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门诊输液渗漏的预防策略及护理

2021-09-10赵玉荣

医学前沿 2021年8期
关键词:预防策略渗漏护理

赵玉荣

摘要:当下社会呈现迅猛发展态势,居民日常医疗服务的需求品质持续提升,然而门诊输液的安全与品质现象引发了临床和病患重点关注,而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则为输液渗漏,一般状况会造成病患发生局部肿胀与疼痛,严重的会发生皮肤溃疡或者坏死,给病患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同时引发医患纠纷。基于此,要想提升门诊输液安全与品质,及其减少输液渗漏状况发生,接下来文章重点解析了门诊输液渗漏预防策略与护理方法。

关键词:门诊输液;渗漏;预防策略;护理

目前,居民对于医疗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门诊输液品质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静脉输液相关安全品质备受居民所重视,而在日常门诊输液实践中,时常产生的问题则为输液渗漏状况,此现象的发生势必给病患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带给病患相应疼痛感,降低了病患对于医护人员信任,极易激化成为严重的社会矛盾。因此,有必要针对其门诊输液渗漏拟定高效的预防策略与护理方式。

一、门诊输液渗漏对应预防策略

1.1强化培育医护人员技能,从而提升静脉穿刺成功率

医护人员的基础专业技能就是静脉输液,因此,管理者务必重点关注培育医护人员的静脉输液技能,且实施考核,从而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准。

1.2强化风险管控,加强防患观念

需加强风险管控方式,从而确立静脉输液护理中经常遇到的风险种类,且拟定护理标准及其策略,高效减少输液渗漏发生机率。通过报道说明:针对预防静脉输液渗漏,需加大质量优化管理方式,方可让静脉输液渗漏发生机率大大降低。再加上相关探究表示:要从风险评价、风险预防、风险教育及其风险把控等来管控输液渗漏,结果才能获得有效管控。

1.3护理行为规范化,提升护理品质

在日常护理实践中,可进行静脉输液安全途径,且创建安全路径小组,拟定静脉输液安全途径表,全流程监控静脉输液。部分专业认为:采取预见性护理在静脉输液管控中,能够极大减少输液渗漏发生机率。

1.4病患与家属实施健康宣讲,从而提升病患预防意识

输液之前务必通知病患输液渗漏导致的结果,且尽量使病患减少活动,以及指引其实施自我观察,一旦注射位置出现肿胀或疼痛状况,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1.5完善输液环境

要想顺利完成静脉穿刺,与光线是否足够有一定关系,需安装灯管保证光线足够,且在输液区分布合理,把小孩与成人输液区划分专门片区,从而给病患营造舒适与宁静的输液氛围,有条件的医院可装置電视与空调设施来提升整体就医环境。

1.6预防小儿输液渗漏

第一,科学筛选针头,参照血管粗细来选用适合头皮针型号,且认真查看针头是否完成、顺畅及其针尖斜面光泽是否平均。第二,科学少选体位,把病患穿刺位置毛发消除。小于三周岁病患需通过母乳姿态输液,大于三周岁病患则卧位或坐位输液,切忌留意身体是否舒适。第三,科学筛选血管,优选前额静脉,因为相对粗直同时深,更有助于穿刺固定;也可筛选颞浅静脉,此处位于两耳前上方、两侧颊部,且细长浅直,容易固定此外,优选足背与手背等浅静脉,最好弹性较好、粗直且不容易滑动位置为主,且绕开静脉瓣与关节。第四,加固针头,加固不适,也为造成输液渗漏的主因,尤其在穿刺完成后。需采用输液贴加固针柄和针梗,输液贴通过针柄后顺前交叉加固,最终盘旋加固输液管。此外,如果选用足背和手背穿刺时,需借助夹板实施加固。第五,科学适用给药方法,具体参照药物性质,实施恰当调整PH,且减少输液速率,在病患穿刺位置加装保温等方法,从而减少药液对于血管壁的刺激。

二、门诊输液渗漏的护理措施解析

2.1硫酸镁湿敷处理

此为临床经常采用的方式,能够高效吸附局部水分,从而减少炎症反应,有效化解输液渗漏造成的肿胀情况。然而,此方式不能被用到甘露醇外渗,因为硫酸镁导致晶体渗透压加剧,且甘露醇外渗造成晶体渗透压上升,两者融合导致皮肤受损。

2.2热敷处理

假设多巴胺和氯化钾等血管收缩机产生渗漏,医护人员可采取湿热毛巾,温度45摄氏度最佳,拧干实施热敷,结果可高效护张局部血管以及推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吸收渗漏药液,局部水肿化解,实现局部组织保证效果。

2.3冷敷处置

假设红霉素与安定及其抗肿瘤药品等产生输液渗漏,医护人员可采取冷毛巾,毛巾最好放置冰箱,温度大约4摄氏度来冷敷,能够高效推动血管紧缩,进而化解药品分散与局部水肿,减少局部组织吸取渗漏药液,降低局部组织伤害;此外,冷敷可实现干预局部皮肤肿胀与疼痛及其坏死等效果。

2.4马铃薯外敷处置

此物品中有淀粉和异柠檬酸含量,具备高渗与扩张毛细血管,推进学业循环及其加快吸收血肿等效果,进而高效缓解局部组织与水肿,且干预组织坏死,同时毕竟马铃薯具备操控简便、价格低、获取方便及其无毒副作用等特性,因此被普及使用与临床实践中。其具体方式为:筛选新鲜马铃薯,厚度切开2至5mm,随后紧贴于渗漏处,再用保鲜膜或医用胶带加固,等变色后随即替换,指导局部肿胀消失。

2.5合理处置水泡

假设在输液渗漏中出现水泡,医护人员需实施局部消毒,随后采取注射器穿刺至水泡低处,慢慢吸取,直至吸取完毕,随后再取注射器吸取1%碘伏注入到水泡里面,且确保局部位置干燥,禁止擦拭水泡外表面。

总结:

总而言之,日常遇到的门诊输液护理难题为静脉输液渗漏,并且不能完全排除隐患,需经过源头实施干预,比如:最大程度消灭危害因素与拟定科学高效的干预措施等,有效减少输液渗漏产生机率。假设在输液实践中出现渗漏问题,医护人员应理性面对,实施高效针对性护理策略,尽量减少不良反应,且获得病患认可,创造和谐的医护关系。

参考文献:

[1]姜月华.门诊输液渗漏的预防策略及护理研究进展[J].养生保健指南,2020,(24):293-294.

[2]杨鄂冀.门诊输液渗漏的预防策略及护理研究进展[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7):199-200.

[3]黄美梅,袁桂好,刘琴.门诊输液渗漏的预防策略及护理研究进展[J].养生保健指南,2020,(27):214-215.

猜你喜欢

预防策略渗漏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探析高层住宅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
普通高校大学生篮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状况及预防策略分析
结构自防水在高层地下室施工技术中的应用
论电力工程建设内部控制关键风险点的预防
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技术措施
大学生运动性猝死与体育运动的医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