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学校学段管理改革探究

2021-09-10黄春雷

红豆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学改革

黄春雷

【摘要】如何进行有效进行学校管理,与时俱进,打造校区、年级特色,提高管理实效?如何发挥所有干部的优势,凝聚干部智慧,搭建干部成长平台?学段管理可能是一个不错的答案。学段管理是一种分层、分级、扁平化管理模式,学段管理已经拉开了全面实施的序幕。本文立足于实际情况,对于如何开展学段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结合自己的认识,给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增进大家对学段管理的认识。

【关键词】学段管理;小学;改革

管理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智慧校园建设初具规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入课堂,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学校的超常规发展。为此,我们应该进行年级“学段”管理改革,将各年级综合分为三个管理段,由学校三位领导分别担任低、中、高段年级的学段制主管领导,“管理重心下移,领导工作下沉”,这种管理的扁平化,解决了部门工作协调和统筹安排,大大提高了学校管理的效率。

一、学段管理的优势

实施学段部级领导负责制,使年级部具有了相对独立的管理权,有利于学段教育教学任务的统筹安排。各位学段部主管领导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对教学工作进行管理,工作起来更因地制宜,符合實际。同时简化了学校各部室繁琐的安排布置,这样学校职能部门也能很快了解自己部门布置的工作在老师、学生中的反映,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指导、监督、协调和评估活动效果,研究本部门的科学规划和理念上的顶层设计。

二、学段管理的具体实施探究

1.针对学段特点,制定常规管理制度。学生是在不断成长的,每个学段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点都是不同的。相比于低段的学生,高段的学生就要更加成熟稳重的多,对于很多事情也都有自己的想法,对于教师也就很难再言听计从。针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我们需要专门制定不同的常规管理制度,从而使管理制度更好的服务学生、约束学生,使制度更加具有人性化,发挥最大的效用。

此外,管理制度不光光是为了约束学生,同时也在约束着管理部分的人员,并且规定了学段管理部分的行为和职责。在制度细则的拟定上,要充分听取教职员工的意见,使一些美好的理念能够和现实情况相结合,使制度细则更加接地气。

2.定期开展学段会议,讨论部署工作进展。每个星期,学段管理领导会到年级组去,参与年级组的集体备课、行政例会等活动,年级部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学段领导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及时反馈班级管理、教育教学问题,学段部级负责领导会将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汇总,反馈给部门,以便部门改进工作,调整工作结构。每个月召开学段的全体班主任会,各部门主任按照本时段部门工作重心的不同,灵活参与学段班主任会议,听取老师对部门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时,还不定期召开相关工作专题会议,结合本学段学生的特点,合理进行工作调整,制定工作开展方案。学校部门确定教育教学总方向,学段在执行过程中把总目标分解为更切合学生实际阶段性的子目标。学段负责领导则通过直接抓年级学段,及时了解学生、家长、教师所需,进行宏观调控,实现学校管理走向精细化、扁平化、科学化。通过总结“推行年级学段制部级管理”半个学期实践效果,这种“低重心、面对面、全面统筹的管理”思路,改变了过去部门“工作安排打架、各自为战”的传统管理模式,实现学校管理的全面更新。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段部级领导处于全学段管理的中心地位,对学段部的整体工作全面负责,而每个学段就像一个小学校,进行各项工作的统一规划,结合学生特点安排、布置教育教学活动。

3.部门密切合作,有效调控教学工作。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不断的进行学校管理改革的目的也是为能够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开花结果。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不上去,再好的管理也没有价值。在管理和教学之间,管理是需要服从并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工作的。因此,在进行学段管理时,学校方面需要密切注意各部分、各学段之间的合作,各个学段虽然有所划分,但绝不是相互独立的,只有密切合作,协同配合,才能实现各个学段教学工作的统筹发展,才能使学生在学段过渡时更加平顺,进而提供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为此,我们需要在学段管理模式中构建一种合适的协调机制,使各个学段管理部门之间可以顺畅的交换信息,从而大大提高沟通协作的效率。此外,我们还需要保持以教学系统为中心,从而使各学段管理部门一方面保持各自的独立运作,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同步化运作中,实现内部管理协同。

4.明确职业,勇于担当。学段管理,实现了管理的分层、分级和扁平化,学校也有了更多的管理者,而作为管理者,不但是命令的发起者、传达者,更是命令的执行者。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人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而流畅的机制,保证学校的正常、健康发展。作为学段管理者要时刻思考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去做什么?问我是谁,是要一个人明白自身的优缺点,树立明确的个人价值观,这样才能保证个人的核心竞争力。问我从哪里来,是要考虑一个人在工作中担任的角色,从工作本身的需要出发,做好自己的职责。问要去哪里,是要关注学校的发展,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统一认识,为了学校和自身的发展而努力。管理者至少要做到两个方面:

第一,明确职责,高效处理。不明确职责,就不清楚自己该做的工作;不高效处理,就谈不上完善、提升、优化,最终达成突破。很多学校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所谓的繁盛时期,其教育教学的品质正需要不断巩固和突破。只有勇于担当和认真执行,才能配合和促进学校的发展,才能真正树立更好的教学品质。作为学段的管理者,每个人都必须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并认真践行。

第二,每个人都要保证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以便在工作和未来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其具体做法是:自发自动,注重细节,为人诚信,善于应变,乐于学习,工作投入,保有韧性,团队精神,求胜欲望。总而言之,实施学段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一次重大变革,学段管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希望大家都能够投身其中,不断丰富学段管理的理论和手段,真正促进学校管理效率的提升,真正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彤.生长的旋律——自组织演化的科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导论1.

[2]郑小明.向年级组管理说“不”[N].中国教育报,2007-11-12(3).

(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加榜乡中心小学  557404)

猜你喜欢

小学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