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明之光

2021-09-10本刊专稿郭敏

文化产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福贵箩筐大爷

本刊专稿 郭敏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每天游荡于祖国的大江南北,接触不同的人、事、景,好像过上了自己学生时代想要的那种每天在不同城市醒来的生活。但日复一日地重复,这种期待也早已被工作的奔波劳累所吞噬,闲余时间也由最初的争分夺秒看风景变成在酒店周围转转或者补永远都缺的觉。不曾想漂泊许久的我,在看到过那么多风景之后,却被几声谢谢迷了眼。

七月酷暑难耐,在南方的小县城出差,工作倒比较清闲,只是白天工作,晚上便可休息。这对于我们这种工作七天,六天都是朝九晚十来说,已经是无比幸福的事情了。身处的南方小城,还是第一次来,一定要出门转转才好,切身感受一下这不同于北方小城的风土人情。虽说下午五点半就下班了,但南方的酷暑实在让人难以迈出酒店半步,分分钟被门外的热浪击退回来。因此只能不断按捺住自己一颗想要出去玩的心,乖乖地在酒店待着,等着太阳落山,夜幕降临,微风不燥之时到来。

八点多,夜幕已经落下,正是出门走走的好时候。嘈杂的街道、热气腾腾的夜市、街边叫卖的小贩汇成了浓浓的人间烟火味。沿着街道毫无目的地走着,沿街不时有年纪稍长的商贩摆着箩筐在叫卖各种水果,这对于一个视水果如生命的人来说自是不能错过的。

走向一个阿姨,阿姨大概五十岁左右,蹲在两个箩筐中间,遇到有行人通过时,便用我不太能听懂的方言叫卖着,大概由于阿姨占据的位置离路灯比较远,光线并不是很好,因此生意较之其他商贩稍显凄凉,箩筐里面种类多样的水果还有大半有待出售。走进阿姨,瘦小的身躯下迸发出来的是温柔有力的声音:“要点什么?”一边说一边冲箩筐侧面扯下一个袋子给我。抬头间便可窥见岁月的痕迹早已布满整个面容,但又不失和蔼与温柔。还不待我问水果价格,阿姨已经热切地开始帮我挑水果了,在得到我的应允后,阿姨帮我挑了满满一袋水果。但令我大为错愕与惊诧的是那么一大堆水果只要五块钱!不是五十块钱,也不是十块钱,而只是五块钱。这些水果在我过往逗留的任意一个城市来说随随便便就二三十块钱了,而这里只要五块钱,简直是太便宜了,于我,总有一种不真实的,从天上掉馅饼的感觉。

遂准备付钱,但不巧的是阿姨没有微信,只收现金,可我正好也没有带现金。阿姨听闻之后很是丧气,我也一样,总觉得要辜负这番热情,但幸好酒店离得并不远,遂告诉阿姨:“阿姨,你等一下我,我回酒店取一下现金,取了过来再买。”听到我这样说后,阿姨连说;“好,好。”待我走的时候阿姨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对我说:“你可一定要过来啊,我在这等你。一定啊。”目光注视着我远去。待我取来钱,阿姨看我走来开心地拿出我要的水果,付钱给她时,她满眼感恩地对我说:“谢谢你啊,姑娘,谢谢,谢谢。”看着阿姨的眼,听着她的话,一时恍惚,整个人有点懵,不知怎么是好,连说:“不客气,不客气。”遂抱着水果转头就跑,只是身后的“谢谢,谢谢”还不断袭来……

跑到回头看不见阿姨的地方,才放缓了脚步。而此时的泪水早已湿了眼眶,心里五味杂陈,难以言表。为阿姨,为生活,为活着本身。于我,只不过是在空闲之余恰好碰到售卖水果的阿姨,于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遂买了五块钱的水果。于她,我的购买可能加持了她回家的速度,我的五块钱可能占据了她这一天收入的重要部分,对她的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不然也不会在短短的售卖过程中,心情几阵起伏。阿姨的一声声“谢谢”,好似一把剑插入我的心里。我很惭愧,五块钱对我而言可能是平常丢了也不会觉得可惜的数目,可对于阿姨来说这五块钱也许意味着很多;我很难过,当我的学生开着奥迪、宝马来上课的时候,有人还在为五块钱而奔波劳累;我很心酸,我何德何能能承受一个长辈这么大的谢意。

犹记得去年参加袁凌新书《生死课》签售会时,袁凌说,真实的世界,是有六亿每个月收入不到一千块钱的人的人生,这是真实的世界。翻阅《生死课》,时常有一种难以读下去的感受,不是因为作者写得不好,纯粹是因为文中所述的真实人生有着自己无法承受的苦难,看着只觉难过、无力、心酸、痛苦。难以接受这真实的人间苦难,便自我逃避式地避开这些真实,就如自己排斥打开负面新闻一样,实属并不强大的内心难以肩负面对真实的生活。但出于对主人公未来生活的好奇,仍然是跟着作者完成了一次“生死课”。《生死课》中描述的都是一些小人物面对生活的苦难如何奋力前行的故事,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阔,也有要持续与生活抗争的无奈与无解,但不论怎样,大家都在用力地活着,努力地生活着。这大概也是作者写此书的一个目的吧,正视真实的人生,正视苦难,但也要在苦难中努力前行。

老家之于我是一个记忆不断模糊的地方,她承载的更多的是爸爸难舍的亲情,难解的乡愁,而我更多的是爸爸消极乡愁的一个践行者。犹记得半年前回老家看望亲戚,在长辈们的聊天中,得知一位阿姨在镇上饭店打工,一天十小时,但薪资仅仅只有四十块钱。为了省钱,她每晚回家后,如果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就不会开灯,只是借着月光在房子里活动。听到这些我无比难过,生活的苦难,芸芸众生无人幸免。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小姑娘玛蒂尔达问莱昂:“人生总是那么痛苦吗?还是只是小时候这样?”莱昂回答她:“总是如此。”一句台词便道尽了生活的千苦万难。但庆幸的是,阿姨足够乐观,并不觉得生活的苦难在吞噬着自己,虽然薪资很少,但她格外珍惜这份工作,这份工作赚来的工资填补了她农闲时的拮据,也化作儿子上大学的生活费,虽然艰难但还有远方值得期待。

前不久,中科院博士黄国平的论文致谢刷屏,作者回顾自己一路如何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故事,打动了大批网友。作者在文末写道“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世事难料,未来注定还会面对更为复杂的局面,但因为有了这些点点滴滴,我已经有勇气和耐心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这辈子就赚了。”这一路的坎坷与艰辛化作对未来的期许与努力,激励着自己也鼓舞着广大在人生路上遇到艰辛与困苦的人不断奋力向前。

前段时间,现实版“福贵大爷”受到了大家的关注。2011年成都本土节目《谭乔交通》里,交警谭乔偶遇一位运送木材的大爷,其坎坷经历让人唏嘘。他父母双亡,大哥去世,妻儿早逝,只有患有智力障碍的弟弟和一条老狗陪着他。可即便如此,戴草帽的大爷仍旧心态乐观,道出自己撑下去的“秘诀”:“往前看。”因为大爷身上有余华经典小说《活着》主人公“福贵”的影子,便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福贵大爷”。时隔十年,当谭乔再次见到“福贵大爷”时,除了当年的那条老狗被偷走外,大爷的生活一切安好。弟弟还健在,自己再度结婚,有一个快五岁的女儿,家庭幸福。大爷称自己现在以捡废品为生。虽然生活不富足,但他“没有要国家抚养,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并希望关心他的朋友们都能为他“热烈地鼓掌”。弹指一瞬间,十年已过,周遭的事物变化太多。但不变的是,大爷在经历了那么多的苦难后,还是那么乐观、坚强,还是坚定地向前看。

“人生是不幸的,因为痛苦是人生最基本的刺激和实在,而愉悦只是痛苦中的片段。”如叔本华所言,人生之旅,就是一部在痛苦中捡拾喜悦的一生。而我们这一代人,被互联网展示的精致生活裹挟而前,以为自己所处的世界就是这样的富裕与幸福,诸不知那些互联网之外的生活才更值得我们关注,因为那是真正的人间,是真正喜怒哀乐相生的人间。

我们时常哀叹生活的不易与艰辛,不知珍惜,不懂感恩,实不知生活已将丰厚的礼物馈赠于我们。谢谢这五元钱的水果,谢谢这个说谢谢的妇人,让我能够直视生活的苦难并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让我储蓄到在往后的人生中遇到生活之苦时能够勇往直前,不被压倒的信念,也同时鼓励着我要让自己强大起来,去有能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要再出现如此这般的无能为力,只剩眼泪。

罗曼·罗兰有一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那个说谢谢的妇人,那些在苦难人生中奋力前行的人们,愿你们都能在苦乐相伴的人生长河中仍旧保有对生活的热爱,好好生活,成为自己的英雄。

猜你喜欢

福贵箩筐大爷
我们班的“大爷”是个谜
酒大爷
余华《活着》的人生底蕴
在痛苦中寻找希望
血和泪
大礼难还
周大爷终于同意搬家了
2.皇后和子女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