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业水平测试下中职生经典诗文诵读教学刍议

2021-09-10陈希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9期
关键词:诗文学业水平

陈希

[摘           要]  学业水平测试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一方面应完成和测试相关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满足学生综合素养发展要求,所以怎样开展高效教学以适应这两项要求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此时可注意到中职生心理及学习的现实特点表现,以及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的桥梁纽带作用,从中探索出更具可行性的教法。现重点提出经典诗文教学的学业水平测试指向,以及此类诵读的教学计划,希望可以据此探索出一条提升中职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学业水平测试;经典诗文;诵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9-0008-02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指的是按照国家和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考试要求,由省教育厅组织并实施的考试,该考试重点衡量中职学生完成学习要求的程度,是确保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观察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可发现语文测试注重对学生语言文字應用能力的考查,并可以起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促进作用,能够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掌握以及继续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依照考试要求,中职语文学业水平测试将重点考查学生在识记[A]、理解[B]、分析综合[C]、评价[D]、表达应用[E]等五个方面的能力。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增加经典诗文诵读的内容,是由语文学科特点本身决定的,与此同时也是对学业水平测试的适应手段,而如何提高经典诗文诵读教学效率,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中职生心理及学习的现实特点表现

中职学生特点可集中反映在心理和学习两个方面。在心理方面,中职学生首先存在目标不够明确、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在成绩提高、能力发展等方面方向清晰度较差;其次,存在自我意识不够健全的问题,对于自己身上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无法摆正所处位置,因而导致心理失衡;最后,存在突出的表现欲望,心理不够成熟而虚荣心又较强的年龄特点,使其乐于寻找机会表现自我。在学习方面,中职学生表现出如下突出特点:其一是基础比较薄弱:其二是缺少学习兴趣;其三是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的不足。特定的心理特点与学习特点纠缠在一起,为中职学生的未来发展制造了很大障碍。针对这些特点,建议中职学校特别是语文学科以学业水平测试为导向,增加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的频率与力度。之所以强调这一点,其根源在于经典诗文对于心理建设以及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的显著支持效果。

二、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的学业水平测试指向分析

在诵读教学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进一步明确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的学业水平测试指向性,也就是说,应当突出诵读教法优势,使其具有的优化学生心理与学习两方面作用进一步突显出来。笔者认为,从审美、思维、表达三个角度介入,可以让学生取得比较明显的进步,从根本上扭转上面提及的不利局面。

(一)突出审美能力发展优势

按照学业水平测试要求,中职学生应当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等方面具有足够稳固的知识与能力基础,而这方面基础的奠定,需要有相应的审美能力相协同,在这方面经典诗文诵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一些古代经典作品,大多都显现出了抑扬顿挫的韵律之美,这种韵律之美在诵读之后完整地体现出来。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语速的疾徐、声音的高低、语调的轻重,从而逐步走进作品的内在世界,使自身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举例来讲,当引导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注意作品诵读的几个要素,如把字音读准、把节奏读对、把语速选好,与此同时注意情感的把握。对于学生而言,诵读中如何正确处理情感难度最大,教师可以利用使之对比体验的策略,即用两种不同情感读出同一个句子,让学生理解每一个词汇的感情色彩,类似的做法会较好地突出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的审美能力发展优势,从侧面改善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应对能力。

(二)突出思维发展优势

按照学业水平测试的层次要求,中职学生在分析综合、评价及表达应用方面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学生若想顺利迎接挑战,应当从思维发展方面突破自我,而通过品味经典与感悟内涵的做法,就可以起到发展思维的良好效果。为了进一步突出经典诗文诵读在这方面的价值,中职语文教师应当努力打破静态课堂形式,让课堂显现出动态化与合作式的特点,尽可能做到师生、生生、学生与教材的全面互动,使学生有机会在和经典对话时品味经典、吟咏感悟经典,全面提升自我思维能力。举例来讲,笔者所采取的做法是在课堂上,先引导学生利用五步法进行诗词赏析,其一是查找背景资料,以便做到知人论世;其二是初步尝试诵读,以便疏通作品意思;其三是反复进行涵泳,领悟作品意境;其四是深入探究内涵,品味艺术境界;其五是突破感悟瓶颈,产生同理情感。这五个步骤有易有难,逐步深化,在此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能够充分互动,给学生的诵读奠定比较坚实的基础,学生可以据此张开想象的翅膀,有效调动审美潜能,并使最终的诵读有了思维发展的巨大空间,有利于学业水平测试的应对。

(三)突出表达能力优势

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在表达方面欠缺,无论是面对口头表达任务还是书面表达任务,都有一定的畏难心理存在,这和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相距甚远,为此中职语文教师可以借助经典诗文诵读的机会,给学生提供个性化感悟与表达的平台,这样既可以促使其大胆表达,也可以使其在学以致用中提升学习效果。如当引导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可给学生提供经典诵读技巧,要求学生应用网络平台中的“有声读物”“虚拟演播厅”等形式进行诵读尝试,并在此基础上和其他同学分享诵读经验及感受。总之,整个过程中,对于中职学生对表达能力发展所普遍存在的畏难情绪,教师要有明确的引导方法予以支持,这样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进行相应的自我激励。

猜你喜欢

诗文学业水平
张水平作品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走遍万水千山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叶诗文:成功的5个关键词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千金碎琴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