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

2021-09-10陈波

红豆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农村中学教学思考

陈波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需要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设施设备,教师专业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因素;和谐的教学氛圍,有效的教学活动,合理的教学评价,是促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蓬勃发展的重要环节;创新教学策略,合理运用方式方法,是信息技术课取得优异成绩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思考

人类社会历经5000多年的发展,成就了今天高速运转的科技社会。作为这个时代,科学技术自然是第一生产力,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每一个人,再不懂科学知识,再不掌握信息技术的运用,必然被社会淘汰。今天的社会,信息技术的运用无处不在,它辐射到社会发展的每个领域,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信息技术教育也因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应用,成为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但作为农村中学,相对于城市学校而言,信息教育起步较晚,设施设备较差,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虽然信息技术早已应用到农村的方方面面,但系统化的学校教育还在摸索探究中。本文就本人的从教感受,就教育方式方法,教学评价两方面,谈谈个人的观点。

一、用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让课堂教学氛围充满生机

老师作为信息技术的传授者,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今天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没有城市和农村的区别,没有有无工作或做什么工作的区别,信息技术已覆盖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哪怕是在家务农种地,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知识,从而明白信息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强,应用范围无处不在,是今天学习不能缺少的一门基础课程,必学课程。否则,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将寸步难行。同时明白,信息技术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其它学科,无论是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每一个学科的教和学中,都离不开信息技术设备和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所以,学好信息技术课,最迫切最现实的就是可以帮助我们自己更好地学习其它学科知识。

学生明白了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后,自然就会高度重视,对课堂纪律和课堂氛围的调节,自然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高度自觉的前提下,教师再稍加引导,就能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当然,让学生明白学习课程的重要性,自觉地要求自己,让自己投入学习氛围中,这只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部分。除此之外,教学方法,教师扮演的角色,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要由过去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新的教学理念主张教师要与学生成为朋友,实行教学民主,共同成长,才能使课堂教学氛围真正和谐愉悦。

二、寻求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是以学生信息素养为主线,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进行系统培养和传授的过程,要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内容,教师不仅要让常规的教学方法更有效,还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和策略。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简言之就是给学生设计明确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进入学习状态,通过任务驱使完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是任务的设计,任务设计的好,设计到位,就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反之,若任务设计不合理,就会适得其反。所以,设计任务要注意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趣味性。即让任务内容变得有趣,有趣就能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充满激情,有不断探究进取的主观欲望。

二是操作性。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重在操作,通过操作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但只有教师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学生才具有主动积极性,所以,在任务设计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设计适合学生操作的任务目标。

三是合作性。设计的任务具有合作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使学生体验与他人合作的成果,分享自己学习的喜悦。

四是生活性。“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们设计任务时尽量与学生随时接触,随处可见的案例为素材,让任务贴近生活,学生就自然感觉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对学习就会更加在意。

(二)课堂上的分层导学

每个班集体的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但每一堂课,教师又必须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基本的教学目标要求,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学生水平的高低差异,学习态度等不同特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组别,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才能综合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实现有效教学活动。针对兴趣爱好、习惯态度、能力水平的高低与不同的个性特点,教师可设置多级多元的学习目标,或小组互助学习的措施来组织教学。

三、教学评价的形式及作用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综合提升学生能力。因此,要看信息技术课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主要的方法应围绕这三个维度去评价。除了评价方法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情况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同学间互评等等。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校成为每个地方的亮点,不论是教学楼,教学设施设备或教学环境,都是当地最好的。但作为农村中学,信息技术的硬件条件依然还需进一步完善,就很多学校目前的设施设备来说,部分教学活动还不能正常开展。如要开展一些任务驱动或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就相当困难。其次是信息技术的软条件也对信息技术课产生不利影响。专业教师配置有待增加,现有教师素养有待提高,学校、教师、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够重视。

信息技术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增设的一门新兴学科,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没有信息技术知识类似于过去的文盲,所以,不论是学校或老师,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实发大学出版社,2002.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魏国栋,吕达主编,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威宁县玉龙教育管理中心)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育农村中学教学思考
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