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件小事提升你的幸福感等

2021-09-10

分忧 2021年9期
关键词:婚恋观分工幸福感

6件小事提升你的幸福感

人类的幸福有10%受生活环境影响,50%由基因决定,剩下的40%由自己掌控,能通过行动和观念来构建。生活中决定幸福与否的,主要也是这部分因素,抓住这40%就可有效提升幸福感:

1.给身体存点“肉”。可以针对肩背、上臂、腰腹部、下肢肌肉分别锻炼,并将腰腹部当成重点。

2.慢慢吃、小口吃。用小一点的餐具盛饭菜,試试细嚼慢咽。

3.营造良好睡眠环境。建议卧室使用遮光窗帘,睡前远离手机。

4.别给自己太大压力。让自己从容起来,哪怕只是出去散步、遛狗,享受片刻悠闲。

5.回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比如吃了一口美食,举手之劳换来别人一声由衷的感谢等。

6.减少横向比较。告诉自己你所拥有的是目前最好的,也是最合适的,知足常乐。

残障人士与性别暴力行为

在全球范围内,三分之一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遭受过身体或性暴力,而其中,根据联合国大会报告显示:残障妇女遭受性别暴力的可能性至少是其他妇女的两到三倍,其中包括来自家庭成员、伴侣、照顾者和机构的暴力行为。

在家暴事件中,残障妇女在遭遇性别暴力时更有可能因为她们缺少相关的途径和关注,缺少来自各方的支持和援助而更少发声。制止暴力侵害妇女和女童行为,保障每个人的身体自主权、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权利,残障人士不应被排除在外。

现代婚恋观越来越现实

过去,婚姻离不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国人婚恋观从适婚男女“唱响”自由恋爱,到如今愈加多元化。《2020青年“理想爱情”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即使年轻一代,也有着不同的“婚恋经”。

首先,西方观念影响深远。80后、85后开始懂事时,恰好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全球化浪潮,他们在接受东方价值观的同时,对西方价值观兼收并蓄。当代年轻人的婚恋观更加个体化、崇尚自由,但仍会参考家人的意见。

其次,择偶观趋于现实。没有物质基础,婚姻常遇到较多困难。改革开放后,大部分人不再为温饱“挣扎”,给追求爱情创造了条件。

最后,网络带来负面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信息化和电子产品的普及为情感发展、维系提供了新路径,导致年轻一代过早接触不良婚恋文化,影响正常婚恋观的构建。

幼小衔接,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

建立学习方式的转变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刘晓晔认为,幼小衔接无外乎两种衔接,第一,就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面对的第一大变化,人的变化。一个孩子需要去和周围的人建立一种依恋的关系。我们未来的人生当中还有无数次。所以,这次衔接做好了,不仅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是特别有意义的,同时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更为重要。

第二,学习方式的变化。幼儿园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就是孩子的学习方式。但是到了小学,孩子需要听讲、听课,这种学习方式的变化,对孩子来说是挑战。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建立从生活化到学科化的逻辑关系,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分工,适合就是优选

无论“男主外,女主内”,还是“女主外,男主内”的分工模式,很多人会陷入一种争论之中,就是比谁更辛苦。大家都无法克服自恋,会不自觉地觉得自己才是家庭中最辛苦的那个人。

不管社会上对全职妈妈、全职爸爸的价值判断如何,在家庭内部,无论是哪一方主内,我们都需要以更平等的姿态面对关系,对另一半付出的家务、育儿价值给予肯定。

家庭分工没有绝对正确的模板,每个家庭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家庭分工模式。基于家庭现实,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共同做出的最优选择。而且,家庭的分工是流动的,如果另一方找到自己更有热情的事业,或者孩子大一些,独立性更强一些,家庭分工模式又会发生改变。

谁主内、谁主外主要是看家庭这个整体采取怎样的策略,双方都比较舒服。只有在双方都舒服的情况下,家庭的运转效率才最高。

责编/昱青

猜你喜欢

婚恋观分工幸福感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画与话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小蜜蜂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述评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大学生婚恋观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
韩剧传递的婚恋观及其对女大学生影响的伦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