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线上教学组织形式与互动策略研究

2021-09-10王尧鸿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互动策略教学组织土木工程施工

摘  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我国高校普遍采取了线上教学的方式来保障教学工作顺利进行。针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特点,本文结合新工科建设的要求,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和方法实现该课程的线上教学组织形式,包括教学平台和工具的选择;通过优化设计,整合教学资源实现该课程的线上互动策略,包括作业的布置、提交、批阅,以及答疑、讨论、测验等教学环节;研究将现场施工视频等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直播优化结合,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文提出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供各类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和课程的教师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疫情;教学组织;互动策略

中圖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7-0136-0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根据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学校要组织开展线上教学,确保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教学质量标准不降低。这给疫情期间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毕竟线上教育和传统面授有很大区别,营造课堂氛围和保持师生有效互动都是难点,很多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难以快速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

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主要专业课程之一,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知识点杂等特点,向来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等问题。学生在学习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之前,普遍没有施工方面的工作经历,缺乏对相关知识的感性认识。传统的教学方式下,不论是采用板书还是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呈现的都是纸面上的静态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知识,对学生来说,直接跨越感性认识去学习理性认识,会导致教学和实践脱节,学生学习效果很难保证。此外,土木工程施工中,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各类相关的标准、规范也在不断更新,教科书中的部分知识很快就变得过时。在以上限制下,传统教学模式本身就容易导致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也会感觉课程比较枯燥,很难有很好的教学效果,造成“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肤浅”的局面。疫情期间,根据国家对新工科建设的要求,如何以“学习者为中心”,保证疫情期间土木施工课程线上教学的质量,尤其是如何进行教学组织和师生良好互动,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1]。

一、线上教学的基础条件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线上教学,不论是教学组织形式选择还是互动策略制定,均离不开一定的设备基础。线上教学的开展要求线上教学平台有很好的兼容性,最好能实现各类操作系统、普通电脑以及网络电视等平台的良好对接,也能够支持rm、rmvb、mp4、avi、mkv、flv等不同格式视频的播放,必要时高校应配备格式转换器来保证实现以上功能。此外,线上教学平台也要具备课堂在线直播、答疑辅导、作业批改、备课、在线会议、微课制作、云端共享等功能。在授课实践中,任课教师会发现,摄像头的清晰度、师生两端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影响。

目前网络教学平台种类比较多,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和具体学情,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平台,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经验,对于土木工程施工类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可视情况自行选择使用腾讯会议、优慕课、雨课堂(“PPT+语音”模式或直播模式)、智慧树、超星尔雅等在线平台开展线上教学。

二、以学习者为中心

疫情期间土木施工课程的线上教学,不论是教学组织还是师生互动,都必须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这一导向。

以学习为中心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质量建设的共有经验。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就主张重视学生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的质量,并将学生学习质量视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核心内容。我国《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评估12条)》颁布后,高校教学评价改革与研究也逐渐聚焦到学生学习成果、学习体验、学生发展、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等领域[2]。目前的信息技术革命也将推动人类学习范式的变革从传统的“教学者中心”向“学习者中心”转型。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导向下,教师将由知识搬运工向信息社会引路人的角色转换,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核心,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发展也必将被驱动。事实上,随着网络和个人电脑的普及,学生的学习活动早已经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传统的教师角色已经越来越弱化,任课教师必须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去适应这种转变。

为了符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导向,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线上教学活动也必须从“教学设计”向“学习设计”转变。相比教学设计,学习设计更侧重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强调学习目标的达成,重视寻找能够引发有效学习的教学方式。学习设计需要分析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不断持续改善课程设计和学生的体验,让学生、课程建设更好地联系在一起,方便联系与交流。

教师进行学习设计应该坚持的三个原则: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一体;针对具体的教学工具和学习活动进行分析。学习设计的内容主要有学情分析、学习目标(成果)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时间分配及占比分析以及学习数据预测及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反馈然后再次优化学习设计过程,构成闭环的实施系统。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像往常那样在课堂上进行直观整体巡视,无法面对面近距离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容易受网络和平台等条件的限制,因此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导向也就显得格外重要[3]。

三、线上教学组织形式

(一)对线上教学平台各项功能的熟练掌握

教师和学生两端对线上教学平台各项功能的熟练掌握,是线上教学组织的基本保障。对教师来说,其应能通过线上教学平台进行微课的制作、在线课堂直播(含师生互动、答疑)、作业的在线布置和批阅等操作;对学生来说,其应能通过线上教学平台进行课程在线学习、历史课程回放、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含在线提问、讨论)、作业的作答和提交等操作。为了保障在线教学的顺利进行,避免网络和在线平台出现故障后的教学中断,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相关教学预案,例如提前准备好备用的在线平台、摄像头、存储U盘等硬件设备。一旦教师端发生网络故障而且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教师可以通过手机移动网络通知学生登陆中国慕课网继续在线学习相应课程。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化设计

教师需要结合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特点,针对目前可供使用的平台和工具,围绕具体学情、学生的需求以及教学目标,进行线上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化设计,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线上核心教学理念。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而言,为了让学生顺利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教师应首先充分利用PPT、视频、图片、动画播放等方式,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各类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过程,随后再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或技术要点。线上教学与课堂传统教学相比,有更多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需要教师在众多优质课程资源中择优选择符合课程特点和学情的包含施工影像在内的学习资料,需要更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做出更精细的教学讲授、讨论、测验等时间进度安排,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授课内容中涉及的标准、规范应及时更新,跟上建筑行业的新发展和新要求,保证知识的“新鲜度”。

(三)有组织地实施教学活动

教师可将该课程的在线教学活动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有组织地实施教学活动。课前,教师可以将电子版教材、教学PPT、施工视频(或图片、动画)等学习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提前预习;课中,教师应加强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每隔若干个知识点插入少量测试题,以便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可以较好地避免学生分心;课后,教师应通过对作业的科学设计,尽量让作业具有实际工程背景,考查学生对各章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高质量完成教学过程。在最终课程考核中,建议加强过程考核,将学生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含师生互动、回答问题)等综合作为课程最终成绩[4]。

(四)创新线上考试方式

土木工程施工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主干必修专业课,通常需要让学生通过试卷作答的方式进行成绩判定。但疫情期间,学生集中在教室里考试是有很大疫情传播隐患的,所以如何进行线上考试就成为一个难点。该课程在内蒙古工业大学采用的方式是由任课教师参考线下试卷模板进行制作,考试当天提前上传到线上微信群(文件加密),待考试开始学生凭借打开密码打开试卷作答。考生必须采用统一制作的答题纸模板进行答题(答题纸模板至少在考试前一天发给学生),答题前要求在答题纸模板第一页诚信考试承诺书承诺人处签名。有条件的考生提前打印好答题纸,没有条件的考生提前用A4大小的纸手抄答题纸。教师应通知考生提前下载“扫描全能王”App,做好考前准备,考生考试结束后,统一使用“扫描全能王”App进行试卷扫描,在规定的时间内发送给任课教师。考试过程中,教师可要求所有考生打开摄像头,并能拍摄到自己的全身,对考生进行全程监控,防止考生作弊;对网络信号差的偏远地区,应提醒学生提前到就近的城镇地区等具备网络条件的地方参加考试。

四、互动策略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自身实践性强、知识面广的特点和线上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课程必须采取针对性的互动策略。

教师根据课前所制定的学习设计有效组织线上教学活动时,应针对重要知识点和难点内容,尤其是涉及工程质量安全的重点施工工艺,可通过在线直播和互动交流等方式组织开展课程讲解、线上提问答疑、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教师应加强实际工程案例的讲授、解读,尽量把知识点融合进案例當中,并增强知识内容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为了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教师可以在线组织限时答题、抢答、随堂小测验等多种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效讨论、启发创新。课程的考核评价标准要明确、考核过程要透明、考核结果要公正,教师应通过及时批阅线上练习、作业、测验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及时掌握。对于普遍出现的知识问题,教师应在课程班群内集体答疑;对于偏远地区网络条件较差的学生,可以将教科书电子版、课程PPT、教案、讲稿等学习资料及时传送给学生,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进行作业布置、答疑辅导,最终帮助学生形成针对性的学习方案,确保学生正常学习,以实现所有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达成。课后,教师应通过问卷调查、随机访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线上教学组织方式和互动策略,提高线上教学效果[5]。

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还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惰性。从学生的内因角度来讲,学生自身要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教师要向学生讲明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在整个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对个别学生进行思想意识的引导和心理问题的疏导,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根据经验,学生一般对课程都比较重视,毕竟他们中大多数在本科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去向是施工单位。从外因角度来讲,高校可以通过学生间互相监督、平台监督和教师监督三个方面全方位督促学生学习;可以通过成立若干学习小组的方式,让小组之间通过限时答题、共同完成案例作业等手段来展开竞争,让学习小组组长和成员担负起对成员间学习状态的监督。教师可以利用视频直播、在线签到、弹窗提问、课堂活动等方式督促学生学习[6]。

此外,对于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有效集成与整合土木工程领域各类施工视频、图片、动画、工程事故案例、重大工程简介等优秀教学资源并在教学平台(或专用服务器)中有效推送与传播。学生可以摆脱时间与空间的束缚,随时查询并下载教学资源,随时预习、复习知识,为师生在线互动提前储备知识、准备问题[7]。

五、结语

综上所述,突发的疫情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线上教学组织方法和师生互动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任课教师必须积极适应和探索,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手段和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参考文献:

[1] 王尧鸿,侯永利,吴安利.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半自助式三阶段教学方法[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03):53-55.

[2] 胡赛明,冷伟,姬晓旭,等.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执行大纲编制及效果评估——基于西南交通大学的实践[J].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0(05):56-61.

[3] 马明. 学习分析视角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学习设计研究[J]. 科技视界,2020(35):26-28.

[4] 吴悠,林小云. 防疫特殊时期高校线上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教学论坛,2020(52):363-364.

[5] 魏永峭. 反馈互动式线上教学实践与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20(50):241-242.

[6] 江清华. 新冠疫情下高校线上教学效果调查研究——基于普通本科高校的线上调查数据[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0,24(06):74-80.

[7] 党倩. 高职计算机“互联网+”在线互动式教学模式分析——基于就业导向视角[J]. 陕西教育(高教),2018(09):62-64.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互动策略教学组织土木工程施工
民办高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谈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技巧
如何提高女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浅谈幼儿园师幼互动教育
唱响教学三部曲,打造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管窥
小学语文教学的互动策略
借鉴CDIO理念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