程学习结束后,学院会根据学生选择的专业方向及企业实际需求,开展师生双向选择,配备理论学习导师。随着实践课程的加入,由船厂指定师傅,共同协助学生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

结语

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深度融合校企教育资源,对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模式做了基于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探索。学院通过增加组织、人员和工作流程的柔性,在保持大规模在线教育较低成本的前提下,满足了服务企业的个性化培养要求和学员的多元化学习需求,为高校如何在充分继承和利用自身长期以来形成的“精英教育”经验的前提下,利用学科优势和高等教育经验,转变教育思路和定位、创新管理模式,满足日益多元的学习需求、促进学习型组织的成长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李艳君,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继续教育

学院。)

责任编辑:夏英  邮箱:chinadisedu@zxxx.net.cn

猜你喜欢

在线教学继续教育高等教育
关于促进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问题的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对初中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浅谈基于Web试题库系统的设计
浅谈基于Web在线教学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